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象之争”的终极答案:为何“印度梦”无法PK中国?
1962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周围的人谈话时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印度)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虽然敬爱的毛爷爷没想明白,但还是结结实实把没事找事的印度一顿好揍。
这一次,印度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经济“动机”和符合逻辑的“理由”。一切都源自莫迪改革印度经济的“野心”,从废钞、税改到私有化,甚至逮捕“邪教大神”和最大科技公司的“内讧”,无一不与莫迪想在任期结束之前,让印度改头换面的改革大计有关。
所有这些改革都严重触动了印度的既得利益者,同时在短期内又不会明显惠及普通民众,莫迪在动用自己雄厚的政治资本(莫迪2014年上台时,实现了人民党有史以来最好战绩,同时也是1984年来印度国会第一次由单一政党占多数),来推动这些短期内得罪所有人,但却是印度长期发展急需的改革措施。
这种各项大型改革一起上的准休克疗法,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激烈的利益冲突和混乱,让印度国内矛盾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莫迪在经济改革层面,无疑在进行一场豪赌,同时也为最坏的情况留下了后手。
1,莫迪的组合拳
莫迪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努力后发现,在印度现有的体制下通过正常程序完成改革强国梦,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于是莫迪在2016年11月8日傍晚,以打击腐败和假币为名,突然宣布4小时后,500卢比和1000卢比面值的纸币全部“作废”。这两种面值的纸币占流通纸币总值的86%。此外,政府给民众20年天的时间,在年底前,可以将手中已经“作废”的大额纸币存入银行。
莫迪可谓是印度历史上的“怪才”,最擅长的就是“声东击西”。诚然,这么做可以短期内快速消灭“黑钱”,但从长期来看,这启动了印度的银行体系。
虽然印度银行的“渗透率”表面上已经达到了还可以的程度,但近50%的银行账户都长期处于休眠状态——开了但从来没用过。
莫迪这么一搞,把所有账户都瞬间“激活了”(钞票已经作废了,只有存银行一条活路,谁不存!?宣布废钞后不到4天,印度银行就收到了298亿美元的现钞存款)。
这对于印度这种严重依赖现金交易的国家而言极为重要。
废钞后印度调查显示99%的家庭都拥有银行账户
印度的经济体量虽然已经位列全球第7,但整个国家的灰色经济却占到总产出的50%,估计“覆盖”了80-90%的劳动力和至少90%的公司。
这让印度很难像中国一样,通过银行体系“集中力量办大事”。废钞之后也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最后存入期限12月30日后第二天,印度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印度国家银行(State Bank of India)就宣布,因存款激增,将隔夜以及三年期等各期限贷款利率下调90基点。大大降低了印度实体经济和基建的融资成本。
但这不能“根治”印度严重依赖灰色经济的病根。废钞后5个月,印度90%以上的ATM机仍然接近瘫痪,大家还是在“抢”新发行的纸币,这才是灰色经济的“血液”。
于是紧接着在6月,莫迪“如期”进行税改,与其说这是废钞的理性延伸,不如说这是莫迪早就计划好的“下一步”。
所谓推出全国统一的商品服务税(GST: Goods and Services Tax),说到底就是要那些在明面上的大公司,通过这一全国统一的税制,将成百上千万的供应商、客户等等有商业联系的公司和个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他们不得不成为纳税人。印度政府称,新的税收体系将已登记的700万个纳税人中的80%收录了(注意,是已登记的,印度要靠这些“大家伙”们将小鱼小虾连同泥巴一起都“揪出来”)。
如此,不仅国家税收上升,更有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也让很多原灰色经济主体丧失使用现金的动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印度的银行体系。
莫迪早已想好的组合拳远不止如此。由于印度目前仍有60-70%的人口(最少8亿人)的生计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农业,很多经济活动仍不得不依靠现金。而印度人已经做好了电子支付的准备:今年4月,由国际政府创新中心(CIGI)和市场研究公司易索普(Ipsos)共同发起的针对互联网安全和信任的调查显示,有86%的印度民众表示愿意在未来一年使用移动支付,远超全球57%的平均水平。
长期来看,印度将拥有不逊于中国的经济资源集中和动员能力。
在《大特写| 印度经济改革如超速列车一旦脱轨或拿中国当“保险杠”?》我们分析,以往我们不在乎印度,但现在是关心印度经济改革的时候了,因为一旦其造成的矛盾失控,或拿中国当“保险杠”;而长期而言,印度一旦成功,在经济上也将是中国的强劲对手。
2,废钞成功了吗?
