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24.8°C-27.2°C
澳元 : 人民币=4.8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拜托,别再问小 S 为什么不离婚了

2022-12-0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汪小菲终于消停了。

经过这一通折腾,汪小菲这人算是废了,40 多岁还干着 20 多岁的事儿,做事冲动不经大脑,跟人干仗敌友不分,见不得前妻一点好,实在没品。

不过在他干的这些众多丢人事中,最没品的还属拿小 S 老公出轨来攻击小 S。

这个行为有多下作呢?

如果说汪小菲对大 S 的 " 荡妇 " 指控多少还带着点失败前夫的恼羞成怒,大 S 还有坦坦荡荡、迎面反击的余地,那么他对小 S 的攻击就纯属霸凌。

在一个封建社会里,拿出轨的丈夫羞辱妻子就是击垮这个女人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很可惜,2022 年了,这招仍然管用。

汪小菲明明跟许雅钧是一丘之貉,但他在疯狂曝光许雅钧出轨群 P 的时候完全没有手软,说明他根本没觉得自己有错—— " 丈夫出轨,有问题的当然是妻子啊 "。

这招根本不需要耗费他本就不多的脑细胞,只是一个沉浸在大男子主义幻想里的男人的本能,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这招对大 S 完全没用。大 S 敢闪离又闪婚,又向全世界秀恩爱,就摆明了态度:

你非良人,与我无关。

但对始终没有离婚,不断为丈夫出面澄清的小 S 来说,这无疑是杀人诛心。

因为 " 丈夫出轨妻子有罪论 " 实际上是在指责妻子软弱、愚蠢、没有性吸引力,没有本事拴住老公。

恰恰这些指责,全部都是小 S 的心魔。

打架都挑最弱的打,汪小菲真是烂怂透顶。

而大小 S 的反应又像是一次历史重演。姐姐沉默数天后,一篇长文娓娓道来,据理力争,条条反驳,最后放话:啥事冲我来。妹妹则在事发多日后发布了一条和三个女儿庆祝生日的视频,视频最后,母女四人相拥而泣,丈夫 / 父亲许雅钧默默隐身。

很想感叹一句,S 一家真的既传统又现代。传统在于 S 妈、大 S、小 S 都曾被婚姻扎得遍体鳞伤,现代在于她们总是能无意中流露出女性互助的力量。这个家庭里,男人来来去去,最终总是女人们抱团取暖。

大 S 的婚姻大家也看到了,终难体面。小 S 的婚姻还在继续,但那一纸婚书就像肠镜裤的后帘,随手揭开一看都是不堪。

尤其是经汪小菲这么一闹,吃瓜群众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你姐都离了,小 S 你怎么还不离婚?

普通女人离婚时的顾虑,比如经济穷迫、分身乏术、社会偏见,在一个成功的当代女星身上显然都不成立。所以大众对小 S 总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觉得她有选择自由的条件,却白白蹉跎。

更令人不解的是,大 S 这么嫉恶如仇的个性,又那么爱护小 S,自己闪结闪离搞得风风火火,丝毫不见拖泥带水,怎么就不能拉妹妹一把?

她忘记当年小 S 婚礼上自己说了什么吗?

想要回答好这些问题,不太容易。因为 " 小 S 不离婚 " 这件事不仅涉及到复杂的婚姻生活,还关乎一个当代女性真实、矛盾、分裂的自我成长。甚至,如果深究下去,大 S 的人生也不见得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快意潇洒,她自己也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碰壁,付出过沉痛的代价。

婚姻是什么?

要找到怎样的伴侣才算对的人?

要怎样做才能在选择婚姻的同时保全自我?或者说,婚姻和自我,是否能够共存?

