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5日 20.4°C-25.0°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京,中国的纽约

2017-04-10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北京,中国的纽约 - 1


世界上形形色色疯狂又有抱负的人,一旦来到这里,就会久久不能忘怀。




文 | 黎竹岩 (经纬中国,开氪专栏作者)


读中学的时候,我一心想着大学去香港。原因很简单,我在小学三年级有了第一个笔友,家住香港沙田的梁丽芳小姐。我还在用土得掉渣的400格稿纸和牛皮纸信封的时候,她发来的信纸信封居然是配套的,每套有不同的动漫主题。这让沉迷于《幽游白书》、《乱马1/2》的我意识到,有个华人城市跟日本一样,不缺物质财富也不缺文化品位。


很快,我发现香港的楼比信封更令人印象深刻,它们全挤在一起,而且晚上不关灯。97年香港主权移交时,我第一次看到维港的夜景,心中赞叹不已。当时的我正是形成三观的时期,大楼给我的感觉形同于财富。98年,哥斯拉上映,夜幕下的曼哈顿让我赞叹了不止一下。很快,我对“城市吸引力”有了判断,就看两个指标:楼和灯。楼越多越好、越高越好、越挤越好。灯只能是暖黄色,不能是傻白色。


北京,中国的纽约 - 2


灯火辉煌,红尘滚滚;举目一望,尽是波澜。孩子们在读书时经常豪言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心想去楼多的地方肯定差不了。但无论是美国还是香港,我都没有条件去读本科,于是就开始思考哪个内地城市能代替这一位置。正如你们所料,没过多久我就瞄中了上海。


那时的陆家嘴还没有今天的厨房三件套(上海中心、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但黄埔江两岸的灯火足够吊起我的胃口了。我告诉自己,与其入驻满目繁华的过去完成式,不如参与一个创造繁华的现在进行式。上海可能会成为内地的纽约或香港,我将是建设过程中负责开灯的一分子。


高考这种东西,大家都乐于加点戏剧性,以显得自己的生活没那么无聊。我比较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的对计算机事业的追求之中去。所以上海交大就成了我的备考对象。但意愿和现实是两回事。我读的高中,理论上是本省的重点,可是因为管理的宽松,很多人放飞自我地把精力往学业之外发展,比如篮球、乐队、油画。我到了这种环境被迷惑了。本来学力还说得过去,被这些人影响之后,总觉得可以做个更有趣的人,这导致我高中读得有点像大学,临近高考发现临阵磨枪已经没用了。提交志愿的时候,目标改了又改,最后因估算分数不准,加上坚定追随计算机事业,还有期待和女朋友考到一起,上海成了我放弃的选项。


我选了以往没太当回事的城市,北京。


2005年,北京和上海在我心目中形象差别很大,更不用说北京和香港、纽约作对比了。我对北京的印象一直是看不着太阳,尽管当年还没流行雾霾这个词。至于楼,在北京更容易想起鼓楼、正阳楼--都是城楼,不是大楼。


似乎我离纽约和香港越来越远了。


北京,中国的纽约 - 3


2005年9月,我到了北京市昌平区下属的邓庄。因为本部装不下,所有的新瓜蛋子都要到这所市郊大学城生活1年。我虽然对物质没多大要求,但对生活在大都会的“仪式感”有期待。所以可想而知,邓庄给我留下的印象有多深刻。对北京土得不行的印象,在此时到达了顶峰。


城市形象太土是一个没法改变的事情,我只能把注意力转向别处。很快,我发现自己身处一个移民社区之中,全班27人只有3人来自北京,而且不是特例,全校皆如此。宿舍6个人来自6个省,“君住长江南,我住长江北”,有城市有乡村,晚上拉了灯,连梦话都听不懂。


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类似的体验。


外面下雪了,有同学居然跑出去打滚。你知道我出生在哈尔滨,看北京的雪有点营养不良的感觉。


出去吃东西,一次一个菜式,因为每次都有一名家乡代言人领队。出于对新东西 的好奇,每次都有期待。


睡觉前吹牛逼,发现除了“喜欢吹”是共性之外,吹的套路没有什么共性。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成长经历都可以编成故事。没有人在乎地域,没有人讨论富贵。


另一方面,大家比较用功。自习室里的灯开得跟我憧憬的写字楼的灯一样,金碧辉煌。


我这种学渣也有归宿。水房、草坪和地下室常年开放,供乐队和舞团的人所用。我发现高中阶段的多元化,其实只占大学多元化的1%还不到。 


这时我开始觉得有意思了。


大二我回到学院路的本部,听说了一个笑话。有人来北京读大学,以为出了海淀都是乡村,结果毕业了发现好像只有海淀是乡村。


所以我决定走走乡村外围地段。


很快,我去了国贸和三里屯。当年还没有太古里,大裤衩在筹建裤裆的过程中(双塔对接),但这不影响我的雅兴。我从惠普大厦一路走到了希尔顿,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我爬到东三环的一座天桥上,看着十车道的马路、壮观的堵车,还有两边的路灯一起点亮,意识到北京好像不需要密密麻麻的楼来证明什么。大气又粗糙的城市布局、马路上奔流的人群和车队,已经说明了这座城市的性格。


第二次我去了使馆区,边走边复习国旗知识。看一面旗帜猜一个国家名,再凑上去看看对不对--在其他城市可见不到这种景象。警察叔叔绕着铁丝网转圈,驻扎在此地的乞丐会说外语,这些对当时的我都很新鲜。走进秀水南街的“祖母的厨房”,找个窗边的座位,感觉是在电影里头。不大的餐厅里摆着干净的桌布,邻桌老外点一杯奶昔能聊2个小时,身边还放着婴儿车,里面装的孩子跟洋娃娃长得差不多。


