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0日 15.7°C-17.9°C
澳元 : 人民币=4.65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2018-09-08 来源: 阿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 | 阿徐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

每天早上5点起床,去买菜,准备早餐

8点前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回家后收拾屋子,洗碗做午饭;

下午4点接孩子,送孩子去兴趣班;

孩子去了兴趣班,还要抽空回趟家做完饭;

晚上9点之前要哄孩子睡觉。

看完这样一份作息表,你肯定以为,做这些的人肯定是保姆。但其实,不是。

他们是「老漂」一族。

开学了,他们也开始「工作」了。下午4:05分的放学时间。

不难发现,在熙熙攘攘的接孩子大军里,说着各种方言的老人们成了主力。

他们一接到孩子,就顺手把孩子手里的书包放到自己手上,然后牵起孩子的手,脸上本来焦急等待的表情,在看到自家孙子孙女的那一刻,变成了喜悦。

有一次经过一个学校,我看到,一位奶奶推着后面有座的电动三轮车,嘴里念叨着,得骑快点了,要不晚上的钢琴课来不及了。

在中国,像这样的老人有很多。

他们,其实在这个年纪,应该在家乡安度晚年,但是为了帮子女减轻负担,照顾孩子,不得不在六七十岁的年纪「漂」到大城市。

很多年轻人抱怨着沪漂、北漂有多辛苦;

但其实,「老漂」的心酸根本无人可知。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2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3

因为1句话,

60岁的她得了抑郁症

杭州老年精神科曾接待一位很特别的病人。

这位病人是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她生活中经常忘记事情,比如,本来要给孙子做什么晚餐,等孩子放学后,竟然忘记了,而且,平时家务都做得很有条理,但突然什么事都做不好了。

这种症状快三个月了,她的家人都觉得她是老年痴呆。医生诊断后,突然发现,这位奶奶是假性老年痴呆,实际上却是抑郁症。

而且,诱因其实是一句特别寻常的话。

有一天她儿子问她,是不是今天忘了给孩子喝板蓝根了。

因为那段时间流感很厉害,她当天确实忘记了,然后就开始强烈自责,而且越想越坏。

先是责怪自己怎么这点事都做不好,后来就想万一孙子因为她忘了染上感冒,生了大病,这就是她的责任。

这件事她一直过意不去,从那之后,她就更加小心紧张,但是越紧张越容易出错,就这样开始了可怕的恶性循环。

她的心理负担越来越重,孩子哪怕咳嗽一下她都觉得是自己的责任,就这么慢慢恶化,最后变成了抑郁症。

其实,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对于老漂们,年纪这么大漂来大城市,不仅仅是简单地换了个城市生活,更是一场精神上的移民。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4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5

漂了6年,

她还是没有家的感觉

跟北漂沪漂的我们一样, 老漂们刚到大城市的时候,也带着新鲜和好奇。

上周末在小区楼下散步的时候,遇到一栋楼经常遇到的一个奶奶就聊了起来。

她说,刚来上海的时候是真的开心,女儿带着他买衣服,女婿开车带他又去迪士尼又去海洋公园,还能天天和两个孙女见面。

但是最近发现,自己真的一点不适应上海的生活,她晃了晃菜篮子里的菜,一脸嫌弃地说:

买个菜,家里几毛钱,这里涨了好几倍;

以前在老家还会跳广场舞,现在每天做饭,打扫卫生,接送孩子已经很累了,根本就不想动;

