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8.9°C-21.8°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璨是个怎样的人?

2021-07-30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东汉末年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他在历史上为何很出名?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曹操身边,除了有战将千员外,还有一帮文人,他们的文章写的也很好,由于当时的汉献帝年号是建安,因此,这帮人里最优秀的七个人合起来称为“建安七子”,分别是:王粲、孔融、陈琳、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在这七人里,王粲[càn]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少年时即有才名,为当时的大学者蔡邕所赏识。

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还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

王粲(177年-217年)字仲宣,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王龚在汉顺帝时任太尉;祖父王畅在汉灵帝时任司空,是当时的名士,两人都曾位列三公。王粲的父亲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的长史。

“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璨是个怎样的人? - 1

在文学上,王粲与孔融、徐干、陈琳、阮瑀、应玚、刘桢并称“建安七子”。而王粲不仅名列七子,而且是其中成就较大的一个,与曹植并称“曹王”。梁朝大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赞誉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同时,由于王粲的特殊经历和贡献,也使他成了中国古代幕府中的一名佼佼者。

王粲年少时,正值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在混乱的事态局势下,王粲遭遇了怀才不遇的瓶颈时期。王粲十七岁时,受司徒征辟,又被召为黄门侍郎,但王粲出于长安局势混乱并未赴任,之后,他前往荆州投奔同乡刘表,但事情并不如意,刘表见其相貌不扬,身体孱弱,又有过多拘束,所以并未看重他。

王粲于建安十三年归顺曹操,在此之前的作品或纪汉末战乱,或写其流落荆州时的羁旅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如《七哀诗》;归顺曹操后,主要是随曹操出征的感受,这些诗再现了汉末战乱的田园荒芜和满目疮痍,也歌颂了曹操的英明神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随曹操为过效力的意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