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5日 13.9°C-16.8°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2018-10-18 来源: 付丽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点击上方 ↑【武志红】

进入后台回复【01】

免费为你做一次心理健康测评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1

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手机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很多事情。

陪伴孩子时,刷下手机。

朋友聚会时,刷下手机。

公司开会时,刷下手机。

上洗手间,解开裤子,发现手机没带,

得先把手机拿到,才能安心拉屎。

如果坐个高铁、地铁,要是手机没电,

可能会让很多人出现戒断症状。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2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3

有人说,这就是手机成瘾。

从现象上看,的确是成瘾。

这个成瘾的现象,

倒是能看出60后、70后、80后、90后不同时代者的某个共性:

人人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陪伴者。

这也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的原因之一,

它满足了人的原始需求。

没有一个东西能像手机这样——

只要你想,就可以机不离手。

手机稳定性的存在,就像自我的延伸,

你不需要跟它搞好关系,

不用在乎你使用太久了,

它不高兴,也不必担心它会疲劳。

只要你需要,它就在,

还能给你提供很多好玩的东西。

它是自我满足的象征。

不同时代的人,都有的共性是:

自我满足是最安全可控的。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4

也许人们在潜意识中,

对另一个人的需要和依赖,都有恐惧的原型。

新精神分析已经确立,

人类对依恋的需要,就是本能。

然而这种本能的需求,

在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就一直遭到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破坏。

让人猜测,

人类是否想要抗衡这种看起来太过脆弱的本能,

而难以正视和接受对依恋的需要。

骨肉分离的痛苦,

正是依恋的需要不被满足的身心体验。

这样的体验,一定被保存在潜意识中。

一旦人对依恋的需要被感知到,

就会条件反射的出于保护的功能,

让人抑制这种需要。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的依恋模式中,

回避型的依恋模式不仅在临床中的比率较高,

在今天,也是极为常见的现代人的依恋模式。

回避自己对依恋的需要,

回避真实的人和人的关系,

习惯自我满足,沉浸在自己世界里。

“不要靠近我”

把对关系的渴望转化为对物质的渴望,

都是回避型依恋模式的特征。

手机,已经成为了这类人的新型陪伴者。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5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3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

一个人在婴儿时期,

没有和养育者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而这个人对依恋的本能需要尚且还在潜意识中,

但这个需要又让他感到恐惧,

对需要是否能被满足感到不可预测,

那么他转而去依赖一个让他觉得安心可靠,

不会被拒绝,

不会被忽视,

不会被伤害的物件,

就变得比较容易理解。

你需要我,我回应你,

这是养育者对婴儿的依恋本能的接受。

如果,

养育者本身的依恋需要也没有被恰当回应过,

那么她就很难依葫芦画瓢地回应她的孩子。

几年前,一位好友刚做母亲,

我去医院探望她和她的宝宝。

我抱起刚出生几天的婴儿,

不自觉地轻轻摇晃起来。

好友制止道:不用摇。

我惊讶地问她为什么。

这位好友也是搞精神分析的,

她告诉我,其实婴儿不需要摇晃,

是大人焦虑才用摇晃缓解焦虑。

当时,听起来很有道理,

我就照做了,

但是不摇晃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后来,细细琢磨,

意识到可能不对。

成人抱起新生儿不自觉的摇晃,

其实是本能。

新生儿从子宫出来,

经过和母体分离,

再确认和母亲链接,

最大的感知器官是身体。

抱起孩子,情不自禁地摇晃,

这不是思考后的选择。

相反,停止摇晃才是思考的产物。

我相信这是身体的智慧,

通过抱着婴儿摇晃,

建立与婴儿连接的管道。

摇晃不是一个动作,

而是一种神奇的韵律。

通过这个韵律,

让婴儿的依恋本能有实体可放置。

已经被心理学家批判的哭声免疫法,在当年的流行,

也是一种思考加训练的产物,它违背了本能。

人人都想要一个不哭的婴儿,

却阻断了婴儿只能通过哭声表达依恋需要的本能。

被这种育婴理念洗脑过的养育者,

制造了无数个弃婴。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7

关于断奶的过程也是如此。

只有婴儿的依恋需要被满足,

才能发展与母亲分离的功能。

心理断奶先于现实断奶。

或者说,婴儿能放弃乳房,

是因为它已经内化了一个乳房。

断奶的艰难,往往在于,

婴儿的依恋本能没有被足够满足,

安全的依恋模式并没有被稳固,

婴儿无法放弃实体的乳房。

有些母亲使用强行断奶或者隔离式断奶,

只会强化婴儿在依恋满足上的不安全感。

还有些母亲在孩子两三岁时,

依然应孩子的需要,继续母乳。

这也是用自己的实体乳房

缓解自己和孩子的分离焦虑。

分离不可承受,

分化也就无从建立。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3

一个人的回避型依恋模式是怎样形成的?

往早期说,是婴儿时期,

对养育者的依恋的需要,没有被满足。

养育者没有意识到婴儿的需要,

无法做出及时和同频的回应,比较多的错过,

有意无意地冷落婴儿对自己的热情,

在不该离场的时候离场,

经常在孩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消失,又突然回来,

排斥孩子与自己的身体接触。

深寻原因,

其实是因为养育者也缺乏对依恋的安全体验。

这会让养育者的心智化能力受到损伤,

也就无法以精细的心智化功能与孩子互动。

孩子也就无法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并内化。

这其实是代际间的传递。

而养育最重要的本质是:养育者与孩子的互动。

互动的质量,决定了养育的质量。

小侄子四岁半,

爷爷经常说他太喜欢看电视。

在我们几次一起出去玩的时候,

我问他,在外面玩好玩,还是看电视好玩。

他每次都说,外面好玩。

我也观察到,

只有他心情不太好,感觉无聊的时候,

才会嚷着要看电视。

如果有另一个小朋友在的情况下,

他们可以玩很简单的游戏连续几个小时。

相比电子产品,他们其实

更喜欢跟人玩,更喜欢跟人的连接。

如果对与人连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

才会转为电子产品。

成人也是如此。

只是成人更难以意识到有与人连接的需要,

或者认为自己这个需要很弱。

的确,

成人之间的关系比小孩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太多,

有时候也无趣太多。

比起只能依赖于手机,拒绝关系,

在关系中可进可退也许会更好。

不过,对真实关系的回避,

与对真实关系的渴望,是一样的。

当成人表现出对手机的强需求时,

也提示我们可以觉察一下,

是否很大的原因是出于对真实关系的恐惧,

尤其是在潜意识里,对关系的体验,

是否很大程度被限制在了早期的获得安全依恋关系的挫折性的体验中。(这句小编建议再看一遍)

如果这个觉察有效,

也许我们可以选择多一些冒险,

延展性地建立真实的关系。

毕竟使用太多的时间和手机玩,

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经验,太有限了。

一再地重复生命早期的关系体验,也太单一了。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9

作者 | 付丽娟,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接受精神分析专业培训与个人体验10余年,关注女性内在发展。来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zs)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10

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啦

这样星标一下,每天都不会错过~

我不是手机成瘾,而是没有一个人在我心里 - 11

长按下方二维码

回复开饭,送你今天份日签~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