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鹤交锋特朗普特使 没有大冲突就是大胜利
中美贸易谈判5月3日在北京进行了首轮对话,美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对记者说:“我们正开展非常好的对话。”除此之外他没有做其他的表态。关于谈判的情况各方都没有更多信息披露。
此前5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深夜在社交网络推特(Twitter)上发推说:“我们伟大的财贸团队正在中国,寻求就公平的贸易环境协商。我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与习近平主席见面,我们将保持良好关系!”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谈判之前美方没有按照惯例派官员提前磋商。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访华前暗示这次中美不对话不太可能带来突破。如果这次访问让人不满意,访问随时可能会被缩短。他还说:“在你进入会议厅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在哪里。” 还有媒体称在特朗普提议对从中国进口的价值1,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后,中国高级官员没有兴趣讨论特朗普将美国对华年度贸易逆差削减1,000亿美元,并禁止中国投资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敏感”技术的要求。
从前期的观察看,中美之间是否达成共识还未可知。在美国同时和中欧进行贸易谈判的关口,不希望陷入孤立的华盛顿当然希望和中方谈判。随着美欧谈判的推进,中美谈判也将发生变化。 这一场美方称是应中国要求,中方却不断暗示是美方派出特使主动沟通的谈判,仅仅是中美贸易战经过双方互相释放杀招之后坐到谈判桌前的行动。各路观察人士均对结果不持乐观的立场。
但在笔者看来,中美贸易战打到今天,能够有谈判已经是可喜的变化。中美之间,没有大冲突就是大胜利。
贸易战表面上看是中美贸易政策纠纷,是特朗普要解决贸易赤字问题,本质上是中美结构性矛盾的产物。以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速度,十年之内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已成定局。美国对中国举起贸易大棒本身是对中国发展的不适应和焦虑。 当中美之间的纠纷逐步从人权意识形态过渡到南海台海,再过渡到经济话题时,经济合作作为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已经不稳。
当美国的对华政策从原来的接触加遏制转向全面竞争,当美国对中国的判断是已经对美国构成全面威胁,中国已经无法继续韬光养晦,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也已经失灵。
中国多次表态无意挑战美国霸权的示和举动已经无法打动美国。在美国看来,中国就是那只房间里的大象,随时可能挑战现有秩序。 如果说此前中美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较为遥远和务虚的话题,那么现在中美之间以贸易战为契机必须将如何避免终极冲突提上日程了。
2017年11月习近平高规格接待特朗普访华,这是投特朗普所好的对美攻心策(图源:新华社) 美国是没有避免中美冲突的预设机制的,白宫应对威胁挑战的策略仍然是打压。而过去中国一直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中美战略、经济、安全等各个层级的对话机制,本身就是要将中美矛盾的解决正规化,是为中美结构性矛盾解决扫清渠道障碍。
贸易战一度让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停摆,这才是触及中美关系的根本性制度破坏。中国作为后起国家,要想保持崛起的势头不被打断,就必须不断修复巩固中美之间的沟通机制。
此次美国代表团访华谈判,看似中美之间在重大问题上仍在拉锯。事实上,中美能够从冲突升级的边缘回归谈判,重新对话,这本身就是能够避免冲突持续升级的有效做法。
中美之间有问题、有纷争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有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渠道,这才是关键。中美能够在沟通过程中避免大的冲突就是大胜利。 未来十年二十年幻想中美没有矛盾是不现实的,幻想中美没有纠纷也是不切实际的。在冲突中对话,在矛盾建立共识,不断反复拉锯斡旋,始最终避免大冲突,这是北京无法回避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在大原则与小利益妥协之间谋求平衡将是北京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