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9.6°C-22.6°C
澳元 : 人民币=4.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2019-06-30 来源: 十点读书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文 |木棉姐姐· 主播 |安东尼

来源:木棉说(ID:mumianshuo)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流浪地球》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

16日,有媒体报道,受温室气体影响,一场“不同寻常的融冰”正在悄然发生,“格陵兰岛一日内冰雪融化20亿吨”。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3

今年北极融冰远远打破以往记录,呈断崖式融冰。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4

20亿吨是什么概念?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曾对10亿吨冰给出一个类比:

如果你将整个华盛顿国家广场用冰雪覆盖,高度达到华盛顿纪念碑(高约169米)的4倍,那么这就是10亿吨冰雪的体量。

南北极的冰川一直作为地球的空调的存在,格陵兰岛的冰川消融,使大量淡水进入海洋,影响洋流的路径,进而影响全球气候,造成不可预料的灾难。

世界循环往复,相生相克,地球发生自然灾害会越发频繁。

16日,新西兰克马得群岛发生7.2级强震,短暂引发海啸警报。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5

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6

18日,日本新潟县及周边地区突发6.8级地震;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7

虽然谁也无法将千里之外的冰川融化与接二连三的地震直接联系在一起,但是却无法否定千丝万缕的联系。

冰川融化的影响确实有一项:引发地震。

冰川的重量很大,巨大的冰山在地球上施加的压力有助于控制地壳构造运动。

冰川一旦融化,这种压力解除,使地质有更多的反应和运动空间,释放出被困压的能量,而产生了剧烈的地震。

当我们对远处的巨变毫无察觉,近处的灾祸就在眼前。

可人们依然讨论着这个明星结婚、那个明星分手,五光十色的信息从眼前流过,新鲜与刺激应接不暇。

最该上热搜的新闻,却没有引起任何水花。

人类是如此短见,如果洪水不淹到自己脚边,他们是不会真正在乎的。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8

还记得那只饿的瘦骨嶙峋的北极熊吗?

早前,加拿大摄影师拍下令人震惊的一幕,一只瘦骨嶙峋的北极熊在草地的垃圾桶里东翻西找。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9

但是垃圾箱什么都没有,它只能啃咬着一个旧雪橇的坐垫。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0

北极熊拖着后腿缓慢走路,满身污垢,因食物缺乏而致的肌肉萎缩,行动艰难,濒临死亡。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1

看到这一幕,摄影师也情不自禁:“我们站在那里哭泣,一边拍摄,眼泪一边落在脸颊上。”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2

北极熊的捕食主要依靠海冰,但冰雪融化,难以觅食,北极熊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3

许多北极熊找不到栖息的冰川,捕食过程中,精疲力尽而死于海中。

因为食物缺乏,北极熊被迫进入人类居住地来觅食。今年俄罗斯北部Novaya Zemlya群岛上一个小镇的垃圾堆出现了它们的踪影。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4

或许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当我们再登上北极这片土地上,但再也看不到北极熊和其他动物。

当动物们接连死去,属于人类的明天还会触手可及吗?

谁也不知道答案,但每个人都是问题的肇事者。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5

如果北极熊的死去你还是无动于衷,那么下面的事情,你还觉得与己无关吗?

据印度媒体报道,6月10日在喀拉拉快车上有乘客报告不适,待列车抵达下一站点时,4名年龄在69-80岁间的老人已死亡。

据报道称,发车后不久车厢就热得难以忍受,许多人无法呼吸。近日印度高温,部分区域达50℃。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6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

印度比哈尔邦多个地区15日遭遇热浪侵袭,导致至少70人死亡,多名患者入院治疗。

据悉,印度正在遭遇史上最高温,很多地方已经打破最高温记录,首都新德里的气温已达48℃,印度西北部拉贾斯坦邦气温高达51℃。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7

不止印度,入夏以来,全球各地正经历新一轮的热浪。

最新数据,科威特地区已打破全球最高气温纪录,气温一度高达63摄氏度。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8

