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4.9°C-16.8°C
澳元 : 人民币=4.8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姚广孝临终前求朱棣放了溥洽,这是为什么?

2021-12-01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姚广孝临终前求朱棣放了溥洽,这是为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姚广孝,法名道衍,朱棣身边最具谋略的谋士,世人称他为“黑以宰相”。建文帝下旨削藩,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王爷和皇帝之间展开博弈,从当时局势来看,朱棣的胜算非常小,堪称九死一生,幸亏有姚广孝出谋划策,加上些许运气,朱棣才逐渐扭转战局,取得最终胜利,从王爷晋升为皇帝,并开创了永乐盛世。

影响成功的因素很多,比如朱棣的个人能力出众,在众皇子当中,绝对的出类拔萃,十七岁开始磨练,镇守大明王朝的门口,作战经验极为丰富。即便如此,假如没有姚广孝,朱棣必然不可能笑到最后,结局可想而知。明代史学家李贽评价:“二百余年以来,休养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姚广孝临终前求朱棣放了溥洽,这是为什么? - 1

作为靖难之役的最大功臣,姚广孝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多次拒绝封赏,更没有主动向朱棣索求过什么东西,做人做事十分低调。永乐十六年,八十四岁的姚广孝病逝,在他临死之前,朱棣曾亲自探望,奄奄一息的姚广孝,再三恳求朱棣释放一老头,为何要这么做?此人究竟是谁?

《明史》记载:十六年三月,入观,年八十有四矣,病甚,不能朝,仍居庆寿寺。车驾临视者再,语甚欢,赐以金睡壶。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由此可知,姚广孝恳求皇帝释放的人是一位僧人,名叫溥洽,难道他是姚广孝的亲戚,或者关系匪浅的朋友吗?答案出人意料。

这个溥洽,除了跟姚广孝一样是僧人,两人并没有多深的交情,甚至连面都没有见过几次,他之所以放下面子为溥洽求情,是出于内疚和怜悯之心。溥洽,职业是建文帝身边的主录僧,朱棣攻入皇宫之前,宫内突然烧起大火,十有八九是建文帝放的火。

入宫之后,朱棣派人到处寻找侄子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一日不找到建文帝,朱棣睡觉都不能安稳。士兵不敢懈怠,立即展开地毯式搜索,却一无所获,建文帝仿佛凭空消失了,大臣们也不知道其下落。正当朱棣一筹莫展之际,得到了一条小道消息,史书云:“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帝乃以他事禁溥洽。”

也就是说,溥洽作为主录僧,应该知道建文帝逃走的事情,甚至是他把建文帝藏起来了。杀伐果断的朱棣,果断让人把溥洽抓进大牢,逼他讲出建文帝的下落。威逼利诱的手段都用上了,溥洽始终不说一个字,朱棣恨不得下令将他斩首示众,但为了弄清侄子究竟是死是活,只能一直关押着溥洽,不能杀掉他,否则线索彻底中断。

这一关就是十五年之久,无数次被审问,溥洽依旧如从前,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始终保持淡定和无所谓的神态,明摆着告诉朱棣:“尽管放马过来,你从我身上得不到任何关于建文帝的消息,就死了这条心吧,有种把我杀掉。”溥洽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更没有想过或者走出大牢,因为他非常清楚朱棣的手段。

让溥洽没想到的是,自己有出狱的那一天,而且救他的人是朱棣最信任的谋臣姚广孝。姚广孝从未求过朱棣任何事情,对于他的这一请求,朱棣无法拒接,因为他与姚广孝的关系不只是君臣,还是彼此了解的战友。当天,溥洽就重获自由,他跪在姚广孝的窗前哭着说道:“吾余生,师所赐也。”

有人认为,姚广孝助纣为虐,属于乱臣贼子,小编觉得这对姚广孝是不公平的。他作为朱棣的谋臣,帮助主公无可厚非,大明江山还是姓朱,而且他在朱棣称帝后深居简出,几乎不问世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想到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想到被诛十族的方孝孺,以及受牵连被杀的大臣,姚广孝心里充满内疚,所以才求朱棣放过溥洽,以减轻内心的愧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