在印度废钞令颁布10个月后,印度央行“很高兴”地发布年报称,废钞令的执行取得成功,99%的废钞已被回收。
但紧接着经济数据显示,印度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7%,远不及预期的6.5%,也创下2014年一季度以来最差表现。
这一曾被莫迪寄予厚望的惊世举动,给印度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也被当地媒体明确列出“七宗罪”。但为何Twitter上却上掀起一波好评潮,一度让“废钞成功”登上热门话题排行榜?对废钞令的功过,现在是时候下定论么?《大特写| “废钞”成功了吗?看着惨跌的经济数据,印度国内吵翻了》尝试给出了答案。
印度媒体DailyO网站专栏作家Anshuman Tiwari称,废钞运动引发巨大动荡,它的失败体现在印度经济的方方面面。Tiwari列出了废钞运动的“七宗罪”:
1、经济上的悖论
印度央行报告称,99%的废钞已被回收。如果情况的确如此,那么要么所有的“黑钱”都进入了银行体系,要么就是印度政府当时宣称要打击的“黑钱”根本就不存在。
2、印度央行的盈余哪去了?
报告显示,本年度,印度央行的盈余为3065.9亿卢比,是前一年6587.6亿卢比的一半不到,也大幅低于外界7500亿卢比的预期。
此外,印度央行还因印刷货币增加支出。2016-17年度货币印刷支出增长到796.5亿卢比,高于2015-16年度的342亿卢比。
3、经济增速放缓
2016-2017年度印度GDP增长约7.1%,已丧失了世界增速最快经济体的地位。当整个宏观经济都受到如此大的影响时,你可以想象那些要依赖现金的更小单位以及小企业和家庭会是怎样的处境。
4、对“黑钱”的特赦彻底失败
在废钞运动期间,印度对“黑钱”给予特赦,但要求申报的“黑钱”缴纳50%的税,并且其金额的四分之一要在政府处存放四个月。但是,最终收回的仅有500亿,印度政府也承认这项计划失败。
5、仍是现金为王
在ATM重新稳定运行后,印度仍是现金为王。据印度央行,在废钞几个月后,通过数字手段进行的金钱交易又回到了废钞令颁布前的水平。
6、银行处境更遭
废钞令让银行体系严重受扰。储户的存款成了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累赘,银行坏账问题更加严重。
7、信誉尽失
印度央行的信誉和独立性,被彻底压在了一堆废钞之下。
Tiwari称,废钞运动的初衷是打击“黑钱”,但迄今为止拥有“黑钱”的富人受到了多大影响无从知晓,普通人倒是像从地狱走了一番。
也有人认为,现在断言印度废钞运动失败还为时尚早。
India Today专栏文章称,在废钞之后,随着货币流入到银行体系,印度央行和税务部门就能够定位到资金的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对于那些高收入者,他们将很容易受到税务部门关注,因此避税就变得很难。
事实上,在印度央行报告发布后,印度财政部也发布了一份声明,其中提到,在废钞运行执行以来,税务部门发现了1752.6亿卢比的未申报收入,迄今为止对这些银行账户征收了100.3亿卢比的税款。
除了此之外,废钞之后税基也显着扩大。印度财政部数据显示,印度政府在废钞后发现了超过3.7万家“壳公司”,它们都涉及“黑钱”以及地下钱庄交易。其中还有超过160家是当地上市公司,它们目前已被暂停交易。
3,为何“印度梦”无法PK中国?
印度有一个印度制造的“印度梦”,是早已尽人皆知的。印度对中国既羡慕又“自卑敏感”,最近中印关系有点紧张,传出了一个段子:印度情报部门称,中国所有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明目张胆地贴着标语——打印、激光打印、快速打印、还有双面打印。
在羡慕方面,印度可谓是“溢于言表”:不仅学着中国大搞招商引资、基建和房地产,最近又成了全球能源界的“大黑马”。中国分几步走完的路,印度想用一步的时间全部走完,实现弯道超车。
在《印度对中国的模仿“登峰造极” 为何“印度梦”却无法PK中国?》中我们分析,表面上印度猛虎在制造业推进方面可谓势不可挡,但如果细看印度的这些看似“登峰造极”模仿的背后会发现,“阿三哥”家的经济要像中国一样腾飞,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而这一障碍归根结底,是70年前埋下的“祸根”。
2014年9月25日,印度总理穆迪第一次提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为啥不是Made in India? 阿三英语太差?据“事后”解释是故意为之,前者比后者更能凸显邀请全球企业来制造的“内涵”,好吧……)。随后印度可谓是狂飙突进,在2015年就超过了美国和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外商直接投资(FDI)最大接收国,全年FDI高达630亿美元。
这一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对此前中国制造各项措施的成功模仿。例如通过关税来促进“招商引资”:宣布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关税,刺激全球的手机厂商加速在印度建厂。富士康和三星等厂商纷纷宣布印度建厂计划。印度对汽车整车进口也征收60%-100%的高昂税费,“迫使”特斯拉甚至上汽都宣布要建印度工厂。
此外,印度可谓是多管齐下,中国分几步走过的路它要用一步的时间全都走完。今年印度又宣布要扩大政府财政赤字至略超出GDP的3%,从而为修建公路、铁路以及灌溉工程提供更多资金,通过负债加杠杆来大搞基建。
这还不算完,房地产市场也要同步跟上。印度政府称要让13亿印度人居有定所,将在未来7年间为房地产市场带来1.3万亿美元投资,要让房地产市场也成为印度经济增长的引擎。
4,楼市赶超中国?
