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前市长嫌工资太低,后竟靠“捡破烂”赚了80亿!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组图)
我们这一生,大都生来平凡,可总有人,以微弱身躯做出撼天动地之壮举,虽九死,犹未悔。
一路披荆斩棘,一生勇往直前,虽千难万险,无所惧。
这世间,有人为自己而活,也有人为理想、信仰而活。
在中国,
有这样一个人,
历经千难,倾其所有;
用一已之力,收集历史碎片,
铭记整个中华的抗战、发展、改革史。
他本是军人家庭出身,
一心保家卫国,
却中途当起了大学教师。
执教八年,
他却踏上仕途,当起了市长,
政途一片光明,
却毅然辞职,捡起了“垃圾”。
他在“垃圾堆”捡成亿万身家,
多次登上胡润富豪榜,
却偏要将80亿“财产”尽数捐出。
他有过多重身份,
走过万千山河,
却只有一个信念:
收藏历史、记录历史、铭刻历史!
这个人正是一身正气的收藏家——樊建川!
1957年9月,
樊建川出生在四川宜宾的一个军人世家,
父母皆行伍出身,
使得樊建川从小就满怀报国之心。
他常常感叹自己身不逢时,
不能征战沙场,保家卫国。
只好一门心思,
在自己力所能及之处,
报效祖国。
樊建川从小就是个独树一帜的小孩。
别的孩子都不敢打架,
即使打完架也都藏着掖着,
只有他打完架后还会获得父亲的赞扬,
前提是,
他打赢了。
如果他被揍得很惨,
父亲也会指责他,
怎么连打架都打不赢呢?
父亲经常围观他打架,
随后再告诉他,
失误出在哪里,
下次记得改正。
当然了,
父亲也是有原则的,
打赢了就要即刻收手。
至于批评教育,
母亲出面就好……
在如此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下,
樊建川成长得十分优秀,
洒脱、率性,又富有理想。
1976年12月,
举国上下都在为十年浩劫的结束而雀跃欢呼,
尚在宜宾近郊插队的19岁少年樊建川,
开始默默地谋划自己的未来。
正当此时,
征兵消息传来,
驻守内蒙古的边防部队前来挑选有志青年。
听闻此讯,
知识青年樊建川热血沸腾,
他终于有机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那个时候,
解放军是全国人民的偶像,
而他作为军人后代,
更有着深厚情怀。
樊建川有轻度近视,
为了能如愿,
他偷背视力表作弊。
得到入伍通知书后,
他还未来得及兴奋几日,
作弊的事就被揭发了,
通知书自然也被取消了。
当然的他虽然后悔、失落,
却也没有顾影自怜,
而是迅速想到别的办法,
为自己争取机会。
他自己一个人,
找到了另一支征兵部队的领导,
不卑不亢地讲述了自己的参军意志,
也从写、唱、吹、拉、奏等各方面展示了才艺。
字写得周正圆润,才艺俱全,勇气可嘉,
领导觉得这个娃子真不错,
当即商量完毕,
“要他!”
樊建川终于得偿所愿。
当时的部队过得都很艰苦,
尤其是驻守大西北的边防部队。
除了土豆和白菜,
几乎看不到其他菜品。
每天的伙食,
不是炒土豆丝,就是炖土豆块。
水果更是鲜少出现,
只有过年之时,
会给每人配发三个苹果,
一年仅一次,
三个吃一年。
条件特别艰苦,但他特别努力。
刚去时仅有100斤的他,
为了能有力气劳动,
结结实实的涨到了130斤,
从一开始的弱不禁风,
变成了一口气能打200多铁锤的壮小伙。
《解放军报 》上关于樊建川的报道
他多次立功,小红花不计其数,
未来一片光明,
可是,
领导的一次看似漫不经心的谈话,
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
1977年,
高考逐渐恢复。
部队首长在与樊建川闲谈之时,
讲了这样一段话:
“时代在变,
今后没有上过大学的,
没经过正规院校培养的,
不光是社会上存在不下去,
在军队,也同样会存在问题。 ”
听及此言,
樊建川犹如醍醐灌顶,瞬间清醒。
在距离高考仅剩一个月的时间,
他开始奋发备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
9月,他顺利进入西安政治学院,
成为第一批从士兵考入军校的大学生。
自此,
樊建川的人生轨迹重新定向。
毕业后,
他进入重庆三医大教书,
备受学生、同事好评。
本以为此生当永远如此,
可到第八年之时,
他竟辞去了工作,奔向仕途。
34岁,他就当上了副市长,
前途可期。
可正当他要荣升为市长之时,
这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再度离职,决定下海经商。
而原因竟是因为工资太低。
市长樊建川摆地摊
他紧跟十四大的召唤,
带着满腔热血,投身商海。
贷款100万,率先做起房地产事业,
可惜,第一年仅仅卖掉了一套房子。
樊建川只好卖掉之前的所有收藏,
偿还债务。
山穷水尽之时,
生活眼看都快要撑不下去了,
可未料却又是一次柳暗花明。
幸运的是,
樊建川赶上了国家经济变革的好时代。
国家新政策的出台,
带给了他极大转机。
没有卖出去的房子,反而升值,
自此,其商业生涯高歌猛进。
商人做得非常成功,
若一心发展,
何愁富豪榜首没有其位。
可惜,
那个因“工资低”而辞职的市长,
却志不在此。
反而深扎在“垃圾堆”里,
收藏那些已然被废弃的物品。
他这一路所有的转变、换行,
都只是为了做一件事:
收藏。
他曾卖掉房产、卖掉地皮,
只为了腾出钱来进行收藏。
每条拆迁的路,
他都会亲自前往,
挨家挨户,
撬掉被遗忘的门牌号,
记录城市的变迁历史。
为了收藏,
他可以放下自己所有的骄傲,
扔掉原本无可限量的前途,
就算倾家荡产、朝不保夕也在所不惜。
樊建川是个理想主义者,
在他眼中,
“凡是人们寄托过美好情感的物品,
都是值得收藏的宝贝。”
早先时期,
樊建川喜欢留着自己的作业本,成绩单,
也会收购别人的日记本。
樊建川幼儿园的收藏
2008年汶川地震,举国之殇。
他马不停蹄地赶往灾区,
在废墟中捡起被遗落在人间的物品,
路边那些无人照料的鲜花,
就连那只幸存网红“猪坚强”
也都被他收藏了起来。
“这些东西都是曾经美好的代表,
是无数不幸者来人间一趟的见证。”
汶川地震中坚强活下来的“猪坚强”
正因为有了樊建川这样温暖的收藏家,
地震带给我们的苦难,
以及生者自当坚强的勉励也时刻被记起。
汶川地震期间,
包括罹难新娘的头纱和新鞋在内的
十件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收藏品,
尽在他的博物馆中。
每件藏品都是一个故事,
每个故事后,
都藏着难以想象的悲痛。
靠博物馆挣钱本就是一个伪命题,
文物的管理费用实在高昂,
莫说还有保安等花销。
然而即使如此,
他仍耗尽20亿建造博物馆,
甚至经常无偿借出文物。
冯小刚拍摄《唐山大地震》,
租用了其馆内物品,
可就当冯导问他多少钱时,
他只是一句:
“当哥的能收你的钱吗?”
