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8日 17.9°C-20.8°C
澳元 : 人民币=4.7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2017-11-05 来源: 武志红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这几天,知乎上一篇揭露豫章书院的文章刷爆网络。

文章指控豫章书院以体罚、殴打、强制劳动等手段剥削虐待学生,甚至差点导致学生自杀身亡。

随后,越来越多这个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站出来,讲述自己曾经的黑暗经历: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

一进学校就被没收随身物品,甚至脱光衣服,然后拘禁在小黑屋,这里没有窗户、也没有厕所,吃喝拉撒基本都在里面解决;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2

(图片主人公大便失禁,弄脏身上却这样处理)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

不管任何场合和时间,只要犯错就会被“戒尺”和“龙鞭”(实心钢筋)打。

挨了十几鞭的学生屁股都是黑的,严重的甚至无法站立;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4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5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

交三万学费每天却是像泔水一样的食物,为了掩盖伙食问题而在饭菜中添加激素,食物中毒也只给学生喝盐水;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7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

有学生自杀也不会送到医院,吞牙膏的任由其疼痛打滚,割腕自杀的就拿酒精擦一擦,喝洗衣液的就灌一大桶水。

......

很多孩子从这里“毕业”后,都性情大变:要么对任何人和事都充满恐惧,要么变得冷漠,恨不得杀死当初送自己进去的父母。

在学生家长眼里,它是让自己孩子能够彻底“戒掉恶习”,重新“走上正轨”的最后希望;

在通过网页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文化精髓感化“问题少年”的好学校;

而在里面的学生眼里,这里是彻头彻尾的“地狱”。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9

事件曝光后,除了对这个学校的口诛笔伐之外,也有不少人将矛头指向了将孩子送去的家长。

不少家长事后也感到后悔: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把孩子送到这里。”

也有家长对学校教育表示认同:

“我知道女儿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更有网友表示:

“一群被社会抛弃,被正常学校抛弃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已经束手无策了,作为他们的父母肯定希望他们学好,只有这种学校才能教育好他们。”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0

叛逆像头乖戾的野兽,充满力量又横冲直撞。

我们常常生怕这个力量会不受控制,甚至来不及听听野兽的声音,一心只想要马上驯服。

当意识到孩子行为出了问题,而自己又难以处理时,父母们不顾一切将孩子送去强行治疗,试图用一个错误的方式去弥补原来的错误。

然而,“问题少年”叛逆背后的呐喊,父母真的听到了吗?张狂背后的渴求,父母真的了解吗?

那些蛮横,也许是哽咽在喉咙里的想念;

那些跋扈,也许是不敢伸出手要的拥抱;

那些狂嚎,也许是为了掩饰黑夜里独自一人的恐惧;

甚至也许,只是为了说“我长大了”。

......

今天分享这篇《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希望能让即将或已为人父母的你,有“看见”孩子的能力。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1

曾经我有一位来访者张琳(化名),是一位特别焦虑的母亲,总是担心她的儿子会变坏。

那年她儿子14岁,在四川老家。从2岁起,她和老公就外出打工,儿子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

虽然学习很好,但其他问题很大。不仅抽烟喝酒,还通宵打牌上网。

除此之外,在班上是孩子头,虽然不是班干部,但比班干部都更有威信。

最可怕的是有一次,她儿子竟然说,爷爷奶奶太烦了,烦得他有时都起了杀心。

这些儿子的无心之语,让张琳的焦虑更严重了。

孩子叛逆,家长要先自省

教育孩子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只紧盯着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寻找并理解问题背后的原因。

不过,在通过电话采访张琳的时候,我感觉她明显违背了这个原则。

她为儿子的问题而焦虑,却没有去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

我问张琳:“你觉得儿子抽烟喝酒打牌和上网这些行为很糟糕吗?”

“是很糟糕,我很担心。”她说。

“你很希望他改掉这些行为?”我问。

“是的,我对他说过,他应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她说。

但是,她儿子在年级已经名列前茅了,而且成绩一贯还非常稳定。

这种情况下,她如果对儿子说,希望你放弃那些行为,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去,显然不会有说服力。

我继续问她,是否想过,她儿子已进入青春期了,而青春期的孩子会和以前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的。

她回答说,她知道儿子进入青春期了,但不明白我说的改变是什么。

“叛逆!”我用很坚决的语气对她说。

接下来,我向她解释,叛逆是青春期最大的特点。

不过,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并非是一定要和父母对着干。

而是为了尝试自己的力量,试着自己为自己的事情做主。他们不愿意继续做“乖孩子”。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频频向孩子发号施令,期望孩子按照他们设计的「 正确路线 」发展,那么孩子会用叛逆行为来向父母说不。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2

“叛逆期的孩子仿佛故意和父母过不去,他们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给自己争取独立空间。”

我对她说,“如果父母尊重他们,一开始就给了他们独立的空间,那么他们的叛逆行为会大大减少。”

抽烟喝酒是最典型的、最常见的叛逆行为,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做父母的不要急着去谴责孩子,甚至强迫孩子改变。

