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压制中国的最后机会?特朗普能否抓住还很难说
近来特朗普动作繁多: 威胁退出伊朗核协议,准备和金正恩进行核武器谈判,又抛出和中国大打贸易战的计划。特朗普到底想干什么?最后的结局会如何?
特朗普绝对不是一个传统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几乎西方所有的进步主义者(在西方,与保守主义相对立的是进步主义progressive,一般指左翼)认定特朗普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反全球化,反对控制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他的美国优先立场是种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混合物。特朗普在国际关系上的观念带有美国历史上孤立主义的色彩,他在竞选时曾提出北约,日本和韩国要向美国交保护费,否则美国要退出。特朗普这种主张连极端保守的共和党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特朗普上台以来实施了他的一些承诺,例如退出TPP和巴黎气候协定,但在国际关系方面特朗普并未走向孤立主义。相反特朗普推出美日印澳战略围堵中国;在中东加强和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的联盟遏制伊朗,在叙利亚与俄罗斯和土耳其缠斗,在阿富汗继续驻军,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对峙等等。
是特朗普在短短一年任期中蜕变成一个具有国际战略思维的总统?不可能。唯一的解释是特朗普这个outsider (门外汉,或非建制派,西方媒体对特朗普的定位)与美国的极端保守的鹰派分子形成了联盟。
美国的保守,种族主义和鹰派分子都承认美国正在衰退。看看特朗普,班农等的公开讲话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美国衰退的痛心疾首,不甘和愤懑。
美国的衰退与全球化密切相关:美国资本连同技术在全球化环境下为了逐利不断流向第三世界,造成了美国产业空心化。在产业空心化的情况下,美国资本高度的金融化必然造成泡沫,财富一方面不断向华尔街亿万富翁集中,而一般中产阶层面临失业和工资增长停滞,两极分化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美国在全球化中也并非没有所得。首先中国及其他国家出口获得的大量美元购买了美国国债,这其实就是中国储蓄和美国国债之间的大循环。换句话说,勤劳的中国人帮助了不储蓄的美国人在低物价条件下的消费。第二,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国际地位大搞定向宽松政策转嫁危机;美国不时制造事端,剪别的国家的羊毛。
但是能使美国从全球化中获得得益的机制,或者叫现行国际次序,因为中国的快速发展而日益受到威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和最大消费市场。等到中国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中国高科技产业与美国平分秋色,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货币的时候,美国再搞定向宽松政策转嫁危机,剪别的国家的羊毛,可能就不灵了。
美国意识到此时还不遏制中国也许今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拿美国鹰派的话说,再也不能等待和忍耐了。
然而问题是为什么美国会放任中国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而不动手?难道美国过去就没有意识到被超越的危险?答案是尽管很多美国精英很早就意识到中国的威胁,但美国乃至西方的体制使得美国很难作出决定性的回应,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朗普这次通过贸易战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目的很难成功。下面分析一下具体原因。
贸易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已是共识。据美国一项研究分析,奥巴马在2009 年对中国轮胎征收35% 关税后,美国因此仅仅保护了 1,200个 工作岗位, 但美国轮胎价格上涨3.2%。美国人为此多支付了11亿美元。
特朗普如果打贸易战,同样的事还会发生。对于美国来说要通过贸易战达到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需要有承受极大代价的准备。而且当政者必须保证这种代价在美国社会中公平地分摊。第二,美国要和其盟国充分协调,组建对中国的统一战线,共同进退。
特朗普虽然和鹰派结成联盟,但特朗普和他的鹰派大员未必能充分协同,不计代价,不遗余力地压制中国。
首先特朗普和他的幕僚立场就会不同。莱特西泽,美国贸易代表,制订对华贸易战政策的灵魂人物,自己承认是他的主意要对“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加征关税。显然莱特西泽等人关注的是中国发展的潜力,准备打持久战。而另一鹰派人物新任国家安全助理博尔顿扬言要在台湾驻军。
但特朗普最关心未必是要打一场扼杀中国的持久战,他最关心肯定是连任,是提供就业机会,减少贸易逆差,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相比莱特西泽,博尔顿之流,特朗普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中国对美国大豆,汽车,和飞机出口进行反制,也许经济上意义并不是非常巨大,但如果转化为一个或几个洲选票的变化,特朗普就吃不消。
特朗普的压力还来自美国商界对贸易战的疑虑。苹果和波音都可能成为贸易战的直接受害者。这些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会坐看销售额,利润,和股票的下降?美国商会发表声明,支持特朗普总统为寻求对等和公平的美中贸易所作的努力,但敦促总统放弃关税计划。至少45个美国行业协会在一封联署信上对川普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特朗普能否获得其盟国在对华贸易战上的支持也令人怀疑。迄今特朗普对盟国的态度是软硬兼施的“交易”;在对华贸易战计划出台之前上演了一出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和豁免的闹剧。在这种交易关系的基础上,美国的盟国能全心全意地跟着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迄今为止,英国,欧盟,日本,韩国,甚至澳大利亚对美国的贸易战立场颇有微词。中美贸易战真的开打,欧盟和别的经济体很可能趁机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那样就会严重动摇美国的阵脚。
有报道说,特朗普三月分的支持率有所上升,美国精英阶层逐渐开始形成一个共识:即使牺牲掉一些短期利益,也要遏制中国的上升势头,否则中国会强大到损害美国的总体利益。
但一旦贸易战开启,中方会限制美国在华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金融市场对美国金融机构的开放程度;对美国商品全面抵制;人民币会贬值以增加中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中国政府可能停止购买甚至减持美国国债。这些反制措施会对美国社会造成巨大影响。单单停止购买甚至减持美国国债一项,就会引发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汇率,利率的变化。
美国社会是一个社会阶层分化,利益集团博弈激烈的社会,很难想象在重大利益变化的条件下,特朗普还能维持对他本来就不高的支持率。
相比美国,中国没有选举制,政府对全要素充分控制, 耐力比特朗普政府强得多。中国在努力培养新的贸易伙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期间提到中俄贸易规模增加了20%以上。到2018年底,中俄贸易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也在发展。
随着国内产业链逐渐完善,中国对出口的依赖逐步下降。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达到12.2万亿美元,出口占GDP比重从2006年的35.4%降至2017年的18.5%。贸易顺差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高点7.5% 降至2017年的3.5%。
当今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美国并非一强独霸。美国通过贸易战扼制中国谈何容易。
过去美国曾5次向中国挥舞301法案大棒,每次都是以双方达成协议收场。这次很有可能还是谈判收场。
如果特朗普真的想推动朝鲜去核而不是搞乱东北亚,中国在朝核问题上会和特朗普配合。中国在缩小中美贸易不平衡上也会作些努力或者说让步。但前提是中国经济由大转强的过程不会中止。某些人评论的美国通过贸易战逼迫中国第二次门户开放是不可能的。
如果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点燃贸易战,那有两种前途: 第一,美国因为失去盟国对贸易战的支持而最后失败;第二,西方社会形成对华统一战线,引发国际性的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种族的斗争。台海和南海可能发生热战。但这种可能性很低。
总的来说,尽管美国意识到现在是压制中国的最后机会,但美国的体制使得它很难抓住这最后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