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电子父母”爆火治愈不幸童年:没被好好爱过的孩子,正在网上挑“爸妈”(组图)
“闺女儿子们,今天没有受委屈吧?”“累不累呀,宝贝?”……有一类短视频在网络爆火。创作者把屏幕前的网友当作自己的儿女,为他们送去暖心的关怀与指导,被网友们称为“电子爸妈”。
2024年5月31日,“‘电子爸妈’和他们的113万个‘孩子’”的新闻,让“电子爸妈”再一次引发网络热议。他们当中,有通过食物传递父母一般的关爱,有为年轻人指引成长的方向,还有用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问候,让渴望亲情的年轻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电子爸妈”构建的温暖世界里,年轻人能自然地被带入家庭生活的氛围。这种互动弥补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失的那份理解和温暖,满足了他们对情感的需求。
01
吴姐的故事:暖心包子
在“电子爸妈”当中,家住山东省济南市的吴姐最先出名。2021年,她因制作新奥尔良烤鸡腿包子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红,几天时间就收获数十万粉丝。
在吴姐的视频中,她本人基本不出镜,镜头对准的是一个个自制的胶东大包子。当包子被掰开,露出饱满诱人、汁水四溢的馅料,让人忍不住口舌生津。馅料各式各样甚至稀奇古怪,有肥肠、鱿鱼、无骨鸡爪、小龙虾等。只有别人想不到,没有她做不到。
“家里闺女特别挑食,所以就想办法做各式各样馅料的包子。”吴姐说。2019年,她开始在网络上分享制作包子的视频。不过,由于她经营水果摊比较忙碌,视频更新不频繁,一段时间来粉丝数量也没涨多少。
2021年9月,吴姐制作新奥尔良烤鸡腿包子的视频,让她3次登上微博热搜。“我当时也不知道上热搜是怎么回事,还是粉丝告诉我的。”视频火了之后,粉丝也越来越多。看到评论区里的留言,吴姐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
或许是从吴姐用心为女儿做包子的视频里感受到妈妈的爱,许多粉丝开始称呼吴姐为“妈妈”,她本人则称这些粉丝为“野生孩子”。
“妈妈,我最爱无骨鸡爪了,这次能给我吃吗?”“妈妈,我是今天新来的宝宝。”“妈妈,第一次来是直接叫妈妈吗?”慢慢地,越来越多的网友称呼吴姐为“妈妈”。这既让她感到困惑,也激发了她与粉丝互动的热情。原来,一声声“妈妈”背后,隐藏了孩子们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母爱的向往。
做完包子后,吴姐享受悠闲时光
一名来自江西的大一学生,在评论区里频繁留言,渴望品尝吴姐的包子。“妈妈,我想吃您做的大包子!”“妈妈,怎么才能吃到包子呢?”吴姐看到他一直非常活跃,私信联系了他。
通过聊天,吴姐得知这名年轻人的成长经历:他的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新家庭。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经常感到孤独。有时候,他想与父母相见,却又被他们冷淡对待……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父母做的饭菜了,看到吴姐的视频,他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要再一次品尝“妈妈的味道”。
吴姐深受触动。她和丈夫商议,亲手制作一些包子,放入装有冰块的包裹邮寄过去,还在包裹里装上200元钱。钱不多,却是她的一番心意,她希望“儿子”能从中得到爱的慰藉。几天后,吴姐收到他的回复:“妈妈的包子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食物……”
疫情期间,学校封控,许多孩子在评论区里留言,食堂的饭菜吃腻了,想吃“妈妈”做的包子。疫情结束后,吴姐与丈夫商议:“不能让这群孩子白叫我妈妈。”他们决定为孩子们送去一些温暖。
2023年4月,吴姐和丈夫制作了大量的包子和泡菜,开始他们的“投喂之旅”。首站是烟台大学。学生们热情地迎接他们,品尝“妈妈”做的包子。他们在评论区里留言,表达对吴姐以及包子的喜爱,让其他地区的网友羡慕不已。
吴姐的投喂行动还扩展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然而,在山东管理学院,由于等待的学生太多,造成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吴姐和丈夫决定停止校园投喂活动。她在网络上向孩子们说明情况,大家表示理解。
如今,吴姐的包子视频仍在不断更新,她与“电子儿女”的联系依然紧密。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孩子们都能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包子,从中感受家的温暖和妈妈般的关爱。
02
余余妈妈的故事:笑语点拨
与吴姐充满温情的形象不同,余余妈妈以幽默的言辞走红网络,为网友提供人生建议和指引。居住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她,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2021年,余余在网络上分享了一系列她与母亲“相爱相杀”的趣味视频,迅速成为网络红人,全网粉丝超过300万。视频中,余余妈妈经常以幽默的方式点醒女儿,巧妙地引导话题,深入讨论女性情感管理和自我成长等问题,如“凡事都得有主见”“如何应对妈宝男”等。
尤其是余余妈妈账号上置顶的一条视频。视频里,余余妈妈看到女儿一到假期总是躺在沙发上追剧,于是拿来一本世界名著,调侃道:“不行你就看看书吧!”
