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8日 15.1°C-18.7°C
澳元 : 人民币=4.7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2021-09-13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十分经典,并且其中的片段还被收录到了高中语文课本之中。这部小说讲述了中国劳动妇女的悲剧,其中祥林嫂的角色深入人心,祥林嫂在《祝福》的世界中,一直是被视为不祥之人的存在。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 1

祥林嫂的第一段婚姻,随着其丈夫的死亡而结束。祥林嫂在听到其婆婆要将自己卖掉的消息之后,连夜逃到了鲁镇的鲁四老爷家作佣人。而在祥林嫂出逃后不久,她就被婆婆和小叔子抓回了深山老林,逼迫她与贺老六成婚。

此后的祥林嫂过上了一段相对稳定和幸福的生活,贺老六对祥林嫂很好,而祥林嫂也为贺老六生下了一个儿子。

但是,天不遂人愿,幸福的日子没过多久,几年后贺老六死于风寒,祥林嫂的儿子也在山里被狼吃掉了,而祥林嫂的栖身之所也被贺老六的族人收了回去。

被命运的巨轮无情碾压,祥林嫂无路可走,最终再次选择回到了鲁四老爷家做佣人。

而这一次,命运还是没有眷顾祥林嫂,即使祥林嫂在鲁四爷家干活用心也很卖力气,却也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同。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 2

此时,祥林嫂的悲惨经历鲁镇上的人已经无人不知,而向外说的并不是别人,正是祥林嫂本人,她日日向身边的人复述自己各种悲惨的遭遇,一开始人们对祥林嫂还是一片同情。

但是,由于祥林嫂重复的次数实在是太多了,人们开始对她产生了厌恶的情绪。鲁镇上的人们也开始把她视为是不详之人,认为她之所以遭遇到这些悲惨的命运,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缘故。

即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又无处发泄自己情绪的祥林嫂,在被“鲁镇”这个社会环境完全抛弃和遗弃之后,孤独地冻死在了风雪交加的夜晚,在合家欢乐的大年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后也无人问津。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 3

祥林嫂的一生,是很多旧社会女性的缩影与写照,这是教科书历来交给我们的人物定位,塑造这样贫贱又悲惨的女性形象目的在于作者要痛诉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倾轧和无情。

上至鲁镇的鲁四老爷、四太太,下周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以及鲁镇上形形色色的人,无一不是吃着人血馒头的人。

时代的车轮滚滚而过,被绞死在时代的车轮之下的亡魂从来都没有散尽过。人人都会被碾压,但是,为何有人还可以侥幸地逃脱生活,活成多数人理解的强者,有些人却被同期碾压的同伴所抛弃?

自我觉悟是人生的基石

像祥林嫂这样普通的底层劳动妇女,在封建的旧社会随处可见,那时的中国虽然腐朽落寞,但是社会等级制度却井然有序,像生活在鲁镇上层阶级的鲁四太太,虽然她是作为鲁老爷的附属品生存在社会上,却也比祥林嫂这样的人拥有更多的个体认知。

假若四太太遭遇丧父、丧子这样的人生悲剧,她的选择必定会比祥林嫂多出那么几个,并且也不会像祥林嫂那样毫不忌讳地到处宣扬自己的痛苦经历。

要知道,真实的社交中哪里存在着什么同情和爱?人与人之间大多都是萍水相逢,又何来生死之托、性命相依的交情。因此,每天沉浸在一个身处底层社会的人诉说的自己的悲剧之中,也算是一种晦气的日常遭遇。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 4

鲁迅先生不断地提倡我们的国人要有自我觉悟,要觉醒、要清醒。我们的国人需要从上至下的彻底觉悟与觉醒,鲁迅先生要的不仅仅是社会格局的改变,还要人们自身精神和觉悟改变。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 5

就像是祥林嫂这样的底层的小人物,是典型的个人悲剧,而她的悲剧却也象征着整个旧中国社会的现状,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世纪性悲伤,明明社会还在“吃”人,祥林嫂式的伤痛却仍被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一种共识。

生而为人,最重要的就是懂得自尊与自爱,这需要人们拥有足够的自我认知能力,有自己的觉悟,而从某种程度来讲,这种自我认知其实是一个人生存在社会与各种环境之中最有力的防身武器。

中国世纪性悲伤:祥林嫂式的伤痛视为羞耻,歧视社会底层是共识 - 6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祝福》这部作品所批判的是旧中国社会和存在于我国上千年的封建礼教制度,而在新时代,要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什么,要什么,对自己一定要有清楚的理解和认知,因为足够的自我觉悟永远是人生的基石。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errios, R., Totterdell, P., & Niven,K. (2013). Why Do You Make Us Feel Good? Correlates and 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Affective Presence in Speed-da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9(1), 72–82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