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0日 13.9°C-18.3°C
澳元 : 人民币=4.7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化石为证!大熊猫吃竹已有 600 万年

2022-07-0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据新华社电中美科学家通过研究早期大熊猫的 " 第六指 " 化石发现,大熊猫偏爱吃竹子的历史至少已有 600 万年。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与其他哺乳动物前肢有五根手指不同,大熊猫还有 " 第六指 ",那就是在其手掌前端的一个增大的手腕部骨骼—— " 桡侧籽骨 "。它就像一根多出来的 " 拇指 ",让大熊猫的手掌得以形成对握、抓住竹子。

通过对云南昭通盆地水塘坝大熊猫祖先—— " 始熊猫 " 化石进行研究,古生物学家发现:距今 600 万至 700 万年前的始熊猫已具有 " 第六指 ",而一直到现代,大熊猫的 " 第六指 " 并没有进一步增大。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介绍,大熊猫是熊科中的特殊成员,已演变成一种专注的植食性动物。它们用牙齿撕裂竹竿时,紧紧抓住竹竿是 " 第六指 " 最主要的功能。

研究成果显示:大熊猫的 " 第六指 " 不像人类拇指能独立运动,它通过固定关节,与第一掌骨和舟月骨形成复合体,再与其他掌骨联动。虽然是被动抓握,但已足够为大熊猫提供吃竹子所需的抓握力。

" 大熊猫并没有演化出一个更长的桡侧籽骨,而是始终保留着小而扁的简陋结构,就像专门为抓握竹子设计,以防止竹子从手中滑落。" 吉学平说。

专家表示,增大的桡侧籽骨是大熊猫对吃竹子的适应性进化。而 " 第六指 " 之所以没有进一步伸长,是为兼顾抓握竹竿和承担体重的功能,避免过大的桡侧籽骨对行走造成干扰。" 因此‘第六指’进化得不长不短,正合适。" 吉学平说。

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共同完成。(记者岳冉冉)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