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拍到UFO,谈电影里的外星人入侵—太空篇(组图)
近来外星人的新闻不断,美军公布了许多官方认证的不明飞行物体(UFO)影像,南美洲有许多群众目击外星人的真实新闻发生,似乎世界将展开新的变局了!我们不禁又要问个老问题:外星人到底存不存在?
外星人存在与否,对人类来说已成一种迷思,信者恒信、不信者嗤之以鼻。但在电影世界中,外星人是不可或缺的幻想元素,不论信不信外星人,观众在相关电影中,同样都可得到娱乐感。从1930年代开始,大银幕上的外星人外型千奇百怪,展现出电影无限想象空间。
外星人是否存在?此迷思与源头和人类文明的进展所产生的社会集体焦虑、人民公敌等概念结合,成为影剧娱乐的重点内容,《世界大战》小说开启这个神话。(imdb)
2005年问世的《世界大战》(War of the Worlds),由史蒂芬史匹柏导演,巨星汤姆克鲁斯主演,这部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特效灾难片,改编自19世纪末英国科幻小说之父H.G.威尔斯(H.G. Wells)的名作。
从电影史观点来说,威尔斯这部小说树立了日后所有外星人电影所必须遵守的规则。众所周知,1938年10月30日,当年才23岁的影剧天才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就以这部小说为本,改编成拟真广播剧,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用新闻处理手法,向听众传播火星人已入侵地球的消息,竟引起美国全国性恐慌,此事件已成为传播学史上人人必读的经典案例。
奥森威尔斯在1938年一出其“水星剧场”的广播剧,用新闻拟真手法描写小说《世界大战》剧情,竟然引起美国社会恐慌。此案例成为日后研究传播学与新闻学的经典案例。图中的奥森威尔斯,在广播剧“闯祸”后,对媒体发表道歉声明。(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1953年,一代特效大师乔治巴尔(George Pal)首度将此小说搬上电影银幕,用当时堪称划时代的模型摄影、特殊化妆、蓝幕合成等技术,将火星人入侵的想象化为真实画面,成为科幻电影的里程碑。
1953年的《世界大战》,是影坛首度用当时最新科技,将H.G.威尔斯的小说搬上银幕。(imdb)
《世界大战》中的火星人,挟着无敌高科技侵略地球,人类无法对抗将至灭种,故事最后火星人还是败给地球上到处都有的细菌身上。1953年乔治巴尔版本的《世界大战》,结尾以教堂钟声及云彩阳光作收,似乎隐喻造物主伟大杰作打败外星人。
1996年出品的《ID4星际终结者》(Independence Day),虽没有表明照抄威尔斯小说,但是剧情架构、甚至结尾外星人败给“电脑病毒”,都还有强烈威尔斯小说风味,只是《ID4星际终结者》将打败外星人的功劳,从造物主转计到到美国人身上,堪称美式爱国主义的想象。
《地球末日记》的小说与电影都是科幻里程碑,在冷战氛围与麦卡锡主义横行全球的时代,用善意眼光观察外星人介入地球的想法,政治暗喻的深度影响日后无数科幻作品。(imdb)
外星人入侵的恐惧,始终是此类型电影不变的主题,威尔斯的小说影响深远自也不在话下。但是1951年另一部《地球末日记》(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却将外星人入侵的集体恐惧,转化成直白对冷战的控诉。
由哈利贝兹(Harry Bates)所写短篇小说《Farewell to the Master》改编而来的《地球末日记》,藉由外星人恐惧人类发展核武,希望人类和平共处,不惜牺牲自己,从此转化“丑恶凶暴”入侵地球的外星人形象,为“好外星人”类型电影立下里程碑。
《第三类接触》中的外星人,宛如天使一般的善良,与人类和平共处,音乐与灯光的优美,衬托出了人类不再在宇宙中孤独的另一种想象。(imdb)
《地球末日记》在影史的地位高超,后来还有惨不忍睹的重拍版。不少后代科幻电影大师,都自承受到这部电影启示。1977年,史蒂芬史匹柏的《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藉由真实案例、优美音乐和和蔼外星人,将以往外星人电影充满冷战氛围,用丑化外星人(寻找共敌)的荒谬趋势反转过来。
巨导詹姆斯柯麦隆的实验巨构《无底洞》,也承袭了《地球末日记》的外星人警示人类不可相互残杀的政治寓意,搭配几近完美的科幻特效,真实的让人信以为真。(imdb)
1989年,詹姆斯柯麦隆导演的特效实验巨构《无底洞》(The Abyss),从另一个角度发掘来自海底的外星人,也友善地让人心动,其结尾也有外星人不惜毁灭地球,也要防止人类相互残杀的本意。这些种种良心启发,也都来自《地球末日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