大小 S 的婚姻,就是回答这些问题不可多得的实践样本。

01

这些年小 S 为丈夫澄清出轨、家暴的传闻,多到被台媒戏称 "台湾第一灭火器"。

也不愧是小 S,别人澄清都是梨花带雨,她是金句狂飙。

《康熙来了》最如日中天的那些年,也是小 S 最火的时期,小 S 总是在节目上半真半假地澄清。

不少嘉宾都会讲起自己在夜店偶遇许雅钧的场景,小 S 就坡下驴,干脆把 " 夜店咖 " 变成了自己老公的专属梗。

比如有嘉宾还没说完自己在夜店看到了谁,小 S 就佯装关切地问," 等一下,不会是我老公吧?" 众人立刻笑作一团。

有时她干脆躺平认嘲,大家开心就好。

有时也会霸气回应," 都是因为老娘太红 "。

这些调侃原本可以很有效果,奈何许雅钧实在不省事,逼着小 S 必须直面质疑。

不过小 S 的很多回应依旧充满综艺感,估计那会娱记们都很爱小 S,因为只要她开口,今天头版头条的标题就有了,完全不需要自己想。

比如这种:

这样的:

以及那句著名的 "是有家 bao,老公天天抱我"。

这场发布会还很抓马地选择在警察局门口召开,戏剧值拉满。

所以那些年里,大家虽然操心,倒也没有太替她担心。

直到《康熙来了》停播,小 S 的事业陷入停滞,她对待丈夫负面新闻的态度似乎也随之丧失了综艺感,露出了苦相。

时常醉酒直播不说,还频频出现意外。

网上到处都流传着她深夜直播的 " 翻车 " 视频。有疑似许雅钧在旁边骂她 " 恶心 ",也有小女儿童言无忌爆出 " 爸爸打疼妈妈 "。

还有一些视频,看似不太相关但细思极恐:

一次小 S 母女给大女儿 Elly 庆生,Elly 许下的愿望是," 希望我们三个 永远、永远、永远 不要结婚 "。

39 岁生日那天,小 S 不仅发痛哭视频,还向大 S 喊话:

这段话如今看来很唏嘘

网友把这一切都当做小 S 婚姻不幸福的佐证,但小 S 又总是在第二天醒酒后说自己过得很好,于是更被认为是 " 嘴硬 "" 逞强 "。

嘴不嘴硬不知道,但小 S 倒是不擅长逞强的,她的脆弱一直都显而易见。与其说拼命维护这场婚姻是小 S 逞强,不如说小 S 的确曾经满足于这样的婚姻关系,而满足后的代价,她则心甘情愿地吞下。

02

那么,和许雅钧的婚姻到底带给了小 S 怎样的正面反馈呢?

回到小 S25 岁未婚先孕的那一年。许雅钧一家愿意接受并迎娶小 S,对她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全方位的肯定。

这句话在当下的语境听来非常不正确,想必各位也都嗤之以鼻。婚姻早就不是衡量一个女性的标准了,但二十年前,在那个尚且保守的台湾娱乐圈,在一个重男轻女家庭成长起来的小女儿心里,它就是。

小 S 原名徐熙娣,小名 " 婷婷 "。顾名思义," 希弟 "、" 停(女)",封建两个字就差刻在小 S 脸上了。

但偏偏小 S 是最小的孩子,S 妈黄春梅并没有生出第四个男孩。

徐家本是个大家庭,做银楼生意,大小 S 的父亲徐坚是最小的儿子,前面有七个姐姐,徐家给 S 妈的压力可想而知。

S 爸妈和徐家三姐妹

在小 S 今年的电台节目《老娘的老娘》中,S 妈透露当年听说小 S 是个女孩时,自己哭着说 " 不要不要 "。很快,因为没为徐家添男丁,S 爸开始出轨、酗酒,对 S 妈大打出手。

全家上下的低气压自然而然地传递给了小 S。彼时,大姐二姐已经长大,已有了初步的判断力。而小 S 才上小学,天生性格敏感胆怯,目睹父母反目,很容易就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的出生。

这样的成长环境为小 S 的性格埋下了两颗种子,一是自卑,二是依赖。

自卑不仅仅因为她不是男孩,还因为她没有姐姐徐熙媛漂亮。人人都喜欢大 S,哪怕是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家,也会更偏爱娃娃般的大 S,连 S 妈都说,连生三个女儿就算了,还越生越丑。

而依赖别人的习惯也是在那时养成的。在大小 S 的叙述中,父母发生冲突时,小 S 总是躲在房间里瑟瑟发抖,冲出房间保护母亲和姐妹的永远是大 S。久而久之,小 S 就把大 S 当作保护伞,天塌了也有大 S 顶着。

