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6.9°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2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2022-04-2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汉武帝时期能出现“推恩令”,既有主父偃的奇思妙想,也与当时的朝局有关。

一方面,汉初以来,诸侯分封各地,早已形成尾大不掉的局势,及至文、景年间,诸侯国愈发强大,至景帝初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1

好在,周亚夫及时率军平叛,仅用三个月便将联军击败,此役过后,诸侯国遭到较为严重的打击,不复以往辉煌,这便为“推恩令”的成功推行减少了不小难度。

另一方面,汉武帝锐意进取,不再着眼于眼前的内部斗争,而是将目光放到了草原上。因为其欲与匈奴大决战的决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也越发强烈。

主父偃的“推恩令”,便是恰逢其会。

据《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时》记载:“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这段记载,便是“推恩令”的主要内容,它一度被誉为无解阳谋,便在于其名字中的“恩”字。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2

主父偃以先秦时期的诸侯为例,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停,东周王室虽然衰弱,却也能保全一方。

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诸侯国实在太多,平均下来每个国家也不过百里之地。碍于这种形势,他们就算想要有所作为,也难以一下子壮大起来。

二是各诸侯多了之后,便有利于分化、拉拢与打压,以免出现几家独大的情况。但随着东周王室对各诸侯国影响的降低,导致他们之间互相侵吞、争霸,终于迎来了颇为残酷的战国时代。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3

如今的汉朝,王侯不多,却掌控着辽阔的土地。一旦失控,很容易快速进入到乱战;在此情形之下,主父偃便提议,用“施恩”的方式,让“战国”倒退回“春秋”时代。

办法非常简单:过去是嫡长子继承制,一代接一代,只要小心谨慎一点,总能维持家业,保证藩国领土;但推恩令的核心之处在于:让除了嫡长子以外的子嗣,也有继承权。

所谓的“恩”,便是对他们的施恩。

这些原本没有资格继承土地的庶子们,因“推恩令”的颁布,有资格继承土地;如此一来,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便被巧妙转移到诸侯王的几个儿子中。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4

如何分地?如何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如何在分家之后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纵使大家都能看出“推恩令”背后的用意,但诸侯王的庶子们,却更加关心自己的利益问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推恩令的无解之处在于:它巧妙转移了矛盾,利用人的贪欲,让诸侯王的后代不断陷入到分家产当中。

更为巧妙的是,诸侯王庶子所继承的列侯制,归属于郡县制的体系范围内。

过去,诸侯国乃独立运营,名义归属中央管辖,实则却拥有高度自主权;如今,诸侯国的庶子在继承土地后,成为郡县级别的列侯;而郡县又是属于中央直接管辖的。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5

这便意味着于:诸侯国在经过分家后,其独立自主管辖的领土,会越来越少,且一代不如一代。反观中央,通过郡县制掌控的土地,便会越来越多。

这些庶子虽然分封到了土地,但也只有嫡长子能继承其后位,其他庶子虽也有分封权,却要再降级一次。

几代下来,原本千里之地的诸侯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供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当然,若只是实现这么一招,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推恩令”起到最大效果,汉武帝还同时出台了“阿党法”与“附益法”。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6

所谓“阿党”,针对下派到诸侯国的属官,主要是傅与相。此二者本充当中央对地方的耳目;但也有一种可能是:他们被诸侯王收买,从而隐瞒地方诸侯的不轨之举。

正因如此,“阿党”法中规定:“诸侯王有罪,傅、相不举奏,谓之阿党。”

这个“有罪”,其实很微妙,主要取决于中央的评判。这便意味着:下派到地方的傅、相必须要积极为中央办事,非但不能与诸侯王有所牵连,更不能浑水摸鱼。

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尽量监督“推恩令”的实施,并帮助一些庶子们争取权利。总之一句话,他们就是来添乱的。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7

再来看“附益”。汉武帝继位之初,诸侯王与中央官员多有往来,且经常用大笔财富对他们进行贿赂。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中央官员利欲熏心,甚至为这些地方官员打掩护。

而“附益法”的核心之处便在于:禁止朝中官员与诸侯王勾结,一旦发现,处于“弃世”之刑。这是一种非常严苛的处死方式,但凡有这个结局的人,大多身败名裂,遭受世人指指点点。

经过这两条政策的保护,诸侯王便失去了欺瞒中央的可能。

是以,“推恩令”也能顺利实施下去。言至于此,或许有人会问:只要诸侯王只生一个孩子,或是让他的儿子们齐心协力,不就能抵御“推恩令”了吗?

汉武帝的推恩令号称无解阳谋,到底是“难破”在哪? - 8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这是不可行的。古代生产率极低,故一夫一妻多妾的十分流行。有的诸侯王一日之间,便能连续播种多次,以确保生出儿子。在此情形之下,其后代自然不会只有一个。

另外一方面,这些儿子因出身先后、母族关系,在长大后的待遇,也必然不尽相同。更何况,所谓的“公平”,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也不可能存在。

长此以往,庶子与嫡子之间,必然会因为自身处境不同而交恶,进而便宜了中央。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