说到底,
他在乎的从来都不是钱,
而是梦想和鸿志。
樊建川的梦想是建100家博物馆,
如今已有30个分馆,
由30个世界一流大师设计,
总占地500亩,
约1000万件藏品。
他曾在节目中透露,
收藏的手写资料足足有30吨,
书信高达40万封,
日记近两万本,
像章已有百万枚。
在很多人眼中,
书信、日记、手写资料本是太过寻常之物,
可他却视之为瑰宝。
诚然,
一封书信或许单薄,
不能给世人带来深刻感受,
但成千上万本却足够震撼每个人的心灵。
无数日记本的叠加,
记载的是那个消失的时代,
流逝的情感。
张之洞视察湖北枪炮厂场景还原
80年代,建设机床制造厂生产的摩托车
抗战期间著名的《荻岛静夫日记》
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士兵亲手写,
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侵华史实。
供销合作社
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我寄你的信,
总要送往邮局,
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
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鲁迅致许广平
(名人书信收藏)
“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形状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沈从文致张兆和
“一见你的眼,我便清醒起来,
我更喜欢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似的彩霞似的,
谢谢你给我的力量。”
——朱自清致陈竹隐
双方结婚时向组织申请的结婚申请书
富商、企业家,
抗战老兵手印墙
俘虏历来上不了台面,
明明为了祖国浴血奋战,
可最后却被无数人诋毁、忽视,
甚至辱以“汉奸”“无能”知名。
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独立,
承受了太多委屈。
可很多人,
临死还身在异乡。
樊建川为这些为国奉献出一切的人,
建了博物馆,供后世瞻仰,
也供后人重新审视历史。
战俘照片墙
这是全世界第一个战俘博物馆
他曾免费组织尚健在的抗战老兵,
前往馆内观看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过往。
无数人当场落目,
久久不能平复。
不止关注国人,
他还特意修建了“援华美军馆”,
来感激美军对中国的帮助,
纪念牺牲在中国的4000多名美军战士。
他将248位飞虎队员照片,全都浇铸成瓷板,挂在馆内
多年后,
美国空军的一位老兵罗比特参观此馆,
看到墙上陈列的无数照片,
他用颤巍巍的声音问道:
“这里都是美国的老兵吗?”
得到肯定回答后,
白发苍苍的罗伯特,
当即嚎啕大哭。
原来,
他们并没有被遗忘在历史洪流中,
一直有人记得战友们的壮烈付出。
美国空军老兵罗比特
“援华美军博物馆”引起无数反响。
2008年6月17日,
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授予樊建川,
“荣誉博士”称号,
以表彰他对促进中美文化交流,
作出的重要贡献。
当天,
他与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
一起接受荣誉。
以色列驻华大使曾评价他:
“一个平凡的人,
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
他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苦难。”
确实,
他本是一个平凡人,
却用一生做着最不平凡之事。
他曾说:
“ 四川有两千家房地产开发商,
少我一个没关系。
中国13亿人,
12.5 亿都应该过自己平淡的正常生活,
但应该有一部分人挺起脊梁,
敲响警钟,去做牺牲,
我就想做一个敲钟人!”
他是如此热爱收藏事业,
但他公证过的遗嘱上,
却明确表示,
自己死后,
博物馆文物上交国家。
据相关人士估值,
其价格至少有80亿。
他这一生活得激情满满,
壮志凌云。
生未带来一片云彩,
死后,
却想留下万贯家财,
甚至是自身皮囊,
也要交给曾工作过八年的第三军医大学,
“废物”利用:
1、零碎部件如角膜等,随便取,随便用;
2、骨骼做成标本,婷婷玉立,用于教学,告诉未来学生,这就是老教员樊傻儿;
3、皮剥下来,绷成一砣战鼓,永远陪着我的博物馆,客官为博物馆捐点钱,可以敲我,谓之「鼓舞」。
樊建川文章
他这一生变化无数,
却一心只为了留住历史印记,
让人铭记历史,不断向前。
他本凡人,
却以一己之力,
记录了中国方方面面的变迁史。
铮铮铁骨,
实乃国之良心,当代英豪。
如此热血男儿,
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为之自豪欢呼!
樊建川,
感谢有你,
记载着我们华人共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