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9日 14.6°C-18.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2022-12-1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中国农民太过于善良了,以至于在面对侵略中国的日本鬼子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办。好多抗日战争时代的农民大部分都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人一样麻木而又冷漠,不会分辨好与坏,只是知道“有奶便是娘”。大部分人都喜欢窝里斗,对侵略者没有愤恨的心情。造成底层民众普遍产生这种心理的历史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民众会是这个样子的呢?

民族教育的反差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1

正所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当今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民族意识已经越来越强烈。从上到下都拥有厚重的民族意识,普遍知道自己无论是什么样的民族身份,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这些今天已经习以为常了的事情,到抗日战争时代却并非途次,当时中国农民和日本鬼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到今天都让人触动,甚至很多人对当年的中国农民进行指责。那么那个时候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农民的心理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些微小历史观的存在,可以让我们看到当年没有被封存的历史。那个时代中国农民普遍具有的特点是:“自私自利、不关心国家和社会大事”,这一切在当时的觉醒者和我们这些后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看来简直就是一种“民族劣根性”。其实当年这种中国农民的劣根性到现在很多人身上毅然具有,超级之多的人对于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农民的表现简直不理解。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2

他们不理解为何在日本人大举入侵中国的时候,中国政府和军队为保卫国家做做出了那么多的牺牲,大好河山在日本人的糟蹋之下变得生灵涂炭,但还是有很多中国人只关心自己小家的温饱和得失,很少有人会去关系国家大事,也没有人知道民族国家到底是什么意思,除非战争打到他的家门口,除非他自己的利益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损害。

可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传统教育一直都是“有国才有家、精忠报国、民族大义当为先”。在国家大义面前,小家庭的利益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甚至在很多决策者的眼中,小家的利益是可以被当做冷冰冰的数字无条件的牺牲掉的。基于这个大原则之下,与这种行为背道而驰的人就会被称为叛徒。或者不支持这种做法的人就会被说成是麻木不仁。可是当年国家代表的到底是什么,这一点却很少有人去普及,很少有人去告诉中国农民国家和小家之间的义务和权力是什么。

农民的本分不是杀人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3

农民的本分在几千年的封建帝王统治之中早就已经明确是种地养活一家人。杀人抗击侵略者从来都不是农民的本分,要一个农民放下拿了几十年的锄头去拿着大刀杀人,面对鲜活的生命,是谁都会心虚。抗日战争初期时代中国社会的构成,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尚且不足20%,无数的中国农民在知道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甚至幻想着和这些侵略者和平共处。后来者如果以这点去批评中国农民,是不是不近情理呢?又是不是不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国人心态呢?

中国农民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群体,因为经历了太多的朝代更替,所以思想转变的太慢,少数人是可以跟上时代的,但大部分人依旧是老样子的。人性之中的进化是极其缓慢的,固有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想要打破常规需要付出和失去的东西也很多,而且人性之中的原始点不久是屈服于享受安乐环境的惰性吗?就像现代国人的思维一样“如果奋斗不是为了躺平的话,难道是为了一辈子累死累活吗?”试问这算不算是一种屈服安乐享受呢?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4

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之中,普通农民看习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不管是王朝更替的有多平凡,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不是一样的“交粮纳税”。一样的为了一日三餐和养家糊口而奔波。古代农民遇到蛮夷入侵中原的时候,当年的战争死亡和杀戮甚至不逊于抗日战争,历史之中那些著名的农民起义却很少是为了单纯的反抗蛮夷人入侵而起来反抗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古代也有国家的概念,但却不是现代文明之中国家的概念。古代国家的概念是“皇帝”一人的私产。所谓的国是他家开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的不就很准确吗?天以下的土地没有一亩地不是皇帝的,天以下的人没有一人不是皇帝的臣属。既然国家都是皇帝一人的,那这个皇帝建立之国家他的兴衰存亡、统一分裂、扩大或者割让土地又和朴实无华的中国农民有什么关系呢?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5

中国古代国家之中最大的当家人当然是皇帝,他是国家之中的一家之主。其次就是那些有权有势的贵族官员和知书达理的举人秀才老爷们。这些人在面对国破家亡的时候,尚且不能为了自己的国家而一一抵抗到底,他们举手投足之间就从大明变成了大清,举手投足之间就从大宋变成了大元。真正当家做主和持家的这些官员老爷们尚且不能如此,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谴责那些一辈子连故土都不曾离开,连县城之外的世界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底层农民呢?

