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22.3°C-25.3°C
澳元 : 人民币=4.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改革经济数十载 俄罗斯无法套用“中国模式”(组图)

2019-06-15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从上周(6月5日至7日)在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互动,到此次6月14日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上海合作组织(SCO,简称上合)峰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频繁互动,让再不懂政治的人也能意识到中俄两国在战略维度的靠近。

而当我们细看两国领导人6月初在俄罗斯发布的联合声明,事关两国关系的声明名称上新增了“新时代”三个字,带有浓厚的中国政治色彩;而且联合声明内容亦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俄罗斯同意以这样的文字包装两国联合声明,突显了其对中国提议的认同。

近来,中国在中俄关系中愈发扮演主导角色,其主要原因自然是因为中国综合国力日强。而这则是由中俄两国过去数十年间迥异的经济改革措施所决定。

在接受多维新闻专访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INSE)理事会主席于品海表述了对俄罗斯经济现况的观察,点出了他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前景的看法。而俄罗斯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GIMO)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华可胜(Alexei Voskressenski)则在分析中俄两国改革路线差异的同时,解释了俄罗斯之所以无法采取“中国模式”的原因。

改革经济数十载 俄罗斯无法套用“中国模式”(组图) - 1
自2013年以来,习近平与普京二人已见面近30次(图源:新华社)

于品海:经济解体才是苏联的致命伤

在于品海博士看来,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改革有着非常不同的起点,这也令两国的发展模式有所不同。

于品海表示,苏联的解体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政制解体,二是经济解体。即便苏联社会曾经充满社会抱怨和动荡,它也一直是个强大的国家,其工业实力不容小觑。苏联坚实的经济是其赖以与美国竞争的基础。对比当年的苏联,今天的俄罗斯却并没有那么完善而强劲的工业,人们看不见那么多的尖端科技,不再有发射“史普尼克卫星”(Sputnik)时的冲劲,愈来愈少看到俄罗斯在军事领域遥遥领先的情况,这就是经济解体。经济的解体对苏联造成的影响比政制解体更严重。

此外,于品海认为俄罗斯也因其特有的政治问题,致使中俄走上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寡头在俄罗斯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直到普京上台后才有所改善,尤其是从2000年到2008年间。可惜后来格鲁吉亚战争爆发,俄罗斯与西方关系重新恶化,普京需要为地缘政治投入更多精力。在2014年克里米亚时间后就更是如此。

与此同时,于品海认为中俄经济发展情况迥异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领导人能力。经济一直不是普京的强项。他是一位很有战略头脑的领导人,在政治经济领域皆极为干练,也明白经济的重要性,但本人并非以经济称道,尤其是与主导中国经济改革的邓小平相比。早在1950年代,邓小平便已经操刀中国经济。

两国的文化差异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于品海表示,相较于俄罗斯人,中国一直有更浓厚的从商文化。这使得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很快能变成一个重商国家,当这一点与中共强力的领导角色相结合后,经济改革也得以顺势而就。俄罗斯并没有一个很强的商业文化,直到今天俄罗斯都很难将有为政府和重商环境结合在一起。

培养商业氛围

着手产业规划 有基于这样的现况,于品海认为如今莫斯科很大的任务就是培养一个重商文化,并将之与俄国的政军影响力结合,只有这样俄罗斯才能重铸当年苏联的经济实力。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值得俄罗斯参鉴。过去40年中国成功的秘诀在于很好地平衡了市场和政府的经济角色。当然,中国人口是俄罗斯的13倍,这个人口基数效应也让经济发展充满势头。这些都是中俄的不同。 

改革经济数十载 俄罗斯无法套用“中国模式”(组图) - 2

俄罗斯今日经济总量只占全球3%,却仍有着最为尖端的军工产业和相关科研技术(图源:Reuters) 

此外,俄罗斯应当善用其既有军工基础,尤其是该领域的科技和工业优势。俄罗斯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发展轻工业生产消费品,而应该着重于尖端重工业,包括自然资源导向的工业。若能顺利推动,俄罗斯就能看到改变。与此同时与中国现在所做的一样,在重视科研提高产能的同时,也优化财富分配,双管齐下,确保社会稳定。 

改革经济数十载 俄罗斯无法套用“中国模式”(组图) - 3

华可胜(Alexei Voskressenski),俄罗斯国立国际关系学院(MGIMO)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图源:华可胜供图) 

而中俄还能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在欧亚大陆及非洲等地区继续向外构筑一个互联互通的经济网络,这对两国经济发展都是长期有益的。

华可胜:中俄经济发展路线的四大差异

对于于品海博士的分析,华可胜主任在表示同意的同时,亦给出了他个人对中俄经济发展差异的四点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俄罗斯无法套用“中国模式”的原因。 

第一,中国的经济改革有着连贯性。举例而言,邓小平在中共建制早期就是推动经济改革的一员。如果翻看资料,邓小平在1978年与胡耀邦和赵紫阳等人所推动的经济改革,其蓝图早在1960年代便已经成型。 

