那些为了宗教而阉割的歌手们,多半成了“人类高音实验”的失败品...(组图)
如今许多歌唱节目中,总有一些善用高音的男歌手,演绎出歌曲的高音嘹亮。但无论男歌手假声高音多么厉害,比起同样的女高音来还是逊色许多。
这个缺陷在高音演唱的美声唱法中尤为明显,但曾经在17、18世纪,短暂地出现了声乐史上“美声歌唱的黄金时代”。
在那大约两个世纪里,欧洲出现了一批演唱水平既超越了男歌手,也能超越女歌手的男性美声歌唱艺术家。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是身体有缺陷的阉人歌手。
身体的缺陷让他们发出突破正常生理极限的美妙歌声,世人给予这歌声最佳的褒奖,艺术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这些在青春期之前就被阉割的艺术家,他们并没有选择不要度过畸形人生的权利。更何况,大多数人并没有成为艺术家,只是“人类探索高音实验”的失败品。
人们对女性的歧视由来已久,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统治时期,歧视与限制尤为可笑。而这种歧视,后来竟成为间接加害男性的凶手,全体人类在自身强加的愚昧迷信中无人幸免遇难。
自从公元4世纪以来,欧洲的教会禁止妇女在教堂和集体场合演唱。当时普遍认为,教会中出现女声是一种晦气。
同时,唱诗班在教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唱诗班大多由教会热心信众组成,负责在教会礼拜日歌颂唱诗以及带领敬拜。但由于女性被“禁声”,唱诗班和其他演唱中也就缺少了女性独特的高昂音域。
起初,这部分音域曾经用男童或者假声男歌手取代。但是取代后的声音并不像女声那样灵巧,高音十分生涩。直到人们偶然发现,来自西班牙的假声男高音居然可以高音嘹亮,畅通无阻,甚至可能比女高音还更胜一筹。后来学者才发现,他们原来是阉人歌手。
意大利歌剧对美声的追求,也是阉人歌手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肺活量而言,女歌手普遍能唱25秒的长音,而男歌手则能唱到1分钟。就音域来说,大部分歌手的音域最多只能跨越两个八度,而阉人歌手能轻易跨越三个八度,其中还充满了大量颤音和装饰音。
这种阉人歌手既具有男性的肺活量,又具有女性的高音嗓音,展示出超乎正常人的演唱水平。而这样出色的阉伶又是如何打造的呢?
上世纪80年代,生物学家发现男性的语音基频与血清睾酮呈现显著性的负相关。也就是说,男性变声可能和最主要的雄性激素——血清睾酮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男性实验对象发现,睾酮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9~12岁激素水平逐渐增高,12~14岁时睾酮增长速率徒增,16岁之后增长相对平缓。而同样的年龄阶段,最低音频和正常音频都呈现几乎相对应的下降趋势。
男性睾酮、最低音、正常语音随年龄增长的变化
为了防止男性音频下降,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抑制睾酮的增多。于是,人们采取最粗暴的方式,把青春期之前的男童阉割,失去分泌睾酮器官的他们从此最彻底地保持原本音频。阉人歌手实现了一半,虽然阉人未必一定发展成嗓音惊人的歌手,但这条路也走得更容易些。
当然了,早在17世纪并没有如此严谨的科学研究,让人们了解到男性变声与雄性激素的关系。但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了这个“可怕”的事实。
一旦听过如此美妙的男高音,人们更加无法接受原本粗糙的伪女高音。于是随着审美的提升,一个属于阉伶歌手的盛世,以及男性歌手的时代性灾难到来了。
除了在演唱中女高音的缺失之外,当时意大利歌剧体裁对于“炫技”美声的追求十分强烈,这是那个时代量产阉人歌手的主要原因。
一部上世纪90年代的电影,《绝代妖姬》讲述的就是那个时期阉伶歌手的故事。电影中的主角演绎了是一位真实存在的意大利阉伶歌手,法里内利。
17岁的他已经被英国国王请来为皇家演唱,之后更是每晚为法国国王唱歌长达25年之久。国王一代一代地更替,法里内利美妙的歌声却萦绕不绝。
他是那个时代最杰出、最伟大的阉伶歌手。据说,听过他演唱的人无不由衷感叹:他的歌声太完美、太富有感染力了。
