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2.8°C-15.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史上罕见的水下潜艇事故:在水下直接爆炸,艇上官兵无一生还!

2017-04-12 来源: 孙膑说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当今世界水上霸主当属核动力航母,水下无疑就是核动力潜艇。众所周知,在航母训练中世界各国都发生过一些不幸的事故。这其中当属美航母“福莱斯特”号发生的一次事故,在这场灾难中,5000人参与了救援,共有134人死亡,161人受伤,其中64人伤势严重,21架飞机被毁,另有43架严重受损,“福莱斯特”号只得返回美国进行维修。

史上罕见的水下潜艇事故:在水下直接爆炸,艇上官兵无一生还! - 1

事件的大致经过是:1967年7月29日,“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在越南沿海执行任务。一架F-4“鬼怪”战斗机上的“祖尼”火箭自行发射,击中停在“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甲板上的一架A-4“天鹰”攻击机,强烈的碰撞使机腹的油桶和一枚453.6千克重的炸弹脱落,导致大量的JP5喷气推进燃料溅到甲板上,并引起大火,炸弹爆炸。当时甲板上停着许多满载燃料和弹药准备起飞的飞机,于是一连串的爆炸在所难免。更为严重的是,汽油和弹片从甲板上的舱口炸入下层,使下层甲板也燃起熊熊大火。 油箱随即爆炸,大火迅速燃遍了整个飞行甲板并且引起了军械库的爆炸。

不过今天小编要说的是水下霸主核潜艇发生的一次事故,这次事故就是发生在2000年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爆炸沉没事故,事故导致了库尔斯克号上118名官兵全部葬身海底,无一生还。这成为了俄罗斯以及世界核潜艇事故史上最为惨烈的事故之一。

造价10亿美元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最先进的防御武器。它有两座核反应堆,潜艇长150米,有6层楼高,体积达到了大型喷气式客机的两倍以上。库尔斯克号拥有独特的双壳艇身和9个防水隔舱,即使被鱼雷直接击中也不会沉没。2000年8月12日上午,一阵猛烈的爆炸发生在库尔斯克号上,这场危机为什么发展得如此之快,竟使潜艇来不及浮出水面?为什么没有人生还?

史上罕见的水下潜艇事故:在水下直接爆炸,艇上官兵无一生还! - 2

事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事故调查委员会首次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布了失事原因调查的初步结论。俄副总理、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克列巴诺夫宣布, “库尔斯克”号是与某个吨位很大的外来物体相撞后发生事故的。碰撞发生时, “库尔斯克”号正在距海面20米深处航行。碰撞后,潜艇出现了一个大洞,艇体严重倾斜,马上便沉入海底。他还透露,在事故发生的海域,除北方舰队参加演习的舰艇外,没有其他船只。委员会在对事故材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事故发生后,潜艇第一、第二艇舱,还可能包括其他几个艇舱瞬间就被海水淹没。当时大多数官兵集中在潜艇头部。他们能够逃离危险,跑到后舱的时间只有一分钟!由此推断,大多数艇员,包括潜艇的指挥及驾驶人员,在潜艇刚刚出事几分钟内就已经遇难。

而俄罗斯北方舰队领导人认为,导致潜艇失事的原因有3种可能:一是潜艇与某一巨大物体相撞;二是潜艇内部爆炸,造成第一、二艇舱进水;三是潜艇与二战时期遗留下的水雷相撞。近年来,俄在演习的区域共发现6枚此类水雷。

不过,根据当时监测“库尔斯克号”演习行动的美国军方记录显示:当时,美国的声纳探测到两次爆炸声。他们推测有可能是“库尔斯克”号鱼雷发射舱中的一枚鱼雷爆炸,并因而引起艇内其他鱼雷及导弹的大规模爆炸。另一方面,挪威地震学院也表示,他们也曾在“库尔斯克号”沉没海域附近记录到两次爆炸。第一次的爆炸威力较小,第二次则相当于1~2吨TNT炸药爆炸的威力。

在沉没14个月后,库尔斯克号被打捞上送到科拉半岛的一个秘密军港。鉴定专家开始研究这个巨大的残骸。他们很快发现,巡航导弹都没有受损,于是开始调查潜艇上的鱼雷。虽然鱼雷舱仍在海底,在分析过残骸各处的损坏情况后,研究人员推测,曾有5到7枚鱼雷同时发生爆炸。这相当于4.5吨TNT炸药爆炸,和地震测量资料一致。鉴定小组证实,残骸的前部已经被烧毁,内部就像鼓风炉一样热,达到了摄氏2000度。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大火在鱼雷爆炸前就已经开始了。

史上罕见的水下潜艇事故:在水下直接爆炸,艇上官兵无一生还! - 3

找出最初爆炸的原因,是调查的最关键问题。但潜艇前端的残骸仍在海底,但一项来自海底的重大发现最终揭开了谜底。在主残骸后方50米处,发现了一块第四鱼雷舱口附近部位的艇身碎片。这块碎片的位置完全匪夷所思,它位于其他碎片后方,说明它是最先被炸离潜艇的碎片。它原本在潜艇上的位置就是发生爆炸的地方。这是重要的证据,因为它证明最先爆炸的是四号发射管的鱼雷。

但研究人员发现库尔斯克号当时正要发射的是一枚练习鱼雷,并没有弹头。爆炸一定是由鱼雷的其他部分造成的。专业人士表示鱼雷发射后,在击中目标之前,有时要推进好几公里,因此鱼雷的推进系统拥有的能量通常比弹头还要大。在没有空气的水中,要靠高浓度过氧化氢提供燃料燃烧所需的氧气。理论上,这种推进系统非常安全和有效,但过氧化氢有一些不良特性。某些金属或锈迹接触过氧化氢时就会变成触媒,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和蒸汽,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体积在瞬间增加5千倍。对鱼雷来说,这种力量是致命的。

研究人员发现,有很多次海军事故都与过氧化氢有关。其中最严重的,就是1955年英国海军潜艇西顿号的爆炸事故。在例行的装弹作业中,西顿号的一枚新过氧化氢鱼雷在发射管中爆炸,导致13人丧生。至此俄专家基本解开了此次事故的最终原因,那就是由于俄军对武器装备的日常管理维护非常差,最终导致了在鱼雷发射筒内即将发射的53-65型的高浓度过氧化氢氧化剂泄露,引发大火并将鱼雷舱内所有鱼雷引爆。这场灾难过后,海军拆除了俄罗斯潜艇上的所有过氧化氢鱼雷。官方报告指出,这次事故中没有人为失误。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