苏联的情况则不同,“苏联模式”存在了数十年,其实一段时间内是比中国在毛时期的发展模式更为稳定的。可是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他认为可以将“苏联模式”与社会思潮结合,并尝试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融入自由市场因素。最终他失败了。之后叶利钦上台后更不如戈尔巴乔夫,在解体苏联的过程中,经济领域几乎完全被忽视。再之后盖达尔担任了很短一段时间的总理,其政府主要由官僚组成,他们将稳定国家政权当做最主要目标,并为此不惜一切经济代价。 

普京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上台的。不过他与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一人是情报工作者,一人是法律背景出身,两人对经济皆属外行。俄罗斯毕竟不是苏联,他们上任后的首要任务是设置新的司法、行政体系,确保经济体系得以运行。

第二,其实俄罗斯从很早起开始就意识到其经济崩溃了,但是在1990年代及21世纪的头几年,俄罗斯面临诸如车臣危机等严重的分裂主义挑战,这占据了俄罗斯很多时间。 

第三,苏联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都是个强大的国家,这也造就了俄罗斯人今日的一种心态:“我们是发达国家,不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只是在经历一个经济低谷”。1990年代,中俄都想加入世贸组织(WTO),华可胜还记得当年有一位中国经济学者向他问到,“中国可以在世贸体系下有50年的过渡期,享有发展中国家权益。为什么俄罗斯不争取这个权益?”而当华可胜向俄国政客们问到这个问题时,得到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俄罗斯是苏联的主体,我们怎可能跟全世界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华可胜直言,这种心态是俄罗斯寻求经济发展时的一个阻碍。 

华可胜认为中俄的第四点不同在于两国采取的方法。同样是公有制,中共从工厂主剥夺拥有权后,依旧任命原先的负责人为副主任甚至是主任,并向他们发放工资,这确保了工厂能得以顺利运作。而当年苏共在剥夺所有权后,则将这些人或处决或流放。因此中俄经济改革的起点就不一样。

在梳理完此上四点中俄经济发展的不同后,华可胜直言,这也延伸到俄罗斯政坛的大问题,“我们是否该学习中国模式?”“其实戈尔巴乔夫也在他的回忆录抛出了同样的问题。但是基于中俄的不同,中国模式在俄罗斯是行不通的”。 

俄罗斯缺乏套用“中国模式”的基础

华可胜首先表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一直派学生出国留学,且不认为学习或抄袭是可耻的,当时的中共在特区进行一系列改革尝试,一旦成功就在全国推行。套用邓小平的话,即系“不管黑猫白猫,能捉住老鼠的就是好猫”。俄罗斯一开始也想过设置特区,但这也意味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将享有不同的经济权益。“这在中国是可行的,但政治上在俄罗斯却不可行,我们无法只向一些省份提供特权”。 

其次,华可胜认为当中国采取革命性的措施推行改革时,中共这个政党一直扮演了重要的稳定性因素,党内也存在不同的声音,但最终却能够共同推进统一的政策,邓小平一一说服了党内的异议。这种包容性在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之下也得以延续,商人群体先进的生产力可以被中共所包容。而苏共当年则不是这样。苏共偏民主的一系或被开除,或因被排挤而离开了苏共,党内并没有足够的争论。 

最后华可胜补充到,中国在经历了三四十年成功的改革后,已经可以很灵活地处理诸如中美贸易战等挑战,并且可以将之拖长三四年,慢慢解决。俄罗斯则不能这样,或许“以力量速战速决”的习惯已经根植于俄罗斯民族的基因。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红星家具
红星家具 2019-06-15 回复
我们的富裕首谢邓公
独居小怪兽
独居小怪兽 2019-06-15 回复
中国数千年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如果不是被西方的枪炮打开的国门,这套制度还会稳定的运行。有了来自中国民间社会对中央集权的强烈认同,也有有了一党专政的社会文化基础,也就有了无论有多大的分歧,最后都会听从中央“一锤定音”的政治传统,这让中国在“改革开放”这种充满矛盾冲突的国家变革过程中总体运行平顺。
FCCP
FCCP 2019-06-16
国门不打开,现在还在扎辫子,集权不发展等于废物,关键不是集权,而是开放和竟争带来进步!
梦圆圆梦2010
梦圆圆梦2010 2019-06-15 回复
这就是俄罗斯人崇拜强权的必然结果。俄罗斯人就是被洗脑洗到脑残的典型。普京就是假民主真专制的代表,也是将来中国实行民主化的噩梦。
登登
登登 2019-06-15 回复
俄罗斯建立防火墙,军队搞成党卫军。说白了就是回到苏联模式就可以了。
bianca-z
bianca-z 2019-06-15 回复
不論是大陸,台灣,香港,幾十年分離在不同背景環境下, 同樣受帝國主義壓榨,一路走來,各自玩出自己的一套經濟制度。 姑且不說好壞,終究曾自己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既非死硬的共產主義,也不全是資本主義路線。 理論上,統一後,一國兩制,衝擊較少。 時間久了,台灣還沒有統一,問題就產生了。 時空改變,香港不再是往日的香港,地位不再重要。 一國兩制,早就有修正的必要啦。 台灣亦然,一國一制是最佳選擇。 至少拒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