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1日 15.2°C-18.7°C
澳元 : 人民币=4.7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2023-11-30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1

电影行业和观众何时能有效沟通?

首周末过去了,《我本是高山》票房不到 6000 万,电影人期待的口碑反转没有如期到来。虽然豆瓣猫淘都还没有开分,但打开各平台最新的短评不难发现,口碑的两极分化依然严重。

6000 万不到的票房意味着不足 150 万的观影人次,但从上周到现在数次登顶热搜,一个热搜话题里就有上亿次的阅读——不难看出,《我本是高山》的群众讨论热情,远远大于观影热情。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2

《我本是高山》掀起的,是一场舆论罗生门。

上映前,连点映都没开始时,就有舆论提出对主创和电影的质疑;部分观众看过点映后,又流传出了不少争议桥段,大多围绕着女性形象刻画是否准确、改编是否基于事实等问题;于是,部分电影人加入舆论,开始了一场与观众的争论,这时的一个核心观点是,评论好坏都可以,但没看过不能 " 跟风黑 "。

这其中既有观众对电影行业的一贯想象,也有行业对观众的 " 傲慢 ",双方似乎总是难以建立真正的有效沟通。对于一部电影的具体内容,自然是 "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在内容之外的空白地带里,还充斥着表达、又满溢着误会。

毒眸(id:DomoreDumou)摘取了舆论场纷争中的三个核心观点,试图在中间地带搭建理解桥梁,理清信息差,找到因信息差带来的误解。

不看电影能评论吗?

在影片被讨论得最火热的上上个周末,由于点映刚开始,影片场次有限,很多观众无法一窥影片的真容,只能从 KOL 和营销号拼凑的信息碎片中,了解影片拍了什么。围绕电影的负面评价,一度霸榜热搜。

一些行业内的声音开始为影片打抱不平,认为没看过影片就发表评价是 " 无端恶评 ",一部分观众是被营销号带了节奏,电影评论应以看过作为前提。

这听上去是一个绝对正确的逻辑,如果以专业影评为出发点,看过电影再评论自然是必须的。但如果讨论止步于此,很多问题就无解了。切换到普通观众的角度,细想之下似乎又并非完全经得起推敲。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3

《我本是高山》剧照(图源:豆瓣)

我们试着将讨论再往后拉一步。

先从看电影作为消费行为这一立场来分析。电影消费和其他大众消费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几乎是没有 " 后悔药 " 的。

在网购攻城略地的这十几年里,大多数消费人群早已养成了 " 七天无理由退款 " 的购物习惯,但电影几乎是不行的。目前猫淘平台的退票政策,仅支持 " 开场前一定时间内未取票 " 的情况下退票,换言之,退票还未形成健全的行业规则。

哪怕是在餐厅吃饭、已经吃到肚子里了,遇到 " 以次充好 " 的情况,消费者也有渠道投诉。但一部电影看完之后,无论观众有多么不满意都无法退款——可能是想看《爱情公寓》,却看了一部盗墓片;也可能是想看沈腾搞笑,结果只看到沈腾印在一块 KT 板上。" 诈骗式营销 " 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但观众从来没有 " 退货 " 的选项。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4

" 盗墓版 "《爱情公寓》和 "KT 板沈腾 "

那么指望观众抱着 " 看过才能评价 " 的心态,买票观影之后再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不免有些过于理想化了。

本质上," 看过才能评价一部电影 " 是基于文艺批评的范畴而言的,换句话说,只有对在乎 " 文艺 " 的人这条准则才奏效。但普通观众如今的日常生活里,或许既不需要 " 文艺 ",也不在乎 " 批评 "。

一个更现实的情况是,如今大众对非必需品消费愈发谨慎,看电影本就不是刚需消费,在这种时候追求 " 不买票不能评价电影 ",多少就显得有些 " 何不食肉糜 " 了。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5

《我本是高山》剧照(图源:豆瓣)

回到观众层面,随着电影已经成为大众娱乐方式,看过电影再讨论固然最好,但即便没看过,讨论电影也是观众的自由。

在这样的现实下,对于片方来说,如何在映前正确释放影片信息,逐渐成了一门新学问。而在面对舆论风波时,正面解释影片的碎片化信息,该辟谣的辟谣、该承认的承认,分享影片的亮点与可看之处,这本就该是电影人的工作,不要等观众自己去电影院发现。

为什么不是女导演?

早在《我本是高山》宣布定档、开启宣发之前,在豆瓣等平台上就已经能看到大量 " 想看 " 短评留言,集中的困惑是," 为什么这样一个伟大的女性故事居然是男导演来导?"

并非男导演不能执导女性故事,但客观来说,希望好的女性故事由女性创作者来表达,是一个正常的诉求。不美的是,目前的国内电影发展阶段,还不能完全支撑起这样的诉求。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6

从客观数据来看,国内电影行业的女导演数量太少,可供影视公司选择的范畴就少。据毒眸人工统计,从 2015 年 -2023 年国产片的票房前 20 影片中,共计 180 部影片,出自女导演手笔的仅有 14 部,占比为 7.8%。

好在,这样的情况正在逐渐改善。新生代的女性导演,已经开始频繁涌现。冷档期上映的一批新片中,诸如《我经过风暴》《鹦鹉杀》《不虚此行》《三贵情史》等均出自女导演之手。毒眸参与过的国内大部分创投活动里,女性创作者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国内的女导演们,正在发力。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7

《我经过风暴》《鹦鹉杀》《不虚此行》《三贵情史》

(图源:豆瓣)

