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7日 9.9°C-15.3°C
澳元 : 人民币=4.8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从不识英文字母到成为公民,72岁华裔圆美国梦(组图)

2022-09-08 来源: 世界新闻网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旧金山市公民途径倡议、旧金山移民权益委员会,以及旧金山公民与移民事务办公室,7日在市府门前共同庆祝“全国公民月”(National Citizenship Month)。刚入籍的72岁华裔长者谭佩英与各族裔的新公民一起参加庆祝活动,多位本地民选官员向新公民表达祝贺,并鼓励更多绿卡持有者参加免费的入籍工作坊,同时可申请入籍费用协助,成为美国公民。

从不识英文字母到成为公民,72岁华裔圆美国梦(组图) - 1

谭佩英花费3年时间克服语言障碍,她表示,会继续留在学校帮助鼓励其他人。(记者王子涵/摄影)

公民途径倡议是由多家社区组织发起的协作倡议,至今已经在全市举办了64场免费的入籍工作坊,为超过1万6000名移民提供法律谘询服务,帮助节省150万元申请费。该倡议领办机构安老自助处行政总监锺月娟表示,自2013年起,超过1万多名移民在该倡议活动的帮助下成为美国公民。锺月娟说:“从获得投票权,到获得更高收入,公民身分对我们的家庭,以及我们的城市旧金山都有著积极的作用。”

从不识英文字母到成为公民,72岁华裔圆美国梦(组图) - 2

市议长华颂善强调,除了对薪资、家庭的好处以外,公民身分最重要的好处是拥有投票权。(记者王子涵/摄影)

72岁的谭佩英2012年来到美国,那时的她,一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从未想过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在安老自助处的帮助下,谭佩英努力学习英文,“上班的时候在看,休息的时候也在看,早餐的时候听一百遍,就这样花了两、三年。”谭佩英说,“我在安老自助处得到了很多的帮助,我发自内心的感激。”谭佩英得到公民途径倡议的帮助,还豁免了入籍申请费,并在今年3月成功获得公民身分。谭佩英说:“虽然我考试通过了,我还会留在学校,帮助其他人。”

安老自助处公民教育职员、金山市立大学教师谭琳为了更好的帮助到移民群体,在50岁重新回到校园,攻读英语教育硕士学位(ESL)。她经常告诉学生:“我是你们英文老师,你们是我的人生老师。”她表示,年龄最大的学生是84岁,看到这些新移民她十分感动。

最近入籍的阿尔瓦雷兹(Maricela Alvarez)表示,表达政治观点、参加选举投票是她一直想做的事,但碍于移民身分,她很害怕发声。她说:“为了此刻,我已经等待了20年,我现在感到释然,这是我追寻梦想的新机会。”

从不识英文字母到成为公民,72岁华裔圆美国梦(组图) - 3

从左到右:市议员陈诗敏、佩斯金、马兆明、梅义加、市府行政官朱嘉文、移民权利委员会代表萨利、市长办公室发言人Chiamaka。(记者王子涵/摄影)

市长布里德(London Breed)办公室发言人Chiamaka Ogwuegbu表示,旧金山约有5万绿卡拥有者符合资格入籍,如果他们提出申请,市长布里德、市议会以及所有社区合作伙伴都会提供支持,帮助她们完成入籍的旅程。

市议长华颂善(Shamann Walton)强调,除了对薪资、家庭的好处以外,公民身分最重要的是拥有投票权。“选举将在11月8日到来。我们同样要庆祝的是,更多的人会参与其中,使用投票权,对城市的未来发声。”华颂善说。

从不识英文字母到成为公民,72岁华裔圆美国梦(组图) - 4

临近中秋,市公民途径倡议成员赠送中秋月饼表达感谢。(记者王子涵/摄影)

参与创立公民途径倡议的市议员马兆明(Gordon Mar)则表示,公民途径倡议发起的10年来,在提升移民群体地位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与前华裔市长李孟贤(Ed Lee)、社区领袖锺月娟,以及移民权利委员会做了许多基层工作,创立了该倡议。市议员陈诗敏(Connie Chan)说,许多每天努力让旧金山变得更好的居民,可能并不是公民,他们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和认可。

市议员佩斯金(Aaron Peskin)说,他的妈妈在58年前成为公民后,再也没有错过一次选举。市议员梅义加(Myrna Melgar)称,她在1996年入籍,有幸在旧金山得到教育,组建家庭,并在2020年成为第七区的市议员。梅义加说:“我的经历,你们或你们的下一代也会有机会实现。”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小Q肥到爆
小Q肥到爆 2022-09-08 回复
其实在海外的移民生活也并不是如是幸福的,都是将心比心...
石溪蛋蛋
石溪蛋蛋 2022-09-08 回复
上个月才去纽约玩了一趟,特意去法拉盛吃海底捞,从机场快轨下来后坐地铁到法拉盛中心的公交上,我怀疑我是在国内,估计有至少1、2公里的街道全是中文招牌,但很简陋,看起来像上个世纪国内。看到很多华人老头老太,估计是上个世纪的移民,穿着灰扑扑陈旧的衣服,街边聚在一起聊天、下棋,说着我也听不懂的汉语方言。可能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知就来自于这个地方及这群人吧
TNL
TNL 2022-09-09
老弟法拉盛是中国飞地你不知道吗?那是国中之中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