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炮”和“野炮”有什么不同?哪个又更厉害呢?看完才知道区别
相信看过抗战类电视剧的朋友们,肯定对“山炮”和“野炮”并不会感到陌生,作为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武器,威力强大,是我军对抗日本鬼子的最强武器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两种武器长得过于相似,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分清楚,毕竟都是两个轮子,中间一个炮管。那么到底该如何区分它们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首先,山炮和野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战和二战这个关键时间段上,而到了现代战争阶段,山炮和野炮也已经变成了自行火炮、卡车炮、轻重火炮以及重型火炮了。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火炮基本上都是需要人力去拖拽的,如果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让毛驴或骡子去拉大炮。但在山区执行军事任务的话,显然不能经常性地拖拽火炮,所以才出现了山炮。
山炮的最大优势在于自身的重量较轻,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大大降低了火炮的重量,从而方便山地军使用,那么山炮到底在哪里减轻了重量呢?
首先是将山炮的炮管长度进行的缩短,并且在厚度上也进行了降低处理,虽然重量上降低了很多,但由于炮管短小,且厚底也不同程度地降低,导致山炮在发射的过程中无法承受过大的火药压力,因此山炮的装药量要比普通火炮少了很多。
根据当时的资料记载,这种改良过的山炮出膛速度较低,只能达到每秒200米左右,这个速度基本上只能和手枪子弹的速度一致。
由于山炮的出膛速度较低,也大幅度地降低了山炮的后坐力,所以在制造的材料上也尽量使用了轻薄材料,重量上大幅度得到了改善。别看炮管短小,但山炮的口径却没有缩减,所以威力上还是可以得到保障的。
山炮的另一个特点是可以将其拆卸下来,然后再分别装载到战马上,这样不仅提升了机动性,在山地部署的话也可以更好地进行组装。
虽然山炮的优点众多,但自身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装药量少、膛压低、速度慢、射程低。如果山炮用来搞高偷袭的话,还是非常适合的,毕竟重量轻,敌进我退的战术也非常适合山炮,但如果是两个山头之间的攻坚战,那么对方用的是野炮,而我方用的是山炮,那么差距一下就拉开了,人家轻轻松松就可以打到你家门口,但你的山炮却连人家影子都摸不到。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野炮。
首先野炮在重量上其实就是山炮削减下来的那些重量,基本上野炮就是山炮的反向增强版,山炮炮管短,野炮的炮管就加长。山炮重量上有优势,那么野炮在重量上就需要几匹马来拉动。山炮能够快速拆卸,而野炮则是一体的。
野炮最大的优势在于射程远装药量多,且出膛速度快。这也说明在常规战争当中,野炮是炮兵火力中的中坚力量。
我们看到的那些小马拉大炮的场面,基本上都是野炮的名场面,甚至当年二战期间的150毫米口径的野炮,必须用汽车才能拉动,可见其重量都多夸张,但这些缺点并没有让150毫米野炮遭到嫌弃,甚至当年还有人称它为“炮王”。据说当年损失一门山炮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但如果损失的是一门野炮,那么是要受到处分的,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别有多大了。
说了这么多野炮的好处,但在现实中好像很多部队并不喜欢野炮,反而对山炮爱不释手。例如在抗战时期,我军炮兵就以山炮为主,就算缴获了野炮也不愿意用,这是因为山炮携带方便,就算没有骡马也可以让士兵拽着行军,最关键的是野炮虽好,但并不能打游击,毕竟谁也不能因为它的威力大,就专门找个卡车吧,所以说在便捷性以及实战性上,山炮的优势更加明显。除此之外我国要抛弃野炮的话,还得用炸药将炮管炸毁,非常地麻烦,但对于山炮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题,直接将山炮拆解,然后随便挖个坑掩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