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9日 11.3°C-14.1°C
澳元 : 人民币=4.85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2022-04-09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作者 | 顾 韩

编辑 | 李春晖

Z 世代,传说中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是在赛博空间留下痕迹最多的一代,也是格外难以读懂的一代。他们一边在网上交流抠门技巧,一边为兴趣爱好慷慨解囊;一边对 " 废话文学 " 乐此不疲,一边将知识热情燃遍各大平台;一边自我标榜 " 咸鱼 "、" 摆烂 ",一边又有着惊人的学习与动手能力。

但无论如何,Z 世代已经成长为当前文娱消费的重要群体,有着让一个又一个看似小众的东西成为风口的能量:国潮、嘻哈、二次元、剧本杀……

那么,网络文学呢?这种历史最悠久、逐渐源头化的网生内容,是否还活跃在这届年轻人的世界中?新大神、新作品未来作为 IP 的影响力是否足够?

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数据可能更为直观。

4 月 7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下称 " 社科院《报告》")指出,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为 5.02 亿,读者数量达到史上最高水平。

这一年,起点读书 APP 的新增用户中,95 后占比超过 60%。95 后作者也风头正盛。新人作家天瑞说符已经两次获得银河奖。2021 年的 " 十二天王 " 评选,近半入选者是 95 后,较上一届平均年龄又有降低。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 1

这种年轻化的趋势直接反映在了网文的内容上:主角从亲身打怪升级,到坐镇后方安排别人;穿越从穿回古代兴风作浪,到穿回八十年代建设国家……

评论区也不再仅仅是书评、催更,更多是吐槽玩梗,甚至是见闻与知识的交流、观念的交锋,极大扩充着网文的阅读体验。

Z 世代不仅没有离开,还在强势入主网文的消费与生产,影响着网文的升级与内容变迁。

后浪来袭,内容转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兴趣。早期的网文作品,玄幻、仙侠类占据主流,主角出生或穿越到异界,展开冒险最终完成逆袭,营造的是超现实体验。如今 Z 世代的作者与读者则是从现实中汲取能量,制造出新的流行。

首先,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网文创作的热门元素。无论是茶艺、瓷器等古代技艺,还是《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传说,都开始通过网络文学的形式,在读者间实现二次传播。

Z 世代的文化自豪感是公认的强,这一点反映在消费上是汉服与国潮,反映在内容上,最突出的是国漫崛起与古风音乐。网文中也有类似趋势。许多年轻作者带着某种传承、科普的使命感,从中国的古典神话、传统工艺与历史人文中取材。

95 后作者阎 ZK 获封 " 十二天王 " 的作品《镇妖博物馆》,就是由主角穿梭于古今之间,串联起《搜神记》《山海经》《聊斋志异》《唐传奇》的神怪传说。女频的《登堂入室》《我花开后百花杀》则分别融入了制瓷与香学、茶道、美食、妆容等传统文化知识。

除此之外,许多作品中也体现出对传统精神的认同。大女主不再耽于个人情仇,穿越也不止为了逆天改命,民族风骨、家国情怀更盛。

女频作家千桦尽落在《嫡长女她又美又飒》与《大邺女帝师》中分别刻画了武将与文臣身份的女主角,后者灵感来自宋代名臣晏殊。男频的热门历史文《绍宋》则讲述了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宋高宗身上,努力成长起来,逆转时局抗金的故事。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 2

其次,现实题材崛起不仅反映在影视作品中,网络文学行业同样趋势明显。

年轻人对国民处境的关注、对祖国崛起的憧憬,助力着主旋律影视的火爆与升级,也让网文中的现实题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

社科院《报告》显示,阅文集团现实题材 2016-2021 五年内复合增长率超 30%,位于全类目第二。2021 年,现实题材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举办到了第五届,参赛作者和作品数量都再创历史新高。

" 网文大神 " 齐橙在现实中是北师大副教授,代表作《大国重工》多次得到官方认证。其作品大多是讲述 21 世纪的技术精英穿越到 80 年代后的传奇故事,寄予了作者这一代人的情怀,也向年轻人科普着中国工业由弱变强的艰辛历史。

出自文章《齐橙专访丨打造中国工业故事的 " 硬核 " 范式》

此外,还有非专业权威、却有特殊经历的作者们创作出一批更加落地的、职业化的作品。如讲述一线民警日常的《朝阳警事》,作者当过兵,有许多战友在公安系统。科技扶贫题材的《致富北纬 23 度半》,讲述中国企业赴非洲创业的《与沙共舞》,作者分别有在三只松鼠与华为供职的经历。

尤其是现实题材征文大赛上获得特等奖的眉师娘,在小说《奔腾年代——向南向北》中记录了父辈的 " 闯海 " 创业史,细节坚实、文字老辣,很难想象作者是一名 95 后。

最后,年轻人热爱的 " 硬核知识 ",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网络文学创作中。

早先罗翔老师、何同学在 B 站大火时,这届年轻人的学习热情便表露无遗。到了网文中,他们也开始寻求与贡献更有价值的内容,促成了一批高质量网文的诞生,以及科幻题材量与质的飞速提升。网文式长篇大作的幻想更加坚实、更有科学依据,同时也有传统科幻式的、短小精炼的作品在平台上发表。

根据阅文集团数据,2021 年科幻作品新增数量位居全类目 TOP5,科幻已成网络文学五大类目之一。过去 5 年间,仅阅文集团旗下网站,曾经创作过科幻小说的作者数量增长 189%,达到 51.5 万人次。