法里内利从小就展示出甜美的歌喉,甚至能一口气唱高音一分钟而不换气,连续唱出250个音符。但要成为这样名垂青史的人物可不容易,他在10岁就面临了最亲近家人的”迫害“。
法里内利画像
他的亲生哥哥瑞加多是一位古典音乐作曲家,对弟弟的歌声也是十分欣赏,他希望这不会因为弟弟的成长而消失。
而要把这份天赋留存下来,瑞加多甚至不惜狠下毒手。在法里内利10岁的一天,瑞加多趁他生病时,趁机对他实施了阉割宫刑。事后他还编造谎言,声称法里内利是不幸被马踩中了生殖器官,才意外成为阉人。
长大后的法里内利不出意外地成为了阉伶歌手,他一生收获了许多的赞美。但当他意外得知,是哥哥对自己狠下毒手造成的这些成就,他还是与兄弟反目了。
他在炫技炫嗓中并无法获得尊严和快乐,在世人心里,以法里内利为代表的阉伶只是一件歌唱的乐器。为了取悦大多数人而被阉割的他们,竟活像马戏团里参加畸形秀的表演者。
电影《绝代妖姬》中,“法里内利”为众人演唱的一幕
而像法里内利这样,为皇室演唱的阉伶歌手已经算十分幸运了。大多数“阉人歌手”只能实现这个名号的前半段,并没有成为知名歌手或风光的大明星。
他们大部分随着潮流,在童年时期被阉割,但成年后也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演唱能力。于是他们只能在教会或贵族家里歌唱讨生活。他们小心翼翼并竭尽所能,一旦唱得不好就会被辞退。
而且由于性激素的失衡影响,他们大多相貌异于常人,遭人耻笑,一生度过着畸形的悲惨人生。
在为欧洲阉人歌手惋惜的同时,我们惊觉,这类特殊的群体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就在我国古代皇宫里,不就有一群殊途同归的人吗?而他们甚至不是为了艺术献身,也几乎不会受到后人的景仰。
据记载,中国古代从殷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阉人。他们被称为“寺人”,意为专门服侍别人的人,后来出现的“太监”、“宦官”等称呼更加广为人知。
与欧洲的阉伶歌手不同,他们不是因为人们对歌曲艺术的追求而出现,但同样出于雄性激素缺失而出现的特质。
极权集团发现,被阉割过的男性普遍个性弱化,依附性和顺从性都更优良。他们也保留了更多的,主动完成主人指令的原始本能。
当时的皇室需要的不是歌手,而是“为奴”质量上乘的奴隶。
清末时期的太监
同样,阉割手术也需要在男性童年时期开展。而在古代极其落后的医疗技术条件下,阉割手术下存活下来远比手术中死去得少。幼童要么活生生疼死,要么受到感染而死亡。
仅在明代的天顺年间,共计阉割幼童1894人,而死亡率高达将近20%。被阉割的小孩如果幸运活了下来,才可以充当宫廷太监的候选人,还需要接受皇室的筛选。
而由于他们的生理上存在巨大缺陷,他们的心理状态通常也与常人有异。一旦他们获得权势,手中掌握的重权往往会转变为发泄其变态心理的突破口。历史上,就有不少宦官强霸民女、奸杀淫掠的事例。
影视剧中邪恶的“东厂公公”
与身份卑微、身世坎坷的古代阉人奴隶相比,阉伶至少美其名曰“为艺术献身”。但依然不能改变的是,他们的存在都是灭绝人性的。
直到19世纪初期,阉人歌手才逐渐趋于消失。一来是因为当时欧洲封建制度已经奄奄一息,妇女们开始走上歌剧舞台;二来,歌剧的改革让人们逐渐厌倦了阉人歌手赖以生存的严肃歌剧。种种原因造成阉人歌手被时代所淘汰,也恰好成为打开他们枷锁的钥匙。
20世纪后,罗马教皇颁布命令,永久禁止阉人歌手在教堂演唱。统治了歌剧舞台和教会歌唱大约两个世纪之后,阉伶时代终于落幕。
世界上最后一个阉伶歌手在1922年去世,在此之后再也没有真正的阉伶歌手。这类群体的悲惨命运终于被时代终结,而阉伶歌手的训练方法却被记录了下来,逐渐发展成假声男高音的训练体系。
如今,先天条件特殊的男声如果经过训练,也能达到与当年阉伶接近的演唱效果。还有极少数男性是偶然不需要接受阉割的“天生阉伶”。他们天生雄性激素缺乏,从而导致声音变异,在不运用假声的情况下也能发出女高音。
最后一位阉伶歌手
声乐史上出现了两个世纪的辉煌时期,这是如今无论如何也难以企及的高度。而辉煌的背后,却是以许多歌手的阉割牺牲作为代价的。
他们的牺牲是值得的吗?对于艺术史来说也许值得吧,但他们无法度过正常人的一生,在青春期之前就已经身不由己地被安排好了人生道路,牺牲自己以取悦世界上的大多数人。
而时代,赋予这种牺牲以“正确的”人生观。为艺术牺牲的他们也许不常有遗憾,但或许,是他们沦为可悲的历史牺牲品而不自知。
艺术固然重要,但如果在人性和艺术之间只能抉择其一,人们也许依然会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