打麻将也不会打上海麻将,下午没事的时候,只能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打盹。

她已经在上海漂了6年,却还是没有家的感觉。

从一开始的新奇,到后来的寂寞,她不知道找谁说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

实在没事做,就只能到小区楼下走走,跟其他老人说说话。

我听完,突然觉得有点苦涩。

原来,小区楼下,已经是「老漂」们最后的欢笑聚集地。

之前在网上也看到一个新闻,2016年初,付奶奶和老伴就从河南来杭州帮忙带外孙女。

气候过不惯,这里湿热的气候让付奶奶浑身不舒服,开空调吹得疼,不开空调又很闷,付奶奶觉得家乡的气候才是最完美的。

吃也吃不惯,付奶奶觉得南方的小葱没味道,不如老家的大葱有劲,一样的瓜果蔬菜,吃起来就是没有家里的味道。

每次回老家,她的行李箱里都装的是大葱,馒头,甚至连芝麻酱都从老家带过来。

跟女儿说话,她习惯把杭州称为「你们这里」,经常会说,你们这里怎么老下雨,你们这里菜怎么这么贵……

而且,就算每天跟女儿生活在一起,付奶奶还是觉得距离很远,她晒衣服也基本不会去女儿卧室的大阳台,而是在自己房间的窗户上扯了一根晾衣绳。

原来,在「老漂」的心里,家的感觉和时间长短无关。

哪怕再过10年,20年,他们最想回到的还是家乡,他们最想念的还是家乡的味道。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6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7

1个月吵8次,

都是因为接水冲马桶的小事

上次放假回家的时候,听妈妈说,邻居的陈奶奶被儿媳妇气得回来了。

其实生气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陈奶奶在家有一个习惯,喜欢把水龙头开一点点水,然后放个盆在下面接水,接满了水就拿来冲马桶,因为这样水表会走得很慢。

每天必须9点以后才洗澡,因为晚上9点以后的水费会便宜些。

但是儿媳就很反感她这个行为,觉得特别小家子气,而且不差那点水费,两个人因为这事天天吵架,光这个月就吵了8次。

「我做这么多,还要被嫌弃」隔壁的陈奶奶说,说完还重重叹了口气,平时儿子儿媳要上班,本来沟通就少,一见面就吵架真的受不了,而且都不是因为什么大事,都是因为一些生活小事:

不想浪费,总喜欢把剩菜剩饭收起来放冰箱第二天可以吃,但是儿媳总坚持要倒掉;

晚上家里不喜欢开灯,看到孩子们多开一个灯都要起身去关了,但是他们又说光线不好;

看到儿媳收个不停的包裹,总是忍不住说几句,但总被儿媳怼回来。

陈奶奶现在就盼着孙女上学,这样她就可以回老家了。

网上有一句话说的很对,老人们已经把在大城市给儿女带孩子当作‘有期徒刑’,‘刑满’(孩子上学)就能回家了。

但对于老漂们来说,这个「刑满」要经历的磨合和痛苦真的太难熬了。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8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9

据统计,在全国2.47亿流动人口中,流动老人将近1800万,占了7.2%。照顾晚辈、养老与就业构成老人流动的三大原因,其中,照顾晚辈比例高达43%。

本来应该安享晚年,但是因为要帮子女带孩子,「老漂」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家乡,但是却没想到,人到晚年,却还要忍受着各种孤独、不适应以及别嫌弃。

这些在他们眼里,比身体上的病痛还要难以忍耐。

那到底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明确照顾孩子,不全是长辈的责任。

孩子感冒了,是老人没帮他添衣,孩子饿了,是老人煮的饭不好吃,孩子太叛逆了,是老人惯的。

这样,老人会无形中把自己定位成照顾孩子的「保姆」,把照顾孩子变成一项工作,工作完成不好就会心悸心慌,害怕批评,战战兢兢。

但其实,在孩子的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里,老人的角色是「帮手」,作为孩子父母的你,才是真正的「主体」。

其次,鼓励父母有除了孩子以外的社交圈。

如果父母来大城市之前有爱好,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自己的爱好。例如,跳广场舞,或者打麻将。

如果父母在小区里有聊的来的朋友,那就更好了,给父母一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去散散心。社区如果有老人的活动,也要鼓励父母去参加。

也许父母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也许父母从来没有对你的要求说过「不」,但是爱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父母的爱,仅仅是因为你是他们的孩子。

请记住,千万不要让父母的晚年,变成被隔代养育压垮的晚年。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0

配图来自电影/《桃姐》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新闻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1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2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3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4

老漂一族的真实生活:我60岁,得了抑郁症 - 1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