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6日 13.9°C-17.0°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你知道中国人“一日三餐”来得多么不容易吗?

2021-12-0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你知道中国人“一日三餐”来得多么不容易吗? - 1

现代人已习惯了“一天三餐”。但中国古代史,“一日三餐”是大多数人的奢求。

殷商时代,人们在上午和下午各吃一顿。分别为时段中的“大食”和“小食”。

战国时期,“上午饭”常被称为“朝食”,也叫“饔食”,这是古人当时每天最重要,也吃得最好的一顿。“下午饭”就相对简单了些,通常叫做“餔食”,又叫“飧食”,常是“朝食”吃剩下的,基本就是凑合一顿。

当然,对于贵族阶层来说,“一日三餐”却是可以的。《周礼》记载“王齐日三举”,也就是周天子一天要吃三顿饭,“一日食有三时,同食一举”,每天“后面两顿饭”,吃的都是“朝食”的剩饭,却实实在在“一日三餐”。普通贵族们,每天也多了“日中之食”,权贵门下的“门客”们也是“日三食”。有钱有地位,就能“多吃一顿”。

汉朝年间起,中国历代皇帝就有了“四食”的传统,分为“旦食”“昼食”“夕食”“暮食”,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各一顿。“吃几顿”这事儿,就是身份象征。

你知道中国人“一日三餐”来得多么不容易吗? - 2

唐宋年间,“一日三餐”的范围渐渐扩大。唐朝士大夫阶层中午吃一顿“昼食”,是每天“吃得最好”的一顿。宋朝时期城市经济空前发达,汴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正店72家,脚店上万家,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夜市里的夜宵也热热闹闹,还出现了被称为“宣索”的“外卖服务”,想吃了就“点外卖”。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流行“一日三餐”更。但对于大多数的农民们来说,吃得就差多了,顿数也少。哪怕在富裕的南方,许多农民一天吃一顿饭,还有人每天劳动到黄昏,居然都吃不上一顿。“一日三餐”对于他们,依然很远。

你知道中国人“一日三餐”来得多么不容易吗? - 3

明清时期,“一日三餐”的范围开始扩大了,“一日三餐”已十分常见,据记载,文征明每天早晨吃现做的点心,中午还能喝上酒,晚饭吃面饭。在江南地区,城市的工匠佣人,每天可以吃三顿饭。

明代中期,浙江地区的农家,早晚喝粥,中午才能吃上米饭,端阳节时,才能喝酒。这今天看上去寒酸的一日三餐,却已是古代生活的一大步。

而从明朝中后期起,东南百姓的一日三餐,也丰富了很多。以《沈氏农书》记载,江南地区的佃农们,都能“春冬一日荤,两日素,夏秋一日荤,三日素”。不但能吃上一日三餐,隔些天还能吃上些荤菜。

明清时期中国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每个农民可以向社会提供400市斤以上的粮食。不过即使如此,中国大多数地方农民依然很难事“一日三餐”,北方农村依然每日两餐,清代直隶地区,农村中等家庭也只是每日吃两顿饭,只有在过节日的时候可以吃好点,都是如此难。到了民国年间,《冯玉祥日记》记载,河南农户依然还是每天两顿,“一顿稀饭,一顿干饭,均是小米。”

你知道中国人“一日三餐”来得多么不容易吗? - 4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吃饱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新中国后,改革开放前,北方农村在残留许多每天吃两顿饭的习惯,也有的干农活的吃干的,农闲时喝稀。80年代改革开放,中国农民粮食空前丰收,到了今天,中国人不再为吃饭发愁,年轻一代的的比如90后00后的孩子们感受不到农民种田的艰辛,不必要告诉他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