民族国家的建成和烙印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6

其实这种认识不清楚日本侵略者危害的中国农民表现的还不是最差的,第二次世家大战爆发的时候,世界上众多国家都遭受的德意日的侵略。中国国内之中投降和臣服日本人并且为之做事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这些人的出现是不是就标志着中国历史出现了一种倒退的情况呢?笔者以为不是,因为古代历史之中中原王朝好几次被颠覆,整个民族陷入半壁江山被征服或全境沦陷的情况比抗战更差。相比较之下,20世纪以来投降日本敌人的中国人已经少很多了。

这之中还有绝大部分的中国人在不同时间阶段抵抗到了最后,他们保卫自家和保卫国家的意识开始觉醒。就光是从这一点就可以知道,20世纪以后的中国和大清时代甚至大清之前的中国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中国在变化,中国的农民也在变化,只不过这个变化是渐进而漫长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复杂情况不是今天我们想的可以一蹴而就。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历史如此,世界各国历史也是如此。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7

使用最为直接的话来说,古代中国社会之中民族的存在,其实不算是现代国际社会之中的民族。他们只是“血缘相近、习俗相同、长相相似”的一个大群体。只有这个群里在和其他这样类似的群体发生不断矛盾和碰撞之后,才会形成自己的民族地位,才会明白自己的国家属性,也才会对国际社会之中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拥有一种平等参与意识。自鸦片战争通商,外国人弄出租界以来,虽说也有一部分中国人接触外面世界,读书识字,了解国际大势,由此引领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但说到底这群人是极少数人,不能代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跟随他们脚步一起“现代化”了。

城市有大、中、小之分,农村集镇亦然。很多人的声场方式、生活方式距离现代工业、现代科技、甚至于现代社会的公共秩序都太遥远了。中国把农民一直都是生活在“以牛耕田,以人种地”的传统农业环境之中,就算到历史堪称进步无比之巨的今日社会,中国依旧有好几亿这样的农民。他们多数人不认识字,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村里面没有互联网设备、很多人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对于县城之外的世界知之甚少。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8

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下,他们是接受不到现代文明社会的熏陶和教养的,也不能按照理想人士的设计使得中国农民人人都变成“有理想、有血性、有觉悟”的大好国民。我们不能以现在和自己所处的水准去批判过去以及所处不同环境的人和事,因为那个时代的和不同环境之下的局限性也就只能产生那样的觉悟和认识,中国人的血性和勇敢、反抗和爱国其实一直蕴含在人民的心中,但不到不得不激发的时候,是难以形成的。

中国文明面对挑战的选择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9

作为一个从嬴政时代开始在传统社会之中缓慢爬行的农业国家,产生了中国近代社会之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实在是有必要的。其实我们观察历史可以发现,中国从17世纪以来在迈向工业社会之中转变的每一步都是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的,这种条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外部环境和世界趋势的冲击,受到这种影响之下,曾经中国社会高度同步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沿海和内地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精英和农民之间……都因为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了整个社会乱象丛生,矛盾冲突和不可理解更是日益一日。

抗日战争之中中国几亿人口之中尚且缺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日本鬼子的到来是中国20世纪以来面临的最大危机。鬼子也有东西方之分,最早是鸦片战争让清政府胆战心惊的西洋鬼子;然后就是通过明治维新发展起来,击败中国获得甲午战争2亿3千万两白银赔款一飞冲天的东洋日本鬼子。鬼子来了在当时的人看来当然是坏事,破坏了中国的和平环境,迫使每个人安逸的生活被打破,自家和国家都遭受毁灭式打击,即使是抗战胜利之后的中国依旧要面对废墟重建的赫赫难题,那为何说今日又说鬼子来了有他的积极作用呢?

日本大举入侵中国,半壁河山沦陷,为何国人只关心自家的温饱呢? - 10

孙中山先生当年设计救国方案的时候说:“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鬼子来了给中国人带来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但最后中国人上上下下团结到了一切,精英和农民打成了一片,大家有了共同的敌人,曾经的分歧都得给国家民族利益让步,所以中国抗战胜利直接使得中国跻身到现代国家民族之林中,捍卫了东亚的安全,在世界和平大业之中居功甚伟,试想,如无有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又如何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呢?

鸦片战争1840年以来到如今,近二百年的时间,中国知识分子对于如何拯救中国,有的提倡保守主义,即在中华文化原有之基础上实现复兴;有的主张全盘西化,抛弃曾经所有,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还有的主张中西合璧。但说到底这些都是古代中国迈入现代社会之中所产生的本土应急反应。到了21世纪,有的人或许还想着回到古代田园农村生活,但现代化不仅是世界的趋势,更是中国唯一的出路。全世界所有古来社会古老国家以及古老民众都在走向这条道路之中。

结语

最后问一句:“到底什么是现代化?难道西化就是现代化吗?”中国传统文明能不能在未来焕发新机,中国化能不能成为现代化的引路人?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国家民族危亡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中国未来的问题依旧是困扰,现代化当然是需要的,可是如何进行现代化,进行一个什么样的现代化,才会使得中国传统文明重现生机呢?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