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8日 13.9°C-15.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2018-11-15 来源: 冷研作者团队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

经公众号“冷兵器研究所”(ID:LBQYJS)授权转载

本       文       约     2976   字

阅       读       需       要

8min

金庸有一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对应在义守襄阳的大侠郭靖,也成为武侠世界里的最高精神境界。众所周知,襄阳之战是关系到南宋存亡的一战,那么历史上没有郭靖大侠的真实襄阳之战是什么样的?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2

襄阳所在的湖北省,号称九省通衢、襄樊地区更是从江汉进入中原的通道。不论是沿着汉江直接顺流而下,还是走随州,都要经过襄阳。所以对于蒙古人来说,面对淮南密集分布的宋军和西南遍地的宋军山城,从襄阳突破最为合适。过去的说法是,汉臣刘整向忽必烈进言:“宋主弱臣悖,立国一隅,今天启混一之机。臣愿效犬马劳,先攻襄阳,撤其扞蔽。”所以元军选择攻打襄阳。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3

电视剧《忽必烈》中忽必烈剧照

其实在元中统元年时,蒙古千户郭侃就上疏平宋方略:“宋据东南,以吴越为家,其要地则荆襄而已。今日之计,当先取襄阳。既克襄阳,彼扬、庐诸城,弹丸地耳,置之勿顾,而直趋临安,疾雷不及掩耳,江淮、巴蜀不攻自平。”(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人认为郭侃是大侠郭靖的原型)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4

94版《射雕英雄传》郭靖和黄蓉剧照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襄阳确实不好打。襄阳不但有宽阔的汉江作为屏障,而且周边有山地依托。南面和东面的汉江沿岸,大都是滩涂,大船根本就靠不了岸。只有北面方便登陆,但是要面对襄阳和樊城守军的夹击。早在孝宗乾道五年(1169 ),襄阳府就进行了一次加固,“用砖内外包裹,及增置楼槽、守城器具”。所以虽然蒙古人曾经利用襄阳宋军哗变的机会,一度占领襄阳,但是并没有进行有效管理。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5

汉江

之后,南宋方面则趁蒙古对襄阳地区疏于管理的有利时机,于1239年四月,派遣著名将领孟珙率兵收复了襄阳。在这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由于缺乏足够的水军,无法在水网纵横的荆湖地区打开局面,所以蒙古方面选择了川陕地区为主攻方向,没有再对荆湖地区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6

将领孟珙画像

同时,由于襄阳地区破坏严重,加之人力物力有限,南宋方面也没有投入大量精力重建襄阳,而是集中全国力量于两淮和四川的防守。直至13世纪50年代,南宋派李曾伯重修襄阳。重修之后的襄阳更加坚固,汉水对岸还有加固城防的樊城呼应。李伯曾还在襄阳地区屯田储备大量物资。所以蒙哥汗南下时,忽必烈并没有直接攻击襄阳,而是选择大胜关进入江汉。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7

古代作战,如果城市打不下来那就会选择围困。1263年夏,忽必烈根据刘整建议,遣使以玉带贿赂南宋荆湖制置使吕文德,请求在襄阳城外置榷(què)场,也就是边境设置的同邻国互市的市场,吕文德欣然应允。

蒙古军进而借口防止榷场货物被盗,所以要修建防护措施,吕文德居然很轻率地就同意了。结果蒙古人在沿汉水白河口、新城、鹿门山等地筑垒置堡。根据《襄阳府·古迹》记载,蒙军筑城修堡多处,有即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兰、新城、淳河、滚河。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8

修建如此多的这些堡垒,可以看出蒙古人做好了长期围困并最后夺取襄阳的准备。蒙古军完成上述包围后,襄阳外围"重营复壁,繁布如林,遮山障江,包络无罅"。襄阳南面原本可以依托的各制高点,均为蒙古军所控制,想从陆路救援襄阳是不可能了。而且蒙古人可以通过制高点,观察襄阳动态,让襄阳守军难以突围。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9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0

图片来源:《兵农结合视角下南宋北疆国防部署检视》

鉴于南宋水军上实力强,援兵和物资可以走水路,蒙古人又在迎旭门外汉水中筑台阻遏南宋水军。结果,吕文焕面对围困多次出击,均未能破围。次年九月,阿术采纳刘整建议,又训练水军7万,并且造5000艘战船,以加强水上作战能力,以达到使宋军无法再经汉水入援襄阳的目的。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1