同时,在这种亲情模式下,小 S 又默默接受了另一件事,想要得到保护和撑腰,就得让渡一部分自主权。姐姐要上艺校,她跟着,姐姐拉她做艺人,她就做,姐姐说她不好看,她也从不反驳。

正如挖掘大小 S 的台湾著名制作人王伟忠所言,小 S 需要一根柱子,她必须绕着柱子才能跳舞。

踏入娱乐圈后,姐妹俩各自发展出了不同的事业线。大 S 在影视业一炮而红,桃花不断,小 S 则多少有些被动地继续留在主持行业,很幸运遇上蔡康永和《康熙来了》,但前几年并不算太放得开,事业发展得略微逊色。

正在这时,许雅钧出现了。

本人哥伦比亚大学毕业,长相端正,性格文雅,父亲是投资达人,母亲是金牌律师,一家高知精英分子。相比之下,艺校毕业勇闯娱乐圈的小 S 除了个性可爱,什么都没有。

尽管有传闻称许雅钧最初看上的是吴佩慈,被吴拒绝后才转向小 S,但这并不妨碍小 S 为爱痴迷。

许雅钧及其家人身上散发出的文化精英的体面,大概是从小挣扎在温饱线的小 S 的梦想。

日后,大 S 被汪小菲在餐厅用法语点餐的优雅姿态迷了心智,大概也是异曲同工。

在小 S 生完孩子后补办的婚礼上,席间最爱小 S 的两个人——大 S 和蔡康永——都不约而同地表示,直到这场婚礼办妥,心里才真正安心。

潜台词不言而喻。

而这样的人家竟然肯接纳这个未婚先孕的 " 小太妹 " 做儿媳妇,最受宠若惊的恐怕还是小 S 自己,否则她也不会在婚礼上说出 " 没想到我也有今天 "。

大小 S 的婚姻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虽然也算是 " 嫁入豪门 ",但与她们曾经的姐妹淘吴佩慈稍有不同的是,这对姐妹能够传递出自己在婚姻选择中感性的一面,从而让人们相信她们不仅是出于功利考量。

童年时," 柱子 " 是大 S,她是大 S 的小跟班。工作后," 柱子 " 是蔡康永,她是 " 康永哥的一条狗 "。到了适婚年龄,她又急忙给自己找到了那根 " 柱子 " 许雅钧,她声称自己要做老公的菲佣,给他写歌,为自己冠上夫姓。

有了这些柱子之后,她才敢大胆跳舞,做另一个放飞的、冒犯的、勇于挑战权威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说,家庭关系完整牢固的许家给了小 S 无与伦比的心理安慰,侧面支持了小 S 的事业,让她收获了更长远的信心。

小 S 一向低自尊,对夫家的情感亦是如此,你为我提供心理支撑,我就可以忍受其他。

《康熙来了》最后一集,小 S 聊到婆婆非常疼爱自己,她深夜下班回到家,发现桌上放着一碗热汤,下面压着婆婆写的纸条,特地交代要留给徐熙娣,其他人都不准喝。就这么一件小事,小 S 数度哽咽。

蔡康永调侃道,就不能多煮点汤吗?

但对小 S 来说,她在自己家可能从没得到过一碗专属自己、其他人都不准碰的汤。

S 妈一人拉扯三个女儿长大,根本无暇照顾她们的情绪,动辄还会打骂孩子,幼时的小 S 又胆小,连走累了想坐公交的要求都不敢提。

所以婆婆给的一点 " 偏爱 ",就能让小 S 甜上很多年,持久度久到离谱。

为什么说 " 久到离谱 " 呢?

因为蔡康永又神补刀," 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录节目到晚上十点了。"

婆家日常的关怀弥补了小 S 不幸而破碎的童年,也许是带着这种感激,小 S 像接受了姐姐的强势那样,接受了许家的一切。

只可惜,许雅钧一家不是大 S。

大 S 这么迷信的人,可以在小 S 生头胎的时候许愿诅咒自己。

许家大概只会想,上帝保佑,生个儿子。

03

但婚姻关系是流动的,几十年的关系里,夫妻二人的能量此消彼长是常事。

S 妈当年也被认为是 " 高攀 " 了徐家,但实际上,她的丈夫不过是个只会喝酒玩乐的纨绔子弟。而坚决带着三个女儿离开徐家的 S 妈呢,靠当帮佣、做小生意,硬是培养出一对华语娱乐圈难得一遇的姐妹花。

谁才是真正婚姻中的强者?