不过,电影行业的投资逻辑,向来是非常看资历、看过往样本的。有一定成绩的前作来证明自身实力的导演,才能接到投资体量更大的项目。这是一种基于控制风险的商业考量,一时很难改变。

而在电影产业的过往发展里,证明了自身实力的女导演非常有限。因此,从大概率事件来看,一些大体量电影项目,即便想选择女导演执导,也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更何况这还需要双方都有意愿才能促成合作。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8

《我本是高山》剧照(图源:豆瓣)

同样的道理,国内的女性题材影片,供给也极为有限。对于观众来说,遇到一个讲述女性群体的故事,很难有足够丰富的样本作为标尺来加以评判。

站在行业角度,《我本是高山》讲述了一位女性带领几代农村女性走出大山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和视角,是过去国产片中少见的,应当加以鼓励,这当然没有问题。

站在观众的角度,影片呈现的女性故事与女性角色刻画仍有局限性,希望看到更精准、更丰富的表达,高期待伴随着对电影的苛求,这也没问题。

但,哪种标尺更合理?

在分析样本只有一部《我本是高山》时,两种声音都存在合理性,暂时也无法形成共识。

但这种冲突背后,我们需要直面的是,《我本是高山》的巨大争议看似是场罗生门,实则是国内舆论场对女性故事的讨论表达欲已十分蓬勃的现实,电影只是撕开了这场讨论的口子。争议本身是客观的,眼下无法达成共识的局面也是客观的,亟待改变的行业现状,更是电影人不能逃避的。

只有当同类题材的影片数量足够、逐渐丰富之后,不同出发点的声音才有机会得到充分释放,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共识,并在共识中形成标尺、并清晰地看到单个样本位于标尺的哪个位置,而不用再担心是该鼓励还是苛求的问题。

真实事件改编的边界在哪?

" 看张桂梅事迹改编的电影还不如看张桂梅的纪录片。" 这也是近期观众讨论里的常见发言。这种 " 盛世 ",或许是国内纪录片从业者喜闻乐见的。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9

" 真不如去看纪录片 "

但遗憾的是,纪录片从来在国内并非文娱产品中的主流,有多少观众真的是纪录片受众呢?

打开 B 站搜索 " 张桂梅纪录片 " 可以发现,几部代表性纪录片,播放量远远不及《我本是高山》的争议视频。

如人民日报与新世相联合制作的《你好,张桂梅》以及 CCTV-10《讲述》栏目推出的《张桂梅,女子高中》,播放量仅 25.6 万与 10.6 万。唯有 " 央视新闻 " 账号下发布的《面对面》栏目视频达到了 161.8 万播放量,但高赞评论都是 2020 年的,有多少播放量增长来自今年不得而知。

而吐槽《我本是高山》的杂谈类视频,超 100 万播放的有 3 个,高于 30 万播放的有 13 个。显然还是 " 吐槽 " 比 " 纪录 " 更有关注度些。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10

对纪录片的褒扬,本质上反映的是国内观众当下一个较为突出的审美特征——对于有真实事件改编的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史实、符合原型有极高的要求。

这样的例证在近年的电影市场中不胜枚举。暑期档的黑马《长安三万里》,突破了动画电影在题材上依赖想象的惯性,开拓性地尝试了人物传记类型,并且严格按照史实叙述李白和高适的一生。这种过去在业界或许会被认为 " 放弃动画优势 " 的选择,在市场端却收获空前好评,票房口碑双丰收。

同为暑期档的《封神》,其实并非真实人物或事件改编,原著不过是一本 " 演义 "。但打开豆瓣热门短评,也有不少因为 " 魔改 "、" 不符合原著 " 而打出的差评。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11

" 乌尔善是不是压根儿没看过封神榜?"

改得好不好,当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但若声音只停留在 " 只要改了就不行 ",那恐怕只能看纪录片了。

大多数情况下,改编是编剧工作中不得已而为之的部分,因为真正的现实中不一定有强烈戏剧冲突,而完全没有戏剧冲突的戏,最后又能有多少观众买单呢?

在今年长春电影节的影视产业研讨会上,《八佰》《金刚川》编剧葛瑞分享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一些方法论," 很多真实原型没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我个人的一点心得是要掌握大量资料,收集与之相关的所有信息,然后不放过任何一点点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小细节,进行加工再创造。"

末了葛瑞还专门补了一句," 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看电影的时候还是把电影和纪录片分开。"

当然,影像审美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怎么理解电影这个产品,从业者的理念和观众的理念之间目前还有比较大的距离。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也会有相应的差异。

克里斯托弗 · 诺兰好像就没有担心过这个问题。

在《奥本海默》上映期间的访谈中他提到," 我们不是在制作一部纪录片,所以必须要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尽管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但故事本身充满了神秘和曲折。我决定把它当作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处理。所以对我来说,拍这部电影和拍摄虚构的故事没什么区别。"

《我本是高山》吵翻了,但行业和观众没在聊同一个事 - 12

《奥本海默》剧照(图源:豆瓣)

这部影片在全球收获了 9.5 亿美元票房(约合 68 亿人民币),是今年全球票房第三的影片,但在国内的票房仅有 4.5 亿。

对于国内从业者而言,需要更加清楚地客观判断国内市场观众的审美特征,并且依照市场反馈实时更新这个判断,这是内容从业者的义务。不能再单纯用电影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范式套用在观众身上,因为二者对电影的理解,在本质上就不同。

只不过,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说,未来的创作者愈发抱持着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的态度来拍电影,未免有些惋惜。

在今年金 | 马奖的后台,李安遇到了新晋影帝吴慷仁,对他说了一句," 宁愿犯错,不要 boring"。这大约也是对电影的未来美好的期许吧。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