新人在大量涌入,头部作家的创作也开始转向科幻题材。《诡秘之主》作者爱潜水的乌贼的新作《长夜余火》就是一部末世废土文,也入围了去年的银河奖。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 3

关于作品中涉及到的 " 硬核知识 ",读者也不再局限于 " 被动接收 ",而是与其他人开启了 " 有来有往 " 模式。晨星 LL 作品《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的评论区就有一群野生课代表围绕 " 周式猜测 "" 孪生素数猜想 "" 角谷猜想 " 等自发整理知识点。

让读者可以就具体内容发言,补充知识点或提出质疑的章说功能,也促使作者更往专业和严谨里 " 卷 "。天瑞说符的首部银河奖作品《死在火星上》,前四章罗列了近万字的参考文献,简直是最强 " 防杠 " 操作。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 4

Z 世代爱国、爱学习的属性一直存在,为何这几年才出现如此鲜明的内容转向?在硬糖君看来,疫情也是一个影响因素。疫情之后,人们开始习惯在线上学习与谋生。随着网文的影响力连年增强,也恰恰也来到了一个福利日渐完善、得到主流尊重的节点。因此,大量的新生力量涌入网络文学行业,带来了不一样的气象。

网文创作队伍不仅接收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一线从业者," 学霸含量 " 也不断提升。《2021 网络文学作家画像》显示,阅文白金、大神作家中,大学以上学历超过 75%。

不仅国内,这一幕在海外也在上演。

近年来,网文出海不断提速,由作品译制逐渐发展到产业模式输出,或者通过影视、动漫、游戏等改编作品实现 IP 的传播。在这期间,许多海外网文爱好者不再甘于做一名单纯的读者、观众,而是加入到作者队伍中,解决疫情下的燃眉之急,或者寻找一种新的人生可能性。

24 岁的尼泊尔青年 " 打鼾熊猫 ",2021 年在起点国际上尝试写作,收到读者反馈的感觉触动了他,让他想要在这条路上继续下去。

他的网文启蒙作是《仙逆》《斗罗大陆》《盘龙》等玄幻小说,目前正在连载一部与虚拟现实游戏有关的《永恒炼金修炼》。" 从某种程度上,在写修仙小说时,我的故事是对我一直以来阅读、热爱的中国网文的致敬。"

IP 开发,跟上 Z 世代的步伐

在 80 后、90 后成长的年代,二次元一度是不会宣之于口、也不大会被很多人理解的爱好,喜欢一个明星、一部作品,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颇为有限。

Z 世代则不然,他们乐得用兴趣包装自己,也习惯于把情感延伸到有形的外物上,消费或自制 IP 的周边衍生,到线下去扮演、去打卡。另一方面,对于他们来说,为喜欢的作品卖安利、建社群、产出同人或者氪金,都是非常自然的事。

从零开始参与爆款的诞生,意味着更强的互动性与成就感。这样的 Z 世代消费力与话语权逐渐增强,对于 IP 产业来说自然是利好。更何况,Z 世代的 " 国货 " 情怀更为浓厚。

可以说,Z 世代与 IP 的情感纽带是很深的,表达情感的行动力也超强。只是这一切都需要科学的运营与开发方式去唤醒、去维系。那么,网文行业在这点上又做得如何呢?

社科院《报告》指出,系列化、精品化、全链路开发成为 2021 年 IP 产业的最大趋势。一方面,Z 世代对于 IP 的情感与联系促进了更多优质网文 IP 改编内容的涌现;另一方面,IP 产业为了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内部力量也在寻找一条更正确的道路。

首先,IP 内容的系列化开发。动画改编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斗罗大陆》《斗破苍穹》的动画版都已连载多年。其中,《斗破苍穹》动画系列总播放量突破百亿。除此之外,随着影视开发探索的不断推进,《庆余年》《赘婿》也都确定了将进行系列化开发。《赘婿》剧集在 2021 年春节档播出,暑期档还趁热推出了人气配角的番外网络电影。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 5

其次,工业化体系构建和精品化开发,主要体现在对影视改编的攻克上。传统影视是 IP 开发链条中效能最大、难度也最高的一步,改编翻车的大 IP 不少。至于如何减少 IP 在这一环节的损耗,提高工业化水平是目前业内的共识。

Z 世代看网文,不再只谈“逆天改命” - 6

该剧创下了央视一套黄金档收视率近 8 年新高,全网各榜单稳居榜首

腾讯影业、新丽传媒与阅文影视率先尝试了工业化影视生产体系的搭建,不仅在《庆余年》《赘婿》等男频 IP 上试水成功,也在现实题材的《人世间》等作品发挥了功效,证明这一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内容精品率。

最后,单一 IP 的全链路开发。《庆余年》《赘婿》在影视领域的系列化开发之外,也在探索包括有声、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全链开发。阅文新晋的头部 IP 之一《大奉打更人》,小说完结后也快速进入了全链路开发的规划与实践之中。目前,《大奉打更人》有声作品播放量超 13 亿;漫画作品上线 44 小时,腾讯动漫平台收藏量便突破 10 万。

由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开发的方式是越来越成熟、全面、前置,IP 产业的工业化程度也在进一步完善。

实际上,不管技术如何发展,长文字与好故事都是无可替代的。相反,媒介环境越是复杂,形态越是多元,越能显示出文学作为创意源头的地位,越能放大故事的魔力。

回顾网络文学的 2021,草灰蛇线,伏脉千里,一切变化都与 Z 世代息息相关。Z 世代以不同身份大量涌入网文行业,像细胞裂变一般侵入网络文学,他们影响着网络文学的生态与肌理,为其带来了更多组织形态和可能性。

文字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在 Z 世代的加持下,远超我们的预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