这个问题同样萦绕在大小 S 的人生里。

事实上,当年那个出身卑微的 " 小太妹 " 才是更有才华、事业更成功的人。

许雅钧结婚多年,职业成谜,顶着富二代和小 S 老公的头衔混迹上流社会,却一事无成。不仅频频传出出轨传闻,还几次身陷官司,最严重的的一次是他和许父借小 S 的噱头创立面包品牌 " 胖达人 ",却被指控商业欺诈。

次次都是小 S 出面澄清、作证、道歉。

这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利用妻子的名气开店赚钱,拉着妻子四处捧场,最后赔了个底儿掉,还得靠妻子出面收拾残局。这些路都曾是汪小菲和大 S 一步一个脚印踩过的坑,从 "S 茶 " 到 "S Hotel" 再到今天靠泼前妻脏水狂揽千万销售额的麻六记,无一不是如此。

不可否认,作为艺人的小 S 功成名就,但她心里却始终住着那个躲在房间里瑟瑟发抖的小女孩。

在她逐渐羽翼丰满的这些年,小 S 面临的问题是,到底要怎样对待这个小女孩呢?是把她赶出去,还是在心里找个角落,把她安顿好。

小 S 选择的是后者,这也是我前面说她没有逞强的原因。她试图将这两种人格安顿在同一个躯壳内,她用工作喂饱外在那个强大、浮夸的自我,对那个小女孩,小 S 选择用更传统、更依赖的方式安抚她,以此来达到平衡。

偶尔,心里的两个小人也会打架,推着小 S 做出一些改变和抗争。

比如《人物》专访中,她提到几年前终于让家里摆上一张自己喜欢的木桌子(小 S 自结婚以来一直与公婆同住)。

尽管在旁人看来实在微不足道,但在小 S 这里却是结结实实的胜利。

但是随着《康熙》停播,蔡康永与自己解绑,事业支柱垮塌,后续的节目反响平平,外在的强大的自我立刻倒下,天平失衡,心里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又暴露了出来。

也许,在那个小女孩的眼中,安定强大的许家是这场婚姻的 " 柱子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默默咬牙坚撑现在的,其实是小 S 自己。

或许心里那个小女孩早已长大,早就不再恐惧,但儿时那个封建家庭的悲剧给她留下的阴影,就像幻肢一样,让她习惯性地隐隐作痛,以至于始终不敢踏出房门,不敢迎接屋外的暴风雨。

她被夹在了门缝中,一半的灵魂在内,一半的灵魂在外。

里面的灵魂依旧抱着一种信念," 我只有听话、顺从,才有可能躲开暴雨的侵袭 ",而外面的灵魂则尝到了自由的甜头,她发现天地广阔,淋一场雨不仅不会死,还会令自己更加痛快,令更多的人喜爱自己。

小 S 被反复撕扯着,既不舍得夫家二十年来为自己遮风避雨的 " 恩情 ",又不肯放弃去外面淋场雨的权力和自由。

献上破坏气氛的表情包一枚

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里说的好啊。

" 她们身披浪漫爱意识形态的余香,带着男权的伤痕,捧着老一辈交到她们手中的尊严,还有自己决定自身价值的自由,但她们一样都舍不得抛弃,只得东奔西跑,手足无措。"

看客们总是纠结小 S 为什么不离婚,但同样的事情放在她们自己身上,这个婚也未必能够离成。

遑论小 S 生于 1978 年,成长在如此封建的大家庭中,就连 80 后、90 后乃至 00 后的女性,哪个敢说自己没有半点的灵魂陷在性别桎梏的泥潭里?

04

小 S 在这场婚姻中的逃避、延宕、自我欺骗,不管什么都好,无非是一个普通女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过渡期。

现在如果要回答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大 S 为什么 " 不拉小 S 一把 "?

