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6.0°C-11.4°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2022-04-20 来源: 女孩别怕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最近,上海的讨论热度下去了,但仍旧不断有魔幻事件发生:

94岁转阴的老奶奶,按照“应收尽收”原则还是去了方舱;

辽宁送来的冷链新鲜蔬菜,1天抵达上海,却被拍到当作“坏菜”处理;

有在北京的年轻人,居然在超市里买到印着“产地上海”的菜……

我希望你还记得上海,这里的人,以及正在发生的事。

上周日,我征来271封“上海来信”。

其中,有让上万人吃上蛋糕的女团长,有心灰意冷想要搬走的上海人,有倾尽所能帮助邻里的年轻人……

有人说,在上海的这一个月很糟糕,但好的一面是,感受到幼时温暖的邻里关系,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

这种温度,来自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从271封“上海来信”中,我们摘选了23个截然不同的「生存故事」。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1
#我在上海做团长,喂饱上万人

▌“团来2万份对生活的希望”

王不学,28岁,女

位置:虹口区

居家隔离38天

我和我老公都做过团长。

有趣的是我们团过一个两万多份的蛋糕订单。

不是说除了必要物资外,我们团蛋糕是一件很小资的行为,这两万份蛋糕是两万份对生活的希望。

我们挨家挨户派送了蛋糕之后,看到有人在群里说:吃到蛋糕的时候就哭了,真的好甜。

是啊,日子太苦了,来之不易的蛋糕太甜了。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2

▌“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我是其中一份子”

花花,24岁,女

位置:浦东新区

居家隔离25天

我当了两次团长,很荣幸我是上海95%女团长中的一份子。

我觉得居家隔离的日子很幸福,虽然生活不易,但是这段时间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让我更能感受家的温暖。

作为团长,每次团成之后分发物资,能收到一句“感谢团长”真的是成就感满满的一件事。

我养的狗狗还生过病,好在邻居给了药剂,它的病也能有所好转,大家都是善良的人啊。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3

▌“团长难做,一不小心要赔钱”

凌小鹿,35岁,女

位置:松江区,新桥镇

我是个团长。

每天要先盘点家里缺了什么,群里呼声最高的东西是什么,再看看供应商那边能提供什么,价钱怎么样,能不能供得上货。

因为混迹几十个群,没一个群能真的买到东西,所以我才决定自己当团长。

以前偶尔能听到别人说社区的工作很难做,能理解一些,但是不像自己亲身经历时感受那么深刻。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4

因为团购小程序提现要手续费,所以我直接在开团时加上手续费,结果被举报到居委会;

进货的鸡蛋价格高,我按1:1的价格给邻居的,却依然被邻居诟病,说难听的话;

因为供货商老板送的货送错了,自己没经验没仔细核对直接发货,直接给供货商老板钱,最后损失惨重都是自己承担。

如果非要分析得失,只能说,这也是一种经历吧。

#我是志愿者,像个守城门的士兵

▌“为了守城门,我想尽一切办法”

困困,28岁,女

位置:徐汇区,天平街道

居家隔离32天

因为我是志愿者,每天的生活除了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等待发放抗原外,还多了一些事情。

从小区正式开始封,我就感觉如果只是靠大家自觉进行自我检查,肯定会有问题。

尝试了多人协作的云表格,调查问卷等方法,都没办法达到监督作用。

因为我们楼有30多层,每层六户人,是非常庞大的数据。所以后面我申请做志愿者收集统计这些抗原的图片记录在册,可以做横向对比。

在初期,确实很多人不做不上传或者盗用别人家的图片,到后面因为有我的统计收集,大家有了约束,开始认真对待。

虽然还有个别家庭会同一试剂拍好几次,但都被我横向对比抓住重新上传了。

感觉自己像个守城门的士兵。虽然很辛苦但还是很开心。

后面因为政策要求一天两次,这个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就“强制”的招募了楼层组长。

之前呼吁大家自荐的,但没什么人愿意主动承担责任。有了楼层组长的加持,但对待抗原检测就更加认真了。

而且通过这次就有深刻地感受到了那句话,帮助过你的人会一直帮你。

因为我们各层的楼层组长大部分也是志愿者身兼数职。以小见大,一栋楼就是如此,放眼整个小区,整个区域,整个市呢。

其实真的做事的还是就那么些人,大家团结起来总会更容易些。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与其质问社会怎么了,不如问问自己的社会怎么了。

