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1日 21.1°C-22.9°C
澳元 : 人民币=4.6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23天前 来源: 留学全知道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为安静的放榜季。

在这场近似于“零和游戏”的残酷游戏里,往往一封名校录取背后,同时也代表着无数人的失败、眼泪、崩溃与彻夜难眠......

正如一个孩子所写,就算你提前下车,但当你发现“几乎所有的朋友都没有学上的时候,你的日子并不会好到哪里去。”

“付出不一定有同等回报”是这个系统最让人无力的地方。

是的,美本申请背后有着太多看不见的双手,它们是家庭的托举、可接触到的资源、所选择赛道、准备的早晚、所选择的顾问......即便孩子们做到了100分的努力,这努力未必能全然帮助他们叩响梦校的大门。

如果把美本申请比作在汪洋的湖泊里,靠岸的过程,我们希望在大风大浪里,找到一些可以停歇的浮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申请游戏里,寻找到一些确定性,给予宽慰、经验与能量。

这篇文章,我们依旧邀请到了我们的好友Brian,深耕留学顾问领域十六年,他把一波波孩子送进最顶尖学府,但同时他也发现太多爬藤乱象与“悲剧”,孩子与家长们为了进名校,在错误的路途上参与无效“内卷”,耗费了时间与金钱;而且,进入名校后,也并不能代表人生可以收获成功与幸福。

这是Brian第一次从自身的求学的经历聊起,Brian说,精英教育值得,但是名校不是终点,它只是一个中间站。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1

Brian

• 棒呆国际教育创始人

• 耶鲁大学本科

• 斯坦福大学硕士

• 16年高端美本咨询经验

• 指导众多学生进入哈耶普斯等世界顶级名校

• 现任七橡树中学校董,以及耶鲁杰克逊全球事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 现为5个孩子的父亲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2

美本申请没有公式,

不要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

“热爱”是Brian在诸多场合,不厌其烦提及到的词汇。

回望二十多年前,从英高考上耶鲁大学,同样是热爱发挥了作用。

那时,还是青少年的Brian就读于英国七橡树中学,这是一所坐落于英格兰东南肯特郡的IB学校。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3七橡树中学在最新的泰晤士排名中是位列第一的混校。

Brian成绩优异,在校三门科目拿过最高奖项。此外,他还会多项乐器,修过很多文学类的课,有众多爱好,但这些还不足够帮他推开名校的那扇大门。

Brian申请的是电子工程专业(进入大学后转到经济与国际研究系),当时围绕着这个专业,他做过诸多探索与挑战。“不仅学术好,要让招生官看到你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在那一年,Brian拿到耶鲁、宾大Jerome Fisher双学位项目在内的5所藤校offer。

这也是Brian后来反复传输给自己学生的“秘诀”。

因为是耶鲁国际关系学院委员会的成员,Brian得以有机会跟大学的管理层交流。时下最热门的AI与科技,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AI不会改变耶鲁的招生原则,更不会颠覆大学,”Brian说,“AI只是工具,学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借助AI工具让自己更好的成为‘学者’(scholar),因为大学还是想要招收那些真的能够沉下心来做某个细分领域的研究,或者跨学科学习的人。”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4图源:pixabay

大学想要寻找独一无二的灵魂与“死磕的巨匠精神”。

比如,Brian的那位热爱古典学的学生,他的宿舍墙上挂满了古老传说的挂毯,古典语言对他而言听起来就好像美妙的乐曲;

那位热爱创意写作和比较文学的学生,她比较和研究了各个时代文学作品中的食物所扮演的角色;

另外一位热爱研究政治科学议题的学生,她研究了媒体的偏见如何影响了投票者的倾向;

还有一位热爱法国文学的学生,她是一个萨特的专家,看了很多萨特剧本的原文。

遗憾的是,每逢有“哈耶普斯麻”的成功案例,家长们总是企图从学生的bg里,找到可复制的路径与模版,比如你参加了什么竞赛或者科研被藤校录取,我就要去跟随。

Brian见到过太多焦虑的家长,“他们找到我,希望我告诉她们,我们做了这个事情会得到什么,他们想要一个具体的量化指标。”

纵然,我们可以理解家长们的处境,他们希望在充满玄学色彩的美本申请里,找到一些抓手,但是套着模版与公式去申请,“最后结果很可能会是失望”。

就像是契诃夫笔下“装在套子里的人”,把自己置身于层层看似绚烂多彩的巨型包装里,其实是给自己戴上了枷锁与镣铐,我们的真挚、独特、有趣成了稀缺品,而后者恰好是美国大学最为看重的。