很快,蒙古人的投入就获得回报。1269年三月,两淮都统张世杰,率马步舟师水路并进增援襄阳,结果与蒙古军在襄阳东南的汉江上进行了一场大战后被击退。所幸,四川安抚制置使夏贵利用春汉水的暴涨,用战船将粮衣等物资送入襄阳城内。同年六月,荆鄂都统唐永坚,自襄阳城杀出,结果兵败被俘投降。同年七月,夏贵率5万军队、3千艘战船,再度增援襄阳。此次援助,宋军遭到驻守沿江堡垒蒙古军的猛烈阻击,增援未果。同年,吕文德病故。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2

宋代战船

直到1272年(南宋咸淳八年,元朝至元九年)五月,京湖制置大使李庭芝派张顺(《水浒传》里浪里白条张顺的原型)、张贵兄弟入援襄樊,率勇士3000,发舟百艘。这次为了突破封锁,各舟配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他们终于成功突破元军封锁,为襄樊军民送来盐、布等宝贵的物资。在突破封锁的过程中,张顺战死,吕文焕留张贵共守襄阳。因为这次成功增援的鼓舞,张贵试图突围,与郢州(今湖北钟祥)守将范文虎的援军会合龙尾州,以夹击蒙古军。结果因为消息泄露,行动失败,张贵被元军俘虏后遇害。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3

张贵的战死使得襄阳解围希望彻底破灭。接下来一件更糟糕的事摆在襄阳军民眼前,那就是樊城的陷落和配重投石器的出现。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4

1273年,元军兵分五路,在攻破樊城外城基础上,对樊城发起总攻。之前元军统帅阿术听从部将张弘范的建议,派人用铁锯截断襄阳、樊城之间江中的木柱,焚毁架于其上的浮桥,切断了两城间的联系。在元军发动总攻前,回回人亦思马因制成能发巨石的回回炮,刚运抵襄樊元军大营。阿里海牙架起回回炮,轰破樊城。就这样成为孤城的樊城,在被围四年后终被攻破。守将范天顺仰叹"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在守地自杀。另一守将牛富率死士巷战,渴饮血水,转战而进,杀敌无数,最后身负重伤,投火而死。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5

回回炮示意图

根据《元史阿里海牙传》记载:"阿里海牙,畏吾儿人也"。至元"九年[三]月,破樊城外郛,其将复闭内城守"。"会有西域人亦思马因献新炮法,因以其人来军中。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6

民国时期的地形图,上为樊城,下为襄阳

配重投石机。相对于传统的人力牵引投石器,配重投石器体积更大、所需人力更少。同时,因为人力牵引存在用力不均的因素,所以配重投石器不但射程更远精度更准,发射的弹丸也更大。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7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第501页的记载则更为详细:"咸淳八年,元刘整筑新门于鹿门山,使千户隋世昌总其役。樊城出兵来争,整授军二百,令世昌立炮帘于樊城拦马墙外。夜大雪,城中矢石如雨,军校多死伤,达旦而炮帘立……未几,阿尔哈雅以回回新炮进攻,破之。遂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阳,一炮中其谯楼,声如震雷,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8

就这样,在樊城外城失守和襄阳沟通的浮桥被切断的情况下,樊城陷落。之后蒙古军集中兵力攻打襄阳,面对彻底孤立无援弹尽粮绝的境地和在回回炮打击下,襄阳守将吕文焕选择投降。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19

从上面的记录里明显可以看到,配重投石器只是起到催化作用。蒙古人通过收买宋军守将,在襄阳周围修筑大量工事和训练水军,彻底切断了襄樊与外界联系。在攻克樊城之后,襄阳弹尽粮绝最早投降。而如果没有先前蒙古军依靠修筑工事和野战,控制了襄阳城外围,回回炮也无法架设。

军事 | “生为宋臣,死为宋鬼”:历史上真实的襄阳之战是怎么回事? - 20

回回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本身没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颗稻草。

参考资料

兵农结合视角下南宋北疆国防部署检视 姜天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16

南宋荆襄战区军事地理初探  由迅 《华中师范大学》 , 2011

宋代襄阳和樊城的历史地理研究  骆曼《东北师范大学》 , 2017

南宋二张援襄路线暨清泥河考 熊燕军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 2013 , 34 (10)

果粒历史”小程序年会员费大降价,现在只要69元一年!

▲点击进入 “果粒历史”小程序界面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