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4.1°C-17.6°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刘备伐吴,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难道真的是因为兄弟情义?

2023-12-20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刘备讨伐吴国这是汉朝历史上的一件败笔,要是没有贸然讨伐吴国导致自己灭亡,刘备和自己汉国的命运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当时刘备讨伐吴国其实是有一个准备阶段的,但在这个阶段里面,诸葛亮似乎没有尽到为人臣子的准备,没有成功劝住刘备,导致汉国的国运急转直下,从此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最好机会。

历史的真相

刘备伐吴,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难道真的是因为兄弟情义? - 1

历史汉末三分天下之后,历史的真相并非如此,刘备在去世之前,诸葛亮是属于蜀汉的边缘人物,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刘备的身边,国家大事和政治谋划都没有机会参与,既然都没有机会参与,就更加不用说什么劝阻成功与否的可能性了。

纵观整个蜀汉在成都建国的历史,其实帮助刘备决策进入到成都平原以及反攻刘璋的是法正、庞统这两个人的谋划,《三国演义》将这段情况加到诸葛亮身上去了,到刘备进入成都平原称汉中王之后庞统去世,汉中之战结束之后法正去世,所以后来刘备再次出三峡伐吴就没有人阻止了。

刘备伐吴,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难道真的是因为兄弟情义? - 2

法正和庞统才是刘备谋士集团的核心人物,也只有他们在最关键的时候才敢劝住刘备,也只有他们这些人才会冒着生命危险区死谏刘备。至于诸葛亮的身份其实和他们有很大的区别。诸葛亮在刘备进入四川之后担任的是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太守,负责监管。

主要做的还是一些行政上面的事情,管理地方百姓,并且将地方上的赋税收取上来当作刘备军队的军饷物资。刘备进入益州之后更是让诸葛亮成为了自己的萧何,常年镇守成都地区,为整个汉国的粮食物资钱财而谋划,所以史书之中说刘备将萧何做的事寄托到了诸葛亮身上,但最为关键的还是寄托,而不是实权,不像是刘邦对待萧何那样委以大权。

被冤枉的诸葛亮

刘备伐吴,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难道真的是因为兄弟情义? - 3

诸葛亮是被历史冤枉了,身上寄托了太多人的希望,其实诸葛亮前期真的不是那么有实权,只是被刘备寄托萧何一样的任务就可以看出来了。萧何在汉初的时候掌握了实际大权,所以能够多次就救援刘邦,刘邦失败了很多次,但每次都有萧何兜底,最后只要一战成功战胜项羽,那这个天下就会是刘邦的了。

通过对比就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隆中对》名声很大,但其实只有谋划,在蜀汉的实际战略走向并没有按照这个区执行,所以诸葛亮前期其实过得比较憋屈,在荆州的时候不能参与到刘备核心层谋划进入四川的决策;到成都之后又不能参加后面刘备东出的决策,这就导致了后边的惨败和诸葛亮没有关系。

刘备伐吴,诸葛亮为什么不劝,难道真的是因为兄弟情义? - 4

《三国演义里面说刘备一遇到诸葛亮就好像是如鱼得水一样,而且诸葛亮也帮助刘备取得了胜多胜利,但这些终究是小说家之言。将许多不属于诸葛亮的功劳强行加到了他的身上,这应该是历史的遗憾,也是那个时代小说作者的意淫,看待历史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观点。

诸葛亮虽然在历史之中没有成功阻止刘备,但诸葛亮依旧是人们心中的光辉。因为诸葛亮做的事情其实就很重要,而他产生的那种影响则是个更加的重要。至于对普通人来说。其实历史的真相已经不是特别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真的愿意相信诸葛亮是这样一个人,愿意相信蜀汉历史上有很多次成功的机会,最后却又都一次次错过。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