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证、萝莉风、奶辣装,都是谁在性化未成年?(组图)
“性化儿童”这事我们不是一次讲了。
但如果事实还在发生。
那我们还是要讲、要大声讲、要讲多少次都不为过。
你知道小学门口有商家在卖“处女证”吗?
这不是给星座里处女座颁发的玩具证书;
而是明晃晃印着“处女鉴定中心”,在小学门口文具店随意就能买到的儿童玩具。
是在网上花4块钱就能买到,打开里面印着“经权威鉴定100%原装处女一个”的“荣誉”。
是一个10岁,也许还没有被科普性教育的女孩,率先接触到的“性化”定义。
是批发商打着“小孩喜欢、卖得好”的旗号,联合商家大肆售卖;
只为通过性化儿童赚取利益。
你知道某视频软件上,有多少未成年女孩正在模仿成人拍软色情视频吗?
一位网友在路边遇到了扫码下载app的活动;
下载后还没注册,打开视频软件就开始自动推送;
推送的是未成年人扭腰跳舞、撅屁股凹造型的视频;
是穿渔网袜和丝袜、对着镜头掀裙子,做出性暗示的姿势;
是看起来还在上小学的女孩,扎着双马尾,穿着白丝和体操服;
对着镜头拍脚丫,视频的标签上打着“少萝”、“反差”;
甚至还有一个未成年妹妹拍视频量三围,自证没有P图。
并且拍摄这些视频的还不只一个两个,只要你在界面多停留两秒;
平台还会推送更多类似的视频给你;
没错,面对这明显的儿童色情倾向,平台却置之不理。
甚至会加大力度推送,使得这些视频的点赞评论量还都很高。
有一条评论触目惊心:“最难调教的都被互联网调教好了”。
“调教”这带有强烈性意味的字眼,把女童们早早推进了被性化的世界。
有人会将这些性暗示视频怪罪于儿童自己;
但我们都知道,儿童对这个世界并没有分辨能力;
是世界给她们展示什么,她就会得到什么、模仿什么、顺从什么。
比如现在的一些童装,似乎已经跟成人女装毫无区别。
甚至可以1:1套到成年女性身上。
高度相似的青春甜美,让人一时分不清,究竟是谁效仿谁。
这些童装的露肤面积不大,但看着似乎总有种不合时宜的成熟。
你明显能感觉到,小朋友从穿衣打扮到神情动作,都散发着一股讨好成人审美的味儿。
其实无论是吊带还是短裙,给小朋友穿都没有任何问题。
但非要搭配时下流行的韩式卷发、性感俏皮的黑色choker,以及刻意营造的不属于孩童的慵懒感。
显然是在引导她们无限向成年女性靠拢。
而一句像是玩笑话似的“老父亲不允许女儿穿的风格”,已经初见“性化儿童”的端倪。
网上也出现了更病态的一种走向——奶辣风。
我一直觉得,成人凝视孩童的身体就是一种危险信号。
但却有母亲亲自给孩子穿上包裹感过强的衣服,疑似引导小朋友摆出意味不明的动作。
俨然一个迷你版少妇。
当你在一个女童身上看到“女人味”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不对劲。
这很难不让人想起,成人世界里的那一套性缘关系法则:
总有人希望你具备熟女的气质,同时又保持幼女的稚嫩。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觉得我反应过大,但我觉得不大,甚至可以更大。
在童装成人化的讨论里,“穿衣自由”这四个字就被反复提起。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天天高喊穿衣自由,怎么到了小孩这儿,就没有自由了?”
“小孩就该穿得像个小孩,不也是成年人的刻板印象吗?”
甚至有人猜测,因为大部分网友小时候没穿过漂亮衣服,所以嫉妒现在这些孩子。
我承认这上面有一小部分穿搭是好看的,但那是符合成年人口味的好看。
作为女性,我自己小时候也向往过大人的装扮。
主要是带着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崇拜,回过头来,真正喜欢的还是小伙伴身上的亮片纱裙。
正如波伏瓦在《第二性》里说的:“女人从来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变成的。”
我不是否定了小朋友的穿衣自由,但前提是真的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而不是掌握着成人的话语权,掌握着互联网的审美导向,打着“穿衣自由”的幌子,强势将她们的审美导向“成熟”。
《洛丽塔》初代女主角说过,自己的毁灭就是从出演这部电影开始。
“我14岁出演《洛丽塔》,15岁就成为了一种性符号。
我不认为一个满足成人幻想而走红的小女孩,未来还能走上坦途。”
成人展示性魅力无可厚非,但是当儿童跟“性张力”共存的时候,就是一种罪恶。
在她们一切尚未启蒙的年纪,往她们身上投射欲望,这不值得警惕吗?
某宝上的个别童装店,就喜欢用一些怪异的视角来拍摄模特照。
不出意外地,问答区里出现了令人作呕的污言秽语。
一问一答之间,两个阴暗的成年人默契地交换了自己变态的性幻想。
一些别有用心的商家,还会在商品首页放吸睛的儿童泳装照。
但拉到详情页,你会发现卖的根本不是图上这款衣服。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何在,路人皆知。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就是一种“儿童软色情”。
某童装店老板就表示,他们平时根本不会让自家孩子穿成模特图里的样子。
之所以这么拍,是因为有人喜欢。
说到底,露背露腿不代表色情,穿吊带或V领也不代表色情。
色情不是某个符号,而是一种实际存在的欲望。
你会在场面盛大的少儿车模大赛中看到;
女童们穿着比基尼,像一件件精美的商品,被放上一条通往恶世界的传输带。
你也会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窥见。
各种AI生成的泳装萝莉插画下,意有所指的抖机灵式发言。
这也是为什么我想说,警惕“性化儿童”这件事,再敏感都不为过。
不是反对儿童穿衣自由,也不是挤压全年龄段女性的生存空间。
因为荒谬的就在于:
5岁的幼女有穿衣自由,15岁的少女没有。
15岁的李嫣分享泳装照,被痛批“早熟”、“不健康”、“心术不正”。
14岁的黄多多化淡妆,穿了一件露肩的衣服,被指责“14岁就这样打扮,这要是到18岁还得了?”
一边操纵没有判断力的幼女,一边打压正在建立独立人格的少女。
一边觉得把幼女打扮成大人模样是合理,一边以少女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发育为耻。
一边指责成年女性的穿衣打扮、舞台动作都会“影响小孩”;
一边又引导小朋友穿成人的衣服、做成人的妆发、摆成人的姿势,美其名曰“穿衣自由”。
而这所谓的“穿衣自由”,或许就像《消费社会》讨论过的:
你以为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其实摆在面前的大多数都是既定选项。
不管是几年前风靡的oversize,还是时下流行的BM风,都是上游市场替你做出的决定。
主流审美如此,主流观念也是。
成年人可能都很难意识到,有时候自己追求的穿衣自由,也是一种讨好。
更别说毫无权利可言的幼童。
最后,我们并不想干涉父母给孩子穿什么衣服。
只希望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成人,不要往孩童的身上投去有利可图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