自己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改变。生活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坏。

不要被铺天盖地日的信息裹狭,要学会独立思考去辨别是非,不要把自己过的偏狭。

我能做到很少,但少并不代表没有。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5

#我阳了,不怕病毒怕歧视

▌“一线抗疫确诊后,女儿不爱和我说话了”

鹿妈,32岁,女

位置:宝山

4.14开始居家隔离

从疫情开始,我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没想到中招了,现在只能吃药躺平。

我害怕女儿、妈妈被我感染,更害怕女儿会因此受到异样的目光。

女儿之前就问,为什么人家妈妈都在家里陪宝宝,你不能陪我?

妈妈说家已经被贴封条,女儿也不像之前一样爱和我说话了,害怕这次经历会对小朋友心理有影响。

真想好好抱抱女儿!

▌“方舱生活的快乐,都是病友给的”

山川良是,女,22岁

位置:徐汇龙吴路华欣家园小区

人在方舱,三餐不愁。核酸结果阴阳反复,我有点崩溃。

现在大四实习中,公司还要开会,方舱网络不太好,开会有点卡。

不敢告诉老家六十岁的父母,学校又一定要家里知晓,只能把事情告知怀孕中的姐姐。

方舱的“病友们”都很友好。

隔壁床的吴道军大哥,总是把自己做志愿医生时发放的小零食偷偷塞给我,我和不讲秩序的人吵架,他永远支持我;

阿郦阿姨比我隔离时间更长,她喊我小猫咪呀,给我很大精神鼓励;

最开始隔离时,链家同事给我送了两次菜,救了我寡淡的嘴;

感谢啥事都可以找他们解决的山东医疗队,希望自己能早日出院吧!

对了,还要感谢自己很早就买了隔离险。

#生病了,很无奈

▌“隔离在车上,被迫流浪”

噜噜,25岁,女

位置:静安区

车上隔离19天

我在上周五被120送到了杨浦中心医院,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在车上的隔离生活。

在人群之外的我不能参加团购,我很难买到一人份的物资。

我仿佛在这个城市里流浪,希望手术之后的我,能快点迎来上海的解封,让我和这个城市都好好休息一下吧。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6

▌“抗抑郁的药物不够用了,我还在帮助别人”

闻说,25岁,女

位置:普陀区光复西路

居家隔离17天

我是一名抑郁症患者。

虽然每天在玩手机、看剧、打游戏和撸猫,听起来很舒服,但是我每天都处于严重的焦虑和抑郁中。

我隔离之前一直在服药,好不容易可以稳定一些,可以应付日常生活了,突如其来的隔离打破了这一切的安稳。

剩余的药也只能维持一周左右了。

但是解封的日子看起来遥遥无期,我在互联网医院挂号买药,但是至今没有送达。

我想帮助别人,我会和男朋友一起帮团长做一些线上的食物,以及给我们楼栋分发物资。

我们楼里有阳性住户,但是大家都在关心他们过得怎们样,并没有人埋怨他们。

之前的生活让我觉得异常珍贵,解封之后我想出去逛逛公园,见见朋友,多感受这世界的温度。

▌“不能陪护,家人突发心梗去世”

问号没了只有无奈,25岁,女

位置:普陀长寿路街道

居家隔离18天

这段时间,我有位家人住院,但不允许陪护。最后,家人因心梗没能及时发现进行抢救而去世。

我现在经常督促家人一起做些简单的操,进行锻炼。

我很担心外婆身体。

疫情原因,外婆外出少了很多,原本她出去半天都还生龙活虎,到现在出门走10分钟就需要休息。

我希望能尽快解封,希望尽快过回正常的日子,并且多陪陪外婆。

#邻里互助,让上海多了点人情味

▌“上海最难的时候,也是最有人情味的时候”

小可,37岁,女

位置:宝山区大场镇街道乾溪社区

居家隔离20天

每天还是要为物资发愁,做完核算没看到结果就会睡不着觉。

还会担心家里老人孩子生病无法外出就医,每天都生活在无穷无尽的焦虑之中。

让我的焦虑稍稍消退的有一件事:家里的小朋友有湿疹,小区邻居有药,虽然不是什么特别紧急的情况,但是邻居还特意冒雨送到了楼下,我们真的特别感动。

因为疫情,我们会去留意和关心身边的人了,这是上海最难的时候,也是最有人情味的时候。

▌“听说有人几天没吃饭,大家纷纷送食物”