斗胆猜测一下吧,大 S 也曾经在夹缝中左右为难。刚烈果敢如她,也用了整整十年时间才走出来。她也曾分裂过,挣扎过,自顾不暇。

大 S 跟小 S 性格迥异,但在第一段婚姻上却殊途同归。

只是大 S 心里住着的不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女孩,而是一个强装镇定的少女。

她明明自己已经够强悍了,却依旧 " 慕强 "。而在择偶上的 " 慕强 ",是父权社会的文化环境刻在女性骨子里的基因。

明明自己就是别人的支柱,明明根本没有攀附的需求,却还想要找一根比自己更高更强的支柱来依靠,不依靠点什么,好像就不够幸福不够完整似的。

这是另一种 " 幻肢痛 ",和小 S 的习惯性服从是一体两面。以至于,当她发现自己才是那根柱子时,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试图扶持另一根柱子,无论如何也要硬凹一副小鸟依人的姿态。

庆祝 10 周年的最后一张合影已经疲态尽显

如果是这种心理,大 S 会为汪小菲整天挂在嘴上的 " 爷们 " 性格动心,不断动用自身资源扶持汪小菲,拼命了小命也要生二胎的各种行为,大概也能得到解释了。

终于,在努力了十年之后,大 S 天性不羁的本我战胜了社会文化带来的自我规训。

她把自己还给了自己。

不用硬凹小鸟依人,不用迎合 " 男财女貌 " 的世俗观念,也不要一场盛大的、充满商业气息的婚礼。

就简简单单地领证,拍照,纹上自己喜欢的刺青。

2017 年的微博

五年后和具的婚礼上,大 S 补齐了这对翅膀

她可以坦坦荡荡做一棵大树,让男人在树荫里乘凉也未尝不可。

因为她心里的那个强装镇定的少女,早已真正坚强了起来。

喜欢大小 S 的人,喜欢的正是这些东西。姐姐勇敢,像灯塔,总能穿越黑暗和迷雾,给同样迷路的女孩以希望和信心。妹妹善良,像知心朋友,在你软弱无助时给你陪伴,柔声告诉你,"我也一样,没有关系"。

小 S 也许会离婚,也许不会。

但说句实话,以一个女性是否跟不完美的丈夫离婚来判断她的独立程度,实在太过肤浅。

在小 S 跨过婚姻这道坎之前,她首先得跨过自己,得承认心里那个小女孩已经长大,承认后来依旧萦绕在自己脑海内的恐惧,其实是子虚乌有。

而在她的电台里,我听到了这样的描述。

她对妈妈聊起自己生三女儿的经过。这简直就是一场宿命轮回,封建大家庭的三女儿生下了她的第三个也是最小的女儿,依旧没有儿子。

得知第三胎还是女儿,小 S 不敢跟公婆讲。丈夫去讲,她坐在一旁偷看。果不其然,公婆失望地 " 哦 " 了一声,还问之前的偏方有没有照做。想象中的冲突并未来临,家里却像是有重大事情发生一样沉默。从那之后,小 S 总是在厕所默默流泪,也开始写日记,"明明生命都是美好的,为什么没有被大家‘哇’(祝福)"。

后来,小女儿得到了小 S 最多的宠爱,宠到 S 妈开玩笑说小孙女变成了 " 老娘 "。

其实我们完全不用为小 S 担心,她的人生哲学从来都是夹缝中倔强地生存。

这份题为 " 婚姻和自我如何取舍 " 的人生功课,她正在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答案。

给予女儿们毫无保留的爱,斩断她们不被祝福的宿命,也是她对极度厌女的原生家庭和婚姻生活做出的反抗之一。

虽然不及姐姐勇猛和凌厉,但谁又能否认这场跋涉中每一个脚印的意义呢?

所以,别再问小 S 为什么不离婚。

也别再指责那些身陷泥淖的女性,为什么不反抗,为什么不离开,为什么不结束。

不要再指控她们的糊涂。

因为女性意识的觉醒需要足够多的时间和启蒙,因为和另一个传统的、软弱的、在意世俗眼光的故我斗争是一辈子的事。

以终身的成长为目标,每前进一步,都有一步的胜利。

最终,这些脚步带领女性去往的地方,一定会超越 " 离婚 " 两个字的含义,指向更厚重、更深刻的远方。

-END-

互动话题

对于大小 S 的婚姻,你怎么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