整个亚太地区,唯一房价涨得比香港还疯狂的地方是印度。
在《读要闻| 印度楼市起飞:经济要赶超中国,那房价呢?》中我们提到,莫迪曾提出一项宏伟计划——未来20年内,政府要使13亿人口都有住房、帮助他们实现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升。这项计划预计会吸引1.3万亿美元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印度人口与中国接近,若全面进行城镇化,印度未来经济发展空间不可估量。而莫迪也在朝着计划行动。
2015年6月,印度政府发起了“全民有房住”计划,提出到2020年印度将建造2000万套城市房屋,以及3000万套农村房屋。
而经济适用房的建筑商获得“基础设施身份”,该身份会让他们有资格拥有政府奖励、补贴、税收优惠和机构资金支持;利率减免和折扣被延伸至那些收入达180万卢比的家庭。
去年3月,印度通过房地产修订案(RERA),并于今年5月正式实施。这项法案包括开发商须对工期延误负责、至少7成项目资金要存入专用账户下等规定。
根据修订案,开发商必须在其所在的州政府登记房地产开发项目,如果延期完工将缴纳罚金,若延迟交房还要向买家支付年化10.9%的利息。因此RERA也被称作是对地产开发商的“当头一棒”、对买家和投资者的利好。
过去五年,印度核心地区房价以近70%的增速笑傲亚太,超过香港,更是把新西兰、澳大利亚远远甩在身后。
嗅觉最敏锐的国际资本巨头早已入场。在他们眼中,印度是一片希望之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正在印度重演。
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弃中国市场,转投印度怀抱。万达也把版图扩张到印度哈里亚纳邦,豪掷100亿美元建设万达产业新城。
而这一切都源于印度总理莫迪从中国学习的成功经验——搞基建房地产拉动经济。
中国与印度历来是世界政治博弈中不可或缺的两大国家。莫迪上台后改革印度经济,从废钞、税改到私有化,一颗赶超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印度人口与中国接近,若全面进行城镇化,未来经济发展空间不可估量。
城镇化进程虽然刚开始,但印度房价已“先声夺人”。房地产对经济的深远影响,印度正浅尝滋味,中国已五味杂陈。
5,非市场的巨大力量,卖个“破手机”都能超越李嘉诚
在印度,有一位因为发布“破手机”(售价约合人民币150元)而超越李嘉诚,成为亚洲第二富(第一富仍为马云)的富豪。
还就是在前段时间,印度不少本土手机厂商还要求印度政府对中国品牌征收反倾销税,称中国厂商卖的手机实在是太便宜了。
作为刚刚进入4G时代的印度,确实应该为此而紧张: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厂商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51.4%的份额,环比增长16.9%,同比大涨142.6%。
截至今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
然后全印度第二大工业集团就此发起了“反击”:发布了这款百元4G智能手机,印度人喜欢用智能手机干的事情,它都能干;而且它还基本免费:用户只需要交相当于150元人民币的押金,就可以免费用,3年后可以全额退款。
更“厉害”的是,这家从来没涉足过电信和手机业务的集团,通过海量负债架起的覆盖全印的4G网络,其服务也基本免费:一个月合7元人民币基本费,可享无限量4G流量、无限量通话时间和无限量短信。
市场为此沸腾了:这家集团的股票今年暴涨50%,直接让大老板的身价秒杀了李嘉诚。
表面上这是印度大市场的魔力——印度本身已经是全球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手机市场,在4G新时代通过“免费”手机和服务横扫如此大的市场当然让市场兴奋不已。
全球手机使用量前10国家
但真的没有人想过,“免费的午餐之后”,4G的海量投资怎么收回,负债怎么偿还的问题么?
未必。但了解印度运行方式的投资者,还是向这家集团投去了“赞成票”。因为它背后有一股非市场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