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7日 14.4°C-16.4°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2021-10-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1

泸州的东门,之前名字不够响亮,叫作东门口,这在民间传播了多久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东门这个地方在宋朝就有了名头。

根据古代史料说:城周之基有六里三百三十八步(每步五尺),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泸州城垣再一次扩建,比原旧城长了二里四十步,全长九里十八步。1217年又重修,1282年魏了翁葺治,泸州城郭形成了城门九道。

这九道城门分别是:通海门(东门)、通津门(应该挨着会津门江阳沽酒客手头资料有限没有查到,希望有专家可以指点)、临江门(会津门)、来远门(南门)、敷政门(凝光门)、保障门(西门)、汲水门(小西门)、朝天门(大北门)、济川门(小北门)。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2

也就是说至少在宋朝开始,这个东门就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通海门,这也是为什么说泸州五方辐辏,通江达海的来历。至此,泸州有城、有门、有馆驿,城下有两江舟楫之便,为水上之山城,很多人今天更关注于离东门不远的馆驿嘴,这个素有小朝天门之称的地方。对东门了解甚少。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3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从东门在馆驿嘴,甚至可以把视野拉到宝来桥澄溪口这些码头,当时算得上泸州江岸经济的主流,也正因为此,才有了清代大诗人张问陶的“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的雅颂佳句。

而泸州也因为近千年的古代航运发展历史,才有了金码头和黄金水道的称谓。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4

大家都知道,以前宣传口号曾经有一句叫作“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虽然粗鄙但是容易理解。关于孩子该不该多生,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但是一个地方交通便利辐射四方,自然会成为经济中心。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5

泸州虽然地处边州,却恰恰天赐江阳福地,给了我们一处很好的发展口岸。南来北往,不仅仅在川内因为同时拥有长江和沱江,西南各地也依托泸州的水运,互通有无。在那个没有飞机和汽车,高速公路不知道是何物的年代,这两条江给予了泸州太多的财富和机会。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6

我们回想一下,从唐宋开始,货物在泸州这一沿江码头,由东门往两边延伸,澄溪口到馆驿嘴码头的大量集散,使泸州在宋朝时每年征税在10万贯以上,为全国26个大都会之一。在明代更是成为“天下商贾云集之大码头”。水运的畅通,缩短了泸州与吴楚、中原的距离,川滇黔康物资也在此集散。泸州成为“川南第一州”,正是这些畅通无阻,那时候不可替代的泸州码头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当然,俱往矣,这些都成为了历史,如今黄金水道已经丧失了大部分的作用,川江文化的脉络也模糊难辨,但是泸州城却并没有停滞,它穷则变,变则通,水路优势不见了,陆地和天上我们依然大有可为。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7

这几十年,泸州发展交通可谓煞费苦心。高速路、飞机场。到今天铁路终于再度开通,并且还有其他兴建计划在逐步落实,都表明着,泸州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交通的重新梳理和大力建设。

然而,这些曾经的风云地就毫无意义了吗?

自在东门第一楼,泸州通江达海处,且听沽酒说风流 - 8

当然不是,泸州的东门,实际上是泸州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它岁月变迁的缩影。我们今天无法看见当年古人的城门和码头,以及那些驿站和繁华的酒肆,但是这里却成为泸州一个象征和地标。

如今的东门口,因为重新修建雄伟的东门城楼,让外来游客也能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沧桑,虽然不是文物,却成为了我们了解古往今来的泸州发展的一种纽带,多年以后,后人来此,不至于对这座城市的过往毫无兴趣,我想这个意义还是很重要的。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