在今年以及往年,Brian的部分被藤校录取的学生,并没有都拿过竞赛大奖或者参加过顶尖夏令营,后者在外界很多人看来是叩开名校大门的“标配”,这其实是误解。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5

图源:pixabay

在今年申请季,Brian有几位进入藤校的学生,分别申请的是创意写作、生物、法国文学、计算机。Brian告诉我们,这些学生就像最虔诚的教徒一样,对所申请的领域花费了大量时间与全部热情。

还有一个今年被普林斯顿录取的北京实验孩子,Brian每次跟这个孩子聊天,都能感受到后者对人文类科目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背后离不开大量阅读。”

这也是Brian的总结,家长们没有必要都“卷”在竞赛与奖项里,也可以去“卷”孩子的阅读,何况后者还是免费的。

如果一定有要量化的指标,Brian建议,比如“你喜欢法国文学,你可以围绕这个学科多考几门对标的AP,而不是选一些中国学生都会扎堆选的微积分、宏观经济、微观经济等,你要让美国大学看到你在法国文学领域的探索心、进取心,热爱心,而不是在申请材料里胡乱堆砌意义。”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6

美高的“正反面”

据美国SEVIS数据显示,即使在疫情最为严重的2022年,在美中国小留学生数量共计13565人。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7

保守估计,平均每年选择赴美读私立高中的内地中产家长有近1万人。这些豪掷千金,不远万里送孩子读美高的家庭,最后申请结果如何?

Brian的大部分学生虽然以内地学生为主,但是据Brian的观察,今年有些地方不一样了。“往年我并不觉得美高的学生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但是今年从整体数据来看,美高的学生申请得比内地高中的学生要好。”Brian说。

从课程、推荐信到校内活动等,美国大学因为对本土高中更为了解,因此美高学生的上述申请材料更有可信度与说服力。

但也有乱象值得注意。

很多“美高党”在纠结要不要参加课外活动,或者疯狂去卷课外AP考试,在Brian看来,如果你在美高已经是一个校报主编或者学生会主席,这些已经足以证明你足够优秀,这时你还企图去校外做额外活动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如果你的活动没有很impressive,这不会给你加分,反而是时间成本的耗费;如果你做得太过impressive,大学会怀疑你是不是付费做的。”Brian说。

至于AP考试门数,也不是越多越好。首先要遵循的原则是,要把校内的课程学明白。Brian看到有很多中国学生,比如他校内的微积分科目并没有考得很好,为了扭转局面,学生企图在校外考一个AP微积分,并拿到5分来证明自己,但其实意义不大。“你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然后再去追求extra(额外)的。”

还有些学生,比如在校内历史科目已经学得很好,挑战了最高难度的课程,并拿到了高分,这时学生如果还去课外考AP历史,意义同样不大,“因为你已经在历史上很厉害了,没有必要花时间再去证明,你已经证明了的事情。”

“除非你很喜欢一门课程,但是学校并不提供这门课程,你去课外考相关AP课程,这个我是支持与认可的。”Brian说。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8图源:pexels

此外,美高的优势并不是绝对的,硬币的另外一面,Brian看到过不少中国孩子小小年纪在海外独自生活,因为文化、语言、气候的无法适应,而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去美高,Brian说,对于那些成绩中等,心智尚不成熟,缺乏内驱力的孩子,待在国内,有大人的陪伴与监督,可能更适合。

“如果你的孩子特别优秀,能够卷赢其他孩子,我会比较鼓励他去美高。”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9

父母很难完全放手

除了顾问,Brian还是五个孩子的父亲。

今年秋季,Brian的长子即将前往英国读中学,将来更长远的规划是去往美国读本科。Brian希望孩子有多国的生活经验,成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海明威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一生伴随你。”

上海、伦敦、纽约、多伦多亦是如此,跨国的生活体验,在人们逐渐长大,老去时,会像涓涓泉水一样滋养平凡的人生,这是比单纯收获一封名校录取,更有意义的事情。

不过,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有些观念在悄然发生变化,Brian从来不喜欢那些过于有掌控欲的家长,但是“实话说,做家长的很难做到完全放手。”Brian说。

但是家长要保持consistent(一致性)。Brian举例,比如,如果你完全不在乎孩子的升学结果,那你就不在乎到底,而不是到了最后一年,你又突然来干涉,这个时候可能孩子九、十年级的成绩已经出现硬伤,无法弥补了;反之,如果你很在乎,那么就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学习很艰苦,说到底,它是一个“反人性”的东西。

