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放!伊拉克总理宣布“伊斯兰国”已经终结 IS“永远结束”(组图)
据外媒报道,伊拉克国防部宣布已从“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手中全面解放摩苏尔市。
解放摩苏尔的战斗2016年10月打响。据联合行动指挥部29日早些时候消息,伊拉克军队将“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从摩苏尔市中心击退。
在摩苏尔附近的伊拉克军队
武装分子不久前在此炸毁了古老的努里清真寺。
2017年3月24日拍摄的努里清真寺的宣礼塔。
伊拉克国防部声明称:“摩苏尔没有一个区还在‘伊斯兰国’的控制下。武装分子除投降外别无他途。‘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存在永远结束了。”
相关报道
炸毁“建国”清真寺,“伊斯兰国”已穷途末路?
在巴格达迪遇袭身亡的传言中,在伊拉克军队围剿下,“伊斯兰国”21日亲手炸毁了摩苏尔努里清真寺。三年前,该极端组织正是在这里宣布“建国”。
中东战场上,“伊斯兰国”败局已定。国际社会担心,其武装分子化整为零“渗透”到世界各地,制造袭击的同时引发更大社会动荡。
反恐部队就差50米
伊拉克军方21日说,反恐部队当天在摩苏尔老城区推进至距努里清真寺约50米时,“伊斯兰国”武装人员炸毁了努里清真寺及其历史悠久的宣礼塔。
6月19日拍摄的努里清真寺宣礼塔
努里清真寺是摩苏尔市地标性建筑,建成于公元1172年,其主体建筑历史上多次被毁,但宣礼塔得以保存下来。2014年6月29日,极端组织头目巴格达迪在这里宣布建立“伊斯兰国”,自立为国王“哈里发”。
巴格达迪三年前在努里清真寺宣布“建国”的网络视频截图
本月16日,俄罗斯国防部说,俄军5月底空袭叙利亚拉卡市南郊的“伊斯兰国”指挥部,巴格达迪可能已在这次空袭中身亡。
“伊斯兰国”全面崩溃提速
努里清真寺和巴格达迪被视为“伊斯兰国”的两大精神标志,如今一个被毁,一个生死不明。尽管后者死讯有待确认,但作为“伊斯兰国”头目,他的死亡必然会使“伊斯兰国”大受打击。该组织短期内可能陷入群龙无首的状况。
从这些迹象以及目前战局看,“伊斯兰国”在中东似乎败局已定,气数将尽。
在伊拉克,持续数月的摩苏尔老城区战事已进入最后阶段。摩苏尔是“伊斯兰国”控制的最大城市,一旦被政府军收复,“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堡垒将不复存在,必将加速其全面溃败。
“伊斯兰国”在叙利亚也是节节败退。美国支持的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军”已经控制拉卡4个城区,正对这个“伊斯兰国”所谓“首都”形成全面包围之势。叙利亚政府军则在产石油的代尔祖尔省等地继续收复大片失地,并于上周末与伊拉克政府军首次在两国边界口岸会师。
观点:“伊斯兰国”可能化整为零负隅顽抗
“伊斯兰国”炸毁“建国清真寺”,并非是向伊拉克政府军屈服,更多是想展现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姿态,宁肯让这座具有象征意义的清真寺毁在自已手里,也不愿让伊拉克政府军的旗帜在其上空飘扬。
可以预见,“伊斯兰国”仍将负隅顽抗,即便在实体上消亡,其组织架构也可能转入地下,从攻城略地、高调“建国”,以整体存在彰显实力,转向化整为零、混迹民间的隐蔽战术,触发大量极端和恐怖分子向中东以外的地区分流、回流。
这从近期欧洲频发“独狼式”恐怖袭击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种更分散、不确定性更大的恐袭,无疑给今后的反恐行动增添了难度。想在短时间内彻底消灭该极端组织还不太可能。
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国际社会全力合围下,“伊斯兰国”日渐式微,已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生存空间被大幅挤压。
国际社会现在要做的是保持宜将剩勇追穷寇的耐心与坚韧,不给“伊斯兰国”任何死灰复燃的机会。
延展阅读:恐袭扩散
近段时间,“伊斯兰国”在西欧、北欧、西亚、东南亚等地制造多起恐怖袭击。
今年3月以来,“伊斯兰国”宣称在英国实施3起恐袭:
3月22日,一名男子驾车在伦敦市中心议会大厦附近冲撞人群,随后弃车持刀行凶,致5人死亡、约40人受伤;
5月22日,曼彻斯特体育馆发生自杀式爆炸,22人死亡、59人受伤;
6月3日,伦敦泰晤士河上伦敦桥附近,一辆货车冲撞行人,袭击者随后弃车并持刀伤人,造成至少7人死亡、48人受伤。
4月7日,一名乌兹别克斯坦籍男子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劫持一辆卡车高速冲向人群,致死4人、致伤15人。乌兹别克斯坦证实该男子系“伊斯兰国”成员。
5月23日,菲律宾军警在马拉维市搜捕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装头目、“伊斯兰国”在菲南部重要代理人哈皮隆,引发交火,持续多日。菲军方说,被击毙武装人员中有多名外国人,且关联“伊斯兰国”。
5月24日,印尼雅加达一座公交车站发生两起自杀式爆炸袭击,包括两名袭击者在内至少5人死亡、10人受伤。“伊斯兰国”宣称制造这起袭击。
6月7日,伊朗德黑兰的伊朗议会大楼和已故最高领袖霍梅尼的陵墓外分别发生恐怖袭击,至少17人死亡、52人受伤。“伊斯兰国”宣称制造这两起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