因为那常常会激发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心,从而更频繁地抽烟喝酒。

相反,做父母的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干涉太多了,或者自己对孩子的某些方式不对。

理解他的感受,而非言行

听我说了这些道理后,张琳想了想,给儿子的叛逆行为找了一个答案:爷爷奶奶太唠叨了。

她说,暑假期间,她接儿子到广州待了一个多月。

临走的时候,孩子求爸爸妈妈让他留下来,因为爷爷奶奶整天对着他唠叨,让他烦透了。

“我们劝他说,爷爷奶奶唠叨也是为了你好,你要听话。”

张琳说,“当时他立即就沉默了下来,一声不吭了。”

“他当然要沉默,因为他觉得,你们根本不理解他,他说什么都是白说,那就不如不说。”

我向她解释,“他会觉得,好孤独啊,为什么所有的亲人都不能理解我的痛苦呢?”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3

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典型的错误的沟通方式了。

孩子不仅是在描述一件事情“爷爷奶奶整天对着他唠叨”,更是在表达他的感受“烦透了”。

但做父母的只对这件事情给予了回应,却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既然正常地说发挥不了作用,那么孩子只好用惊人的语言来表达不满。

这就是他为什么对父母说对爷爷奶奶“动了杀心”。

其实,他使用这种语言,只是为了让父母明白,爷爷奶奶的唠叨让他多么难受,他多么想摆脱。

儿子的这种惊人之语吓坏了张琳,但她仍然没有考虑儿子的感受,而是立即给儿子贴了一个标签:道德糟糕。

她儿子当然会感受到妈妈的这种评判,从而会觉得更加孤独,更加得不到理解,于是也会变得更叛逆。

听完我的分析,张琳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若有所思地说:“的确,我没有考虑过儿子的感受……

我现在明白了,那我是不是要立即把儿子接过来,不让他继续跟着爷爷奶奶?”

“不要急着做决定。”我强调说,“更重要的是先理解你儿子的感受。

他觉得爷爷奶奶太唠叨了,如果唠叨这一点改变了,他这个要求相应也会放弃。”

家长应学会聆听和感同身受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个人说说话,并不是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

如果那个人只是倾听,并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4

但假如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建议,那么不管那些建议多么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受伤害的感觉,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

孩子们也一样。

这时,你不要和他们一样也变成孩子,和他们一起急。

相反,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耐心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决定该怎么做。

也在这两天,一个亲戚给我打电话说,她正上初二的儿子拒绝上学,家长们怎么也劝不动。

最后,她百般逼问,儿子才告诉她,他英语成绩很差,英语老师又脾气火爆,经常当着全班人训他,让他觉得很没面子,所以他不想去上学。

就因为这点理由就不想去上学?

她觉得啼笑皆非,但她已没有办法再说服儿子了,于是打电话给我。

“你有没有对儿子说,老师训你是为了你好。”我问她。

“说过,我知道老师这样做是为了我儿子好。”她说。

这就是问题的来源了。

她这样说中规中矩,看上去很符合道理,但这一样是让她儿子觉得不被理解,于是变得更固执。

这种说法也是我们的习惯,但同时却是对孩子的严重不尊重。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5

如果撇开习俗,只看问题本身,那么在这件事情上,显然是老师不对,他自以为可以用当众训斥的方法给这个孩子施加压力,从而逼他努力学习。

但实际上他这种做法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最终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最后,由我给她儿子打了一个不到十分钟的电话,让他先说了一遍老师是如何训斥他的。

然后,我对他说,你英语不好,这是你的问题,但他发脾气,那是他的问题。仅就发脾气这件事上,并不是你不对,而是他不对,你不必因此而自责……

我说完了这番话后,他很快就对我说:“我知道了,我去上学。”

成熟的父母,先了解孩子的感受

表面上这个孩子不想上学,

但实际上,他只是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假如家长理解他的这种感受,并帮他分辨真正的是非,而不是发表「 大人永远是为了你好  」这种谬论。

那么当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时,自然而然地会放弃自己那些极端的行为。

相反,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情绪,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孩子的不理智行为上,就难以做通孩子的工作,甚至会促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极端。

很多孩子没有学会直接表达感受,尤其在青春期,因为他们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搞定。

但遇到了他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麻烦,怎么办?

他们通常的办法是,做一些有点过分的事情,用这种方式告诉大人,他们遇到了一些麻烦。

美国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说:

“当孩子确实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充满慈爱的父母通常会采取很坦诚的办法,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孩子的感受。

最后,才利用恰当的时机,趁孩子自然地想倾听时才给他们讲道理。”

换句话说,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的,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没必要做过分的举动,而张琳的儿子自然也不会再拿出“动了杀心”这种说法。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6

豫章书院学生父母:“我知道女儿会被打,但总比逃学好” - 17

又双叒叕招聘拉

岗位需求:微信编辑 / 产品经理 / 视觉设计

高于行业标准的薪资,愉悦宽松的办公环境,一起来野蛮生长。

详细要求请点击。

你可能还喜欢

《你吃穿不愁,到底有什么可难过的?》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