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6日 21.8°C-24.3°C
澳元 : 人民币=4.7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习惯自责的人:拯救别人,掏空自己

2018-08-28 来源: 小弯钩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习惯自责的人:拯救别人,掏空自己 - 1

作者 |周周

来源 |三点一弯钩(sandianyiwangou)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一件事明明没有ta的问题,ta也会和自己扯上关系。

身边有人愁眉不展,ta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哪句话说错了,家里有人生病了,ta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引起的;

甚至于只要领导在会上批评人,ta都会主动对号入座,认为自己是头号应该承认错误的人

我们知道适当自省是健康的,但像他们这样过度了就会很累。

因为自省的背后是苛责,当一个人每天都在苛责和愧疚,他的自我一定是紧绷而无力的,继而活在消极无望之中。

我们称这样的人叫做自责型人格,他们活在昨天的错误中,也沉溺于对自己的苛责里。

浑然不觉当我们放下自我攻击后,会活出另一番自在的天地。

我的朋友小溪就有过被自责捆绑的经历。

1

自责型人格心理逻辑:都是我的错

小溪是我前同事,第一印象是她很勤快,第二印象是喜欢揽责任。有一次部门开会说上个月业绩懈怠了,要大家调整状态迎头赶上。

其他人都知道是因为有国庆长假,加上很多同事连休了年假,导致堆积了很多的工作。

而小溪的逻辑却不同,她认为是自己发高烧休了一天病假,导致影响了整个团队工作的进度。

于是在开完会的一周内,小溪每天都最晚回家,说是要多做一些工作作为弥补。

甚至,邻桌同事说悄悄话了,她就猜想他们在讨论自己,继而言行更加谨慎,生怕做了不好的事情又得罪了谁。

按理说这样一个处处谨慎的人应该很受欢迎的,结果正好相反,正因为她战战兢兢的状态,同事们都不敢靠近她,生怕一不小心又“伤害了”她。

工作上如此,感情上更甚,小溪对男友的好简直登峰造极。

自己收入比男友高,但为了减轻男友奔波之苦,她主动租住在男友单位附近,一下班就做起了男友的保姆。

不仅如此,男友因迟到被扣工资了,小溪居然认为那是因为自己没给男友设闹钟导致的……

在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下,男友却迅速移情别恋了,原因是:你让我觉得自己是个窝囊废。

而小溪却再度启用自责型逻辑:一定是我做的不好,他才会喜欢上别人。

此后的小溪又在几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中翻滚了好多年,而随着各种失败经历的累积,那种不配得,不够好的愧疚感烙印到了她的骨子里。

2

自责型人格,都有个被否定的童年

弗洛伊德说:没有人会无缘无故攻击自己,除非他经历过不断被否定被攻击的童年。

小溪出生在一个偏心的家庭,父母特别重男轻女。

用小溪的话来说,自己的地位连家里的一只猫都不如,猫还可以经常赖在妈妈怀里撒娇,可自己只有干活和被骂的份。

不光如此,她还是弟弟的保姆,只要父母出门,就要求她在家里照顾弟弟。等父母回到家发现弟弟哭过,或不舒服了,小溪就会遭到训斥甚至打骂。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小溪,耳边从未响起过欣赏和赞美,而是无止境的否定和指责,起先她会质疑父母的用意:

为什么在你们眼里,我就是这么不好呢?

但可怕的是,她还没有积累到质问的勇气,心里却已经内化了父母的攻击。

长大以后,她仍旧延续了儿时的模式:

一边拼命的干活换取存在感;