这个时候,你要让孩子利用好寒暑假的时间,少去社交、游玩,而是鼓励他多去做一些探索,这个探索可以是学术性的,也可以是“卷”阅读与英语......总而言之,充分利用好假期,这是可以与他人悄然拉开距离的黄金时间。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10

图源:pexels

当然,家长“卷”自己也很重要。接触过那么多孩子,Brian观察到那些被最顶尖的大学录取的孩子,要么是父母自身很优秀,要么是孩子自身很优秀,驱动力极强,但碰上自身就很优秀的孩子,是“祖坟冒青烟”,可遇不可求,所以当我们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娃时,为人父母可能也需要自省。

Brian刚过完40岁的生日,人到中年,他步履不停,学习乐器、法语、网球,跟学生一起探索拉丁文、生物学,也花很多时间研究古代文化如何影响今天的英语、建筑、雕塑、以及享乐的方式。

前不久,在看到一位学生做复合养殖的研究,在环境中观察每种植物度过的生命周期、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后,Brian也萌生了兴趣,于是在家搭建了小型水族馆。在看到学生观鸟时,他也兴致勃勃地去了解鸟类大脑的解剖学............他对世界的热忱与好奇,就如同新生的幼儿。

同样,他的求知心、探索欲、“活到老,学到老”的实践,也感染与鼓舞着自己的五个孩子,爸爸是他们最好的榜样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11

大学只是中间站

每年的放榜季,我们会目睹太多的“意难平”。

有人躺平盲选,在ED轮靠着一腔“孤勇”,轻松进入Top30;有人成绩好,活动佳,高中四年“卷生卷死”,结果却一无所获。

我们知道在过去的数周,很多人的日子不好过,在怀疑、委屈与崩溃,但是Brian想告诉大家,没有录取,不要内耗,不代表你不优秀,人生是长跑。

在过去,Brian有很多学生,本科虽然没有进第一志愿的学校,但是他们后来在硕士、博士阶段申请到斯坦福念法学,去MIT读物理博士或者去医学院深造等等。有点老生常谈,但是金子总会发光。

何况,一封名校录取并不能直接指向成功与幸福,帮我们赦免所有的忧愁与烦恼。

Brian作为名校亲历者,也作为把一波波学生送到顶尖学府的引路人,他见过太多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的灵魂。“其实有时候,名校毕业的学生也很可怜,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赶,如果毕业没有进入到最Top的几个行业,他们会觉得自己迷失掉了。”

就像前不久,一个普林斯顿的大三亚裔学生,他在自己录制的视频里垂头丧气,因为找不到实习,他有些被击垮了。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12

Howery曾经获得哈佛、耶鲁5所藤校的offer,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在另一段视频里,他吐槽了普林斯顿的氛围让人很窒息,每个人都很卷,并劝家长们不要盲目追求大学排名。

一边是全球经济下行,一边是学历通货膨胀。就算是名校毕业生也难以躲过裁员与失业,我们看到过太多“留学花费几百万,回国月薪几千”的段子,段子背后也是残忍的真相与现实。

Brian说,在现如今,如果把教育看成投资很可能会收获失望,“我们要把它看成是体验。”

耶鲁毕业20年,我看到名校生的痛苦与挣扎...(组图) - 13图源:pixabay

当然,我们的立场并不是鼓吹精英教育的无用,恰好相反,Brian说很感谢耶鲁教育的培养,让他成为一个自律、对人生有无限探知欲的人,Brian想告诉大家的是,每个人都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走那条被外界所规训、所定义的“成功之路”。

最后,话题回到这个即将落幕的放榜季,对于那些取得好结果的人,我们致以最真心的祝福;对于那些暂时的“落榜者”,我们想把海明威的这段话献给大家。

“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人生一些事情以后,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只要我们一直向前走,天总会亮。”

录取虽然碎掉了,但潮汐还在牡蛎心里。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orkJo
orkJo 23天前 回复
名校不是终点,只是人生中的一个中间站
松鼠小小
松鼠小小 23天前 回复
成功进入名校并不代表人生就完美了
源_小喵
源_小喵 23天前 回复
孩子们再努力也不一定能进名校
JANICE-V
JANICE-V 23天前 回复
家庭背景、资源选择等,太多了
小花要做向日葵
小花要做向日葵 23天前 回复
付出再多努力也不一定有回报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