“《百年孤独》?”女儿反问。
“这是我送你的新年礼物,不谢!”
余余妈妈想告诉女儿宅在家里躺平等不来姻缘,巧妙地用“一语双关”让规劝变得生动有趣,易于领悟。这条视频获得超过百万的点赞,深受粉丝喜爱。
旅游途中的余余妈妈,笑容灿烂
余余妈妈的笑语点拨,生动有趣,让她赢得众多网友的喜爱,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妈妈”。不少网友向她求助,她的回答总能为迷茫中的电子儿女提供宝贵的建议。
今年年初,一位26岁的江苏女网友猫猫(化名),向余余妈妈发来私信,倾诉自己的烦恼。她正忙于考研,在考前15天遭遇男友“断崖式分手”,让她感到痛苦和迷茫。她知道考研的重要性,但几年的感情又无法割舍,想要去挽回。两种想法不断交织,让她无法集中精力备考,于是向余余妈妈寻求帮助。
余余妈妈了解情况后,跟她说:“前程才是你人生的‘金饭碗’,有了它,你会遇到更好的男人。现在,你需要把心里的那些小九九收起来,追求前程,让它带你飞!”话虽简短,却传递着智慧,让人更容易接受。她还鼓励猫猫专注学业、自立自强,“只有自身强大,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
几个月后,猫猫给她的“电子妈妈”发来喜讯,她成功考研上岸,感谢余余妈妈的鼓励和指导。
除了学业问题,一些未成年的孩子,因为与父母的关系紧张,也向余余妈妈寻求帮助。
有一名17岁的女孩泪颜(化名),今年刚上高三,来自单亲家庭,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有时候,父亲对她关心的方式过于强硬,让她感到不舒适,甚至产生出离开家独立生活的念头。她向余余妈妈寻求帮助,希望“电子妈妈”能给她一些指导。
余余妈妈回复说:“嘿,小公主,独立不是一件小事,它需要真正的本事和勇气。如果你能考上一所好大学,那就像拿到独立生活的通行证,我保证举双手赞成。怎么样,准备接受挑战了吗?”
