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3日 10.9°C-15.1°C
澳元 : 人民币=4.82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2021-11-1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夏帝发七年(即公元前一千八百三十一年)泰山震。”这是中国最早有关

地震

的记录。回个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共2000多起,其中八级左右的大地震约有十一起。其中云贵川是我国地震的

高频率

发生地。地震发生次数多,发生的地震震级大。

据记载,地震是发出如雷的声音,天崩地裂,沟壑纵横,山川移位,

人畜竞相奔走

,有甚者,性命皆丢。地震发生,

粮食颗粒无收

,房屋倒塌,人员大量伤亡,部分商人趁机发灾难财。每一次较大的地震的发生都是一场大型的

天灾人祸

。在九十九年发生在中国的灾难,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1

对于

地震

,国人早已不陌生。不过对于地震的认识,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年代,人们总会将地震发生的原因曲解。古人无法正确理解地震产生的原理,便将地震视为

天罚

要么认为是因为统治者荒淫无度,实施暴政导致的,要么是有大型冤案发生,总之是将地震与当时

政治

联系起来。这时重视名声的皇帝的统治者会组织大臣进行祭天大典。遇到

残暴

的统治者,大臣会上书,让统治者发罪己诏,以向上天证明自己已经改过自新。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2

这种将

地震

政治

联系起来与西汉董仲舒有关。自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政治论,将天设定为最高的政治权威,人与神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除此之外,董仲舒还提出

君权神授

天谴论

,将神和君主联系起来,巩固君主地位,又将自然灾害视为“天谴”,来限制君主的权利。

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每一次地震的发生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每次丧亡人数都几千上万,人们就希望能够通过祭天等活动来祈求神明免去“天罚”。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3

据《后汉书张衡列传》中记载,公元一百三十二年,

张衡

制造出

地动仪

,八个地理方位各镶嵌有一个龙头,龙头中含有铜珠,龙头下各有一只蟾蜍,蟾蜍的作用是用来接从龙头中掉落下来的铜珠。

据《后汉书》可知当时陇西发生

地震

,远在洛阳的地动仪精准的测出地震发生的方位。地动仪有很明显的缺点,是它并不能

预测

地震的发生,只能测出什么方位发生了地震。故在地动仪发生后,每一次发生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减少。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4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次

地震

发生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当时记载的是当时发生在晚上八点左右,一阵阵如雷鸣声响起,引的沉睡的众人惊,慌乱逃亡。

有的人死在了梦中,有的人死在冲出房门的瞬间,还有的人被屋外的山石重伤……最终有名有姓的死者超过

八十三万

。这是

世界范围

内,因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余震

也持续三年之久。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5

1920年发生的

海原地震

是一起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当时世界各地地震监察局均有记录。海原地震震级为里氏8.5级,,

地震波

绕地球两圈,其释放的能量是唐山大地震的十一倍。

据记载,海原地震中,海原县死亡人数有七点三万人,固原县死亡人数四万余人,其余五县死亡人数过万,总计约二十八万人死亡。涉及范围约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其中波及越南,被称为世界上十大地震之一。

至海原大地震后,北洋政府决定建立我国第一个

地震台

,派遣人员向西方学习有关地震的科学知识技术,是我国地震防范事业的

开端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6

在总结历年来

地震

发生地时,发现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是我国高发地。地质学家发现,地震高发地都位于板块与板块的

交界

地带,在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发生的弹性变形,到达一定限度,在力的相互作用下,板块反弹震动发生地震。

在地震发生原因为板块张裂拉伸时,会产生一些

奇特景观

,如在板块迁移时产生的

非大裂谷

被誉为“地球的疤痕”。

海原大地震:直接摧毁四座县城,带走二十八万人的性命 - 7

结语

:以今人的角度看在自然界中是有很多关于地震

预兆

的现象。如每当

地震

将发生时,水中的鱼会争相跳出水面,野兽会四处逃窜,会出现特殊的

天气现象

。不过在当时并没有被人重视。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难以准备足够的救急物资,地震导致的损失还是难以降低。当代科学技术远超古代,但地震的预测技术仍比较低,想要精准快速的

预测

,要需要继续努力。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