我不知道多元化对别人意味着什么,但从那时开始,我对自己喜欢的环境有了明确定位:语言、饮食、生活习惯、价值观,越混杂越好。


大学三年级,我和乐队的朋友开始往来于鼓楼、新街口排练。信乐团嗓子里吼的“百花深处”成了我们频繁进出的场所,实际上它是护国寺附近的一条胡同儿。百花深处16号的录音棚很早就接待过能折腾的客人,唐朝、张楚、何勇都在这里录过小样或唱片。我们虽算不上这些前辈的追随者,但也是胡同儿文化的参与者。排练室里的吉他贝司鼓、排练间歇抽烟点火的背影、中间穿梭的姑娘笑声,已经成为我们的标志性回忆。


北京,中国的纽约 - 4


我们学校也算有意思,堂堂一个培养码农的基地,居然同时存在十几支乐队。所以可想而知,除了做家教、发传单、卖门票、送快递之外,我最重要的事可能就是排练和演出了。这期间出现过大量自己人才懂的笑话,以至于隔了十年之后,乐队成员聚在一起,那些画面还像录影带一样历历在目。 


大三暑假一过,全班27个人都在准备考研,或者已经保研。我自知学力不济,开始边复习边求职。11月,我被中关村接纳,开始了网络狗的生涯,也算是沾了“为计算机事业贡献力量”的边。那个时候没意识到北京之于互联网有什么意义,时至今日大家越看越清楚了,在互联网世界里,除了硅谷之外如果再找一个世界级中心,可能就是北京。


以美国城市的标准来看,北京是一个复合体。形同硅谷的人在中关村,形同华尔街的人在国贸,一西一东,一土一洋。正如硅谷和华尔街互相取笑一样,中关村男和国贸男也成了网络上互黑的主力。有意思的是,虽然中关村土,我却一直认为中关村人的平均收入高于国贸。另外,国贸的人只要是在北京读的大学,绝大部分来自于中关村和周边地区。这就使得一个城市的年轻人有了混杂的朋友圈,和而不同,加上五道口、798、锣鼓巷等区域的文化,北京成了一个缺乏大惊小怪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没有方言障碍,没有民俗隔阂,甚至没有本地外地的概念。


再去上海,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上海的老外跟北京的都不一样。大家都是依据性格选城市。


我在上海最喜欢的瞬间,是傍晚打车跑在延安高架上,看着周围呼啸而过的大楼,一路开到陆家嘴。但上海的精致和温柔,却和我的生活习惯错位了。上海的Pub比北京高一个档次,我却好一口“乐手是我隔壁学校的哥们”,拎把箱琴,踩着高脚凳,在和观众融到一起的舞台上,边喝酒边唱,唱的好像是刚发生的事儿--而这明显是锣鼓巷和五道口的风格。我可以在上海享受生活,却不一定能融入生活。上海、香港、东京,都在便利、精致、发达的路上飞奔,但我却经常想着和兄弟去露天小店撸串。


北京,中国的纽约 - 1


等我到了纽约,又有好多东西不一样了。 


女孩子们有较大概率吐槽像垃圾站的纽约地铁、靠走的曼哈顿交通,以及晚上突然冒出来的异族兄弟。我却沉醉在一个原住民的描述中,“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在这里,奋斗、玩,他们是那么的不同,但他们又彼此相同,乐观、包容、创造全世界的人都会用的东西。”


这是一种熟悉的感觉。我决定到处走走。


就像当年走东三环一样,我逛了一个下午。我从地狱厨房步行到中央公园,从公园东门钻出来,去找上东区赫本租的那所公寓,然后搭上地铁去布鲁克林高地看日落,再从大桥走回来看入夜的华尔街,回家路上停留了好几个酒馆,一家喝一杯。当晚的感觉是,我好像第二天就可以搬过来住。人很多,路很脏,景很杂,可是很开心。我记得知乎里有位朋友写过这样一句话,你年轻时走遍天涯只为了拥抱这个世界,可是在纽约,世界拥抱了你。


我喜欢的大概就是这种东西。


相比纽约,北京的国际化程度只能用可怜来形容。城市风貌和经济地位先不谈,汉语类似天书这事儿就搞死了一大批人。但这并不妨碍北京的包容与多元,也让我时常觉得它可能是中国城市里最接近纽约的一座。保罗格雷厄姆在他的大作《黑客与画家》里写道,1450年佛罗伦萨的显赫地位,源于它在那个时代对形形色色疯狂又有抱负的人的强大吸引能力,彼时的佛罗伦萨就是当下的纽约。今天,这样的人都去了美国,所以美国就成了世界的中心。


北京呢?我不知道有生之年是否能看到中华文明席卷世界,但我们能看到中国在冉冉升起。上海、香港、深圳、杭州,都拥有伟大的梦想,也必然承载伟大的人,可是造梦也分品种,混杂而又剧烈的品种,也许北京造得更多。正如我们在屏幕里看到被摧毁最多次的城市是纽约一样,北京成了文学、电影、音乐工业乐此不疲的探讨对象,以及奋斗中的人频繁出没的城市。


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无所谓对错,但求自由、快乐。我可能代表了一部分热衷于多元文化的人,我的期待也很简单:有一天北京这个名字,会成为等同于纽约的专有名词。世界上形形色色疯狂又有抱负的人,一旦来到这里,就会久久不能忘怀。


北京,中国的纽约 - 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