极端炎热天气,引发各地山火,还记得去年加州的那场噩梦般的山火吗?随着气候变化,这种山火将越来越频繁。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19

更可怕的是,全球每升高1℃,空气中就会增加7%的水分,这就意味着更多的降雨,洪水泛滥将更加频繁。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0

在2019年开年,全球天气已“爆表” 多国极端天气打破历史纪录。

1月起,澳大利亚连续高温,经历了史上最热的1月,悉尼温度近40摄氏度。澳大利亚发生特大洪水、山火,鱼类大量死亡。

而美国此时正经历破纪录的极寒天气。芝加哥风寒指数达到-52,明尼苏达州则创造全美寒冷新“巅峰”,气温低至-38℃,风寒指数-70,突破美国最低纪录。

全球反常的气候也越来越多。

6月16日,南美五大国大规模停电,有4800万人受影响。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1

6月18日,青海玉树州大部分地区突降大雪,雪厚约15公分。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2

今年夏天,洪水、干旱、山火、台风、地震、夏日冰雹、六月飞雪……什么样的异常情况都已经出现,然而人类却不自知,不自省。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3

事实上,自然早就已经开始提醒我们了。

很多人对去年台风山竹仍有印象,这个被称为“世纪最强的超级台风”,风力达到17级。

山竹云系直径1000公里,1000公里什么概念?武汉到广州的直线距离不过800公里。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4

每小时释放的能量是2600多颗原子弹,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5

人们在这种极端天气面前真的毫无抵抗力。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6

但台风过后的画面,人们却呆住了,收到了来自山竹的“礼物”——

风停之后,海水退去,地面上留下了大量人类的生活垃圾:泡沫,塑料瓶,橡胶玩具,塑料袋……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7

这些被人类亲手丢掉的垃圾,又被台风原封不动地送回来了。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8

因果循环,皆是报应。

人类每次作恶的行动,都在自然的账本上留下记号,假以时日,悉数奉还。

而终有一日,会到达人类难以承受的地步。

自然的报复历历在目,人类还能事不关己,继续掩耳盗铃下去,真正的灾难就真的不远了。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29

《了不起的挑战》就曾做过一个实验。

导演设置了一个场景,楼上是气候寒冷的极地,楼下是气候炎热的地带,楼下的人没有节制疯狂用电。

楼上的人看着冰块融化急得跳脚,但是楼下的人依然事不关己,最后融化的水淹到楼下,人们这才知道大祸临头。

人类真的只有到无可挽回的时候才能有所醒悟吗?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30

记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里有一句话:

人类是唯一明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会毁灭所有,但仍然选择继续如此的生物了。觉得灾难不在眼前而无关自己,心存侥幸地觉得科学家能帮我们解决。

但我们不知道那场最终的大灾难,其实是人类为自己掘好的坟墓。

千万别等真正的末日来临之后,我们才意识到,曾经我们明明有机会拯救自己。

至少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保护环境,你可以从这些小事做起:

1.注意随手关灯,并使用高效节能灯泡;

2.少用一次性制品 ,包括一次性餐具、一次性牙刷、一次性签字笔等;

3.搭乘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燃料废气的排放;

4.购物时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

5.吃应季的蔬菜水果,吃有机的天然食物;

……

人类需要真正做出行动,趁现在一切还来得及!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31

-背景音乐-

王菲《乘客》

-作者-

木棉姐姐,来源:木棉说(ID:mumianshuo。十点读书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作者。

-主播-

安东尼,十点读书签约主播,自媒体“三个声音”主创,电台主播,用声音行走的资深媒体人,各媒体平台邀约主播。微信公众号:三个声音。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安东尼”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安东尼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当最后一只北极熊死去:也许,我们终将见证人类末日 - 32

10天陪你读完《小王子》

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见的

☟下载十点读书App,与250万人一起打卡共读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