一边频频回头,试图修正各种错误来换取心里的安宁。

另外,由于儿时父母边界不清,让她在很多时候跨越姐姐的角色,做起了弟弟的临时母亲。

导致成人以后,这种照顾他人需要的责任意识,发展到了病态的地步。

大揽狂包,毫无底线,直到把自己掏空了才罢休。

而讽刺的是,正是她这样不求回报的付出,却吓跑了身边的很多人,导致她在各种关系中屡屡受挫。

3

停止自我攻击,放下做拯救者的执念

小溪在找我聊到她的困扰的时候,已经到了严重失眠的地步,像个惊弓之鸟一般的敏感和脆弱。

我问她发生什么事情了,她说:一切都糟糕透了。

自己肺炎刚刚好,

老母亲又生病了,

儿子在学校和人打架了,

老公升职没戏,整天在家里唉声叹气……

“我好难过,我感觉自己一事无成,什么都没有做好”,小溪又开始了她的自责模式。

我回答说:

好在你妈妈有你爸爸照顾,

你努力服药把肺炎治好了,

你儿子打架没有把人打伤,

你老公年底还有一次晋升机会……

我很平静的描述着这些,小溪眼睛一亮:你觉得我不需要回去照顾妈妈?不需要给学生家长道歉?不需要再多做些什么,重振老公的信心?

“对呀,你不是神,你也不是任何人的拯救者。”那么,她该如何走出自责型的内在模式呢?

4

放下自恋,回归自我

自责的人最显著特征是没有他人和自我的边界。所以最重要的,是学会放下自恋,回归自我。

他们的内在都有个虚胖的自我,而这个虚胖的部分,就是用愧疚和自责来填充的。

所以,如果要回归健康自我,首先要放下对他人无底线负责的执念。

佛家曾说,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老天的事。因此,像小溪这样的人,就需要卸下两个负担,将他人的事和老天的事都放一边。

比如:

孩子在学校打架:先和老师沟通事情的原委,再根据情况给孩子相应的引导,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去学校道歉。

母亲生病:问清母亲的病情,酌情去探望而不是一听到生病就恨不得飞到母亲身边直到她痊愈。

老公的升职:一方面看他的能力,一方面看老天成全,都不是小溪能左右结果的。

如此,小溪就解放了很多的精力,来关注自己了。

其次,建立自我肯定的习惯。没有被表扬和肯定的人,都有颗干枯的灵魂。若想让灵魂鲜活起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建立自我肯定机制。

我常鼓励我的读者进行每日自我鼓励打卡,从搜罗过往光荣历史开始,到记录每日的小成绩,把所有的进步和亮点汇总起来。

每天看,每天读,直到在潜意识固化这些信息:我是优秀的,我是美好的,我是被爱的……

弗洛姆曾说,每个人都好似一颗种子,而肯定和鼓励就是让种子茁壮成长的空气和水。

因此,一个童年里不被肯定的人,若想获得鲜活的生命质量,就要学会给自我浇灌阳光和水分。

当阳光成片照耀,当雨水成了滋润灵魂的溪流,我们内在湿冷的部分就会变得温暖,舒展,我们的生命就会充满力量。

最后一点,是关注当下。

在畅销书《心流》中说,世界上真有消除痛苦的捷径,那就是全心全意的贯注于当下,达到物我一体的状态。

自责型人格的人习惯活在被错误构建的过去,因此懊悔不已。

那么改变的模式就是让注意力向前跨一步,并对自己说:今天比过去更重要。

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当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下的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运动,抑或是简单的睡觉,都会提高效率和质量,还会让人有幸福愉悦的感觉。

再见到小溪是一年以后,她的状态让我很意外,不仅没有了过去心神不宁的状态,脸上还有了少见的光泽。

她说:

自从每天持续记录自己优点以后,变得自信多了。

除了工作和家庭,她还开辟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栽种花草,以及定期和家人去旅游。

当不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取价值,自然也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责任和付出,也更有精力关注自己。

事情就是如此美妙,当她的自我被照顾到了,整个人就变得松弛又舒展了,而在她的积极影响下,周围的一切都在悄然向好的方面发展。

于是小溪说:关注当下的感觉真好。

我想这不仅是她的心得分享,更是送给所有自责和愧疚者的人生赠言。

作者 |周周,心理咨询师,用爱和智慧去理解生活,微信公众号:周周的茶话会(ID:zhouzhoudechahuahui)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