余余妈妈用幽默和鼓励为泪颜减轻压力,同时传达支持她成长的态度,给她带来很大启发。泪颜开始努力学习,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最后的冲刺。
余余妈妈与“儿女们”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作为一位“电子妈妈”,她用易于接受的点拨方式,跨越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为迷茫中的“儿女”指引方向、助力成长,让他们感受来自父母的指引与关怀。
03
老潘夫妇的故事:暖心关怀
区别于其他“电子爸妈”,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的老潘夫妇,用“父母视角”拍摄视频,将屏幕前的粉丝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每次出镜,老潘夫妇脸上都堆满笑容,十分慈祥。他们跟屏幕前的“儿女”打招呼,聊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
“女儿,今天没有受委屈吧?”“孩子,你在学校怎么样呀,累不累呀?”亲切的话语,瞬间让人代入孩子的角色。网友纷纷把自己生活中、情感上遇到的问题发在评论区,求“爸爸妈妈”安慰。
老潘发现,在网络中称呼他们“爸妈”的“儿女”,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各自的不容易。他们选择把对父母的期待投射到陌生人身上,寻找久违的家庭温暖。
老潘想,既然大家如此亲切地称呼他为“爸爸”,他应该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老潘夫妇的招牌微笑,总能温暖“电子儿女”们
一个来自广东省潮汕市的21岁男孩余亮(化名),是老潘夫妇的忠实粉丝。他从小缺少父母的鼓励和认可,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总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他经常在评论区里倾诉自己生活上遇到的困境,希望能有人支持他。
老潘看到之后,主动加他为好友。聊天中,老潘不仅给予了鼓励,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努力和坚持是成功的关键。“你已经很棒了,不要自贬,爸爸在你这个年纪时,什么都没有。”
余亮在与老潘的沟通后深受感动,他坚信“电子爸爸”的话:“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从此,他开始正视自己,努力生活。
在北京,老潘有一个“女儿”名叫霍晨(化名),是一名中医实习医生。尽管来自一个高知家庭,但她并不快乐。从小到大,她都是听父母安排,只能按照既定的轨迹前行。她内心渴望自由地探索未知的生活,希望能从事一份自由的职业,但父母的期望与她的梦想背道而驰。
在父母的压力下,她被迫选择中医专业,亲子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长达六年的大学和读研生活,她饱受心理压力的煎熬。每当夜深人静,她都难以入睡,只能胡乱刷着手机,麻木地打发时间。
直到有一天,霍晨在网络上刷到老潘夫妇的视频。老潘慈祥的笑容和充满关怀的话语,让她感受到久违的温暖。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添加老潘为好友,没想到很快就得到回应。
那一晚他们聊了很久。虽然老潘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他以一位“父亲”的身份,给予霍晨最需要的理解和尊重。经过老潘的开导,霍晨安然入睡,这是她多年来难得的平静。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老潘每天都会与霍晨聊天,关心她的生活。然而,一次视频通话中的意外,让这段“父女”关系戛然而止。当老潘的女儿出现在视频里时,霍晨立刻断开连接,并在之后拉黑了老潘。
第二天,霍晨给老潘发来一条消息:“潘老师,我把您当作爸爸,唯一的爸爸,可您有自己的女儿,不缺我一个,我们以后还是不要联系了。”
老潘心情沉重,霍晨的反应让他感到无奈。虽然老潘有自己的家庭,但他在网络世界中扮演的角色和提供的关怀,对每一位“儿女”来说都是真诚的。
老潘尝试各种方法联系霍晨,都没有成功。他想告诉霍晨,每个“儿女”在他心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他希望她能够幸福、快乐。
老潘夫妇与女儿小潘
尽管遭遇误解,老潘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会给那些心灵受伤的孩子们带来一丝温暖。他希望继续做下去,无论是否被理解。
在线下,老潘也始终关怀着这些“儿女”。
在一次直播中,老潘遇到一个想要自杀的女孩点点(化名)。他立即发动粉丝去寻找她。最终,女孩被她的朋友救下。一周后,她给老潘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老潘的举动让她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让她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2024年4月,点点来到老潘所在的城市看望他。老潘很高兴,带着点点逛超市、吃美食,陪她度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尽管相处时间很短,但这段时光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珍贵……
像吴姐、余余妈妈、老潘夫妇这样的“电子爸妈”,他们通过无私的关爱和陪伴,让很多网友在迷茫和困境中找到方向,获得了力量。通过屏幕,他们传递的不仅是生活智慧和情感慰藉,还有人们对于亲情和家的向往。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电子爸妈”无法代替真正的父母。不能沉迷于“电子爸妈”构建的虚拟温情世界之中,忽视了与现实中父母的联系。
亲子关系出现问题,应该勇敢面对,积极沟通,必要时可以求助专业心理机构,获得有效帮助。
享受“电子爸妈”陪伴的同时,更应努力自我成长,培养内在的强大与坚韧,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能独当一面。毕竟“电子爸妈”再好,它依然还是“电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