布布布,30岁,女

位置:嘉定区

居家隔离33天

我是一名独居女性。工作要自己努力找活干,不然就会扣工资。

我养的有只猫,猫粮猫砂还能坚持一个多月。我家蔬菜有点短缺,但也饿不着。父母每隔几天都会和我视频询问上海的情况,他们十分担心我的生活。

有次有个人在我们楼下围栏外面喊自己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邻居们有的拿着泡面,有的拿着米给他送过去。

当我拿着一包菠菜冲下楼去的时候,很遗憾他已经走了,我还是觉得无论在哪里还是好人多啊!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7
▌“从邻居那换来四个番茄,感到人生还有点希望”

鱼儿,24岁,女

位置:长宁区

居家隔离34天

每天早上7-10点不定时做核酸/抗原,然后居家办公,做饭洗盘子,偶尔下楼拿团购物资。一模一样的34天就这样循环往复,不知今夕何年。

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家里酱油没了,在群里问有没有卖的,楼上邻居马上说可以倒一点给我们。

为了避免接触,我先把碗放她家门口,倒好后再去拿;

家里的洗洁精也没了,隔壁楼的邻居做核酸的时候特意给我装了半罐下来;

楼下是两个独居老人,楼里的年轻人包括我家,每次团购完,都会留一部分物资给阿公阿婆。

每晚在朋友圈看别的区别的小区发生的魔幻事件,心里都特别难过,只能为他们发声,然后帮帮自己周围的独居老人,那种深深的无力感让人很沮丧、很低迷。

我好几次晚上在家里哭,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当家里做罗宋汤缺番茄,和邻居以物换物,获得四颗番茄的时候,又觉得人生还是有点希望。

▌“不同的区,不同的街道,处境千差万别”

阿朱呀,22岁,女

位置:徐汇区漕河泾街道

居家隔离35天

之前真的非常非常馋蛋糕,有个团长帮我们团了几块蛋糕,感激涕零!

后来,我自己报名成了一名志愿者,会下楼帮忙整理物资,安排楼栋做核酸,比没事做的时候更充实。

我自己还是物资供应充足的,可我也有其他区的同事,很久没有发物资了,一家六口人只有几盒午餐肉。

实在是感叹万分,不同的区,不同的街道,处境天差万别。

我不希望这里只有批判的声音,但我也希望问题能够坦坦荡荡被解决。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8


#搞钱让我头很大

▌“三月工资没发,四月未知”

混沌大王,29岁,女

位置:浦东新区周浦镇繁荣新苑社区(居委会)

居家隔离21天

每天都周游在各个团购群里买买买,和邻居以物换物,并且尽可能地帮助物资短缺的邻居。

因为疫情,三月份的工资至今未发。工作也是几乎暂停,四月收入也不能确定是否能发放保底薪资。

虽然情况很糟,但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体会到了儿时邻里和睦的融洽氛围。

▌“快递停了,网店停摆”

匿名,35岁,女

位置:普陀区杜白丽路街道鹃苑

居家隔离20天

我是做网上店铺的,快递停了真的让我压力很大。有些客户等不及都退款了,虽然没有实体店铺,但依旧有还款的压力。

老公在浦东隔离已经两个月了,比我们辛苦多了。妈妈的脚刚开刀,伤口感染了,托人搞来了头孢,只能靠换药来维持了。

我白天带娃,晚上理货,而且最近还当上了团长,虽然生活不易,但是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为了生活,我只想马上挤地铁上班”

温暖感受不到冷,28岁,女

位置:浦东新区潍坊街道

居家隔离24天

这张照片是我封控第二天拍的,只能趴在窗户看外面。

二十多天来,我看到这只单身鸟结束了单身状态,和对象比翼双飞了。人类安静了,也给动物们自由飞翔的机会。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9

友爱的小区邻居很友爱,只要在群里求助,全小区人都会主动帮助。

但我只感觉很累。每天没什么事,但却满是生存的压力。

作为有房租压力的沪漂,我希望尽快复工复产,不然工资发不出来了。

毕竟我不是富二代,为了生活,只想马上挤地铁上班。

#饥饿,以及种菜技能

▌“自己动手栽培小葱和大葱”

秦小梦 30岁 女

位置:浦东康桥

居家隔离32天

因为物资紧缺,不能实现小葱和大葱自由,所以我就自己动手栽培啦!

