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7.2°C-13.7°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七圣绝手”王昌龄,揭秘其一生经历

2021-07-04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说起唐诗,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能都背出来几句。而说到唐代诗人,大家第一个先想到的大概不是李白,就是杜甫。而在唐代,有一个人关于七言绝句的诗才,是让李白望而却步,杜甫甘拜下风的。这个人,就是被称作“七圣绝手”的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早年的他生活清贫,主要靠种地维持生活。然而贫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失去对于朝廷,对于梦想的热爱。于是在开元十二年甲子,二十七岁的王昌龄赶赴河陇,出玉门关。也是在这时,王昌龄开始写边塞诗歌,为日后的千古名句开始了自己内心的打磨。

直至三十岁的时候,他才终于进士及第,榜上有名,入了朝堂。入朝之后的他,却无心眷恋长安城里醉生梦死的生活。于是出现了一而再,再而三被贬斥的情况。而这时的王昌龄,并没有因为官位被贬斥而郁郁不得志,因为他认识了孟浩然,李白等知己好友。

在交了新友之后,王昌龄对于七言诗更是萌生出了要写的更好的想法。在边塞的日子里,王昌龄日日都会写诗,偶然与友人饮酒的一个夜晚,他醉酒后挥笔写下了千古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圣绝手”王昌龄,揭秘其一生经历 - 1

历史证明,天妒英才这话不假。根据史料所记载,天宝十五年,王昌龄路经毫州,因政治原因被毫州刺史闾丘晓所杀。这位大诗人,就以这样的方式,被迫和世界告别。

王昌龄一生存诗181首,其中74首为七绝。占到了他作品的一半数量。整个盛唐年间,共留下472首七言绝句,而独王昌龄一人就占了六分之一。后世曾将李白杜甫的七言绝句与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对比,都认为李杜等人所创作的七言绝句,远远达不到王昌龄的境界。所以最终对他评价道:“唐人七绝压卷”。被誉为当之无愧的“七绝圣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