在解封之后会继续精进这项技能,会看看种植学的书。

▌“水培大蒜、萝卜头”

玉米大饼子,30岁,女

位置:闵行区七宝镇

居家隔离31天

我是一位独居的打工人。我们社区比较幸运,没有阳性,也能收到物资。

我依旧保持早睡早起的作息,清淡饮食,避免过多的情绪起伏,空闲之余我还水栽了一头大蒜和一个白萝卜头,生活平淡安稳地过着。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10

疫情期间,大部分的上海居民都在互相自救,大家虽然很愤怒很无奈,但也都没有放弃。

▌“为了减少饥饿,只能多睡觉”

匿名,30岁,男

位置:徐汇区陈家桥街道 

自3月5日开始一直断断续续居家隔离

这段时间我睡得很久。因为多睡觉能够减少饥饿感。

尽管有热心邻居支援,但物资还是不足。另一边,新闻里却播着“上海不封城”、“上海物资充沛不需要屯菜”的新闻,真叫人印象深刻。

解封后,我只想离开上海。

#高考时间未知,隔离在高校

▌“学校给女生每人发了两包卫生巾”

匿名,21岁,女

位置:浦东新区

在校隔离57天

我是一名在校学生。

在学校隔离的好处就是可以正常吃饭学习,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心理援助,精神支撑可能会让我们能和疫情得以抗衡。

女生的生理期无疑是疫情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学校也考虑到了这一点,给每位女生发放了两包卫生巾。

这种特殊关怀让我觉得,我们被看到,没有被抛弃。

▌“隔离在学校,洗不了澡”

可颂,19岁,女

位置:长宁区天山路街道东华大学延安西路

在校隔离21天

我被隔离在了学校内。

学校的公共澡堂一直未开放,有的同学皮肤病发作,并且我们学校女生居多,有可能因为不能长期洗澡而感染妇科病,卫生没有保障。

除此之外,我们的所有物资都由学校统一发放,纸巾牙膏存在部分短缺,食物中没有水果让我们担心身体会出现异样。

有些同学会主动站出来联系捐赠渠道为我们争取物资。

尽管生活艰难,我们还是高度配合,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11

▌“和男朋友相隔2公里,却一个多月没见面”

奶牛爱喝养乐多,23岁,女

位置: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四平社区

封校39天,足不出户18天

我们学校3月10日封校,3月31起足不出户。

高校永远都是封闭比社会层面早,解封比社会层面晚,解封遥遥无期。

学生不能出寝室,三餐送到门口,没有自由。

我做了学校的志愿者。

作为层长,我要负责宿舍楼一层34人的三餐、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物资发放的事宜。

一开始的时候热情高涨,耐心服务同学,但是已经坚持17天了,也不知道还要多久,自己平常的科研、工作总是会被细碎的杂事打扰,还是很磨人的。

想和男朋友见面,我俩是隔壁学校,相距仅仅2.24公里,但是已经一个多月没见面了。

这是我在上海呆的第6年,却越来越不理解这座城市了。

当年来上大学,身为小镇做题家的我看到了这么繁华的大都市,曾暗下决心一定要留在这里。

但是这次我对上海真的失望了,这里金钱至上,这里离家乡万里远,等毕业了,我应该不会留在这里了。

【女性】271封上海来信:“上海95%的团长都是女性,很荣幸我是其中一人” (组图) - 12

▌“上海的高考时间还未知”

某高三牲,18岁,女

位置:总确诊人数第五的某区

居家隔离一个多月

我觉得自己比较幸运,和家人待在一起,不用担心吃饭问题。

但是每次一的抗原核酸都会惴惴不安等待结果,无限加码的封控,还得想办法专注于学习。

今年上海的高考时间还未知,原定5/7的等级考(会计入高考总分),现在没有任何官方的消息。

家人的药也买不到,网上的各种APP都不配送。

我对很多事都十分失望,但民间的善让人感到希望尚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