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疆政策遭遇争议 转化穆斯林与宗教中国化(图)
9月8日,综合媒体报道,《纽约时报》中英文网站(简称“纽时”)于9月8日刊发《中国在新疆建立大量拘禁营,“转化”维族穆斯林(China Is Detaining Muslims in Vast Numbers. The Goal: ‘Transformation.’)》一文,称新疆当地政策的目的是消除穆斯林对于伊斯兰的信仰。
在北京官方的分析人士眼中,这是西方传统媒体自身“左翼”思维视角下的结论。
有中国统战系统内部的人士透露,就新疆政策而言,中国政府正在推动“宗教中国化”。该内部人士也私下认为但在宗教中国化的执行过程中,中共应坚持透明和程序原则,以防矫枉过正。
除了新疆地区,中国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也推出了一系列让伊斯兰教更具“中国风格”的措施。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简称“中国伊协”)北京时间8月22日古尔邦节期间举行招待会,会长杨发明表示要续推伊斯兰教中国化,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等到场祝贺,显示其主张已获北京认可。
新疆正在推行的政策,是中国伊协与收编中国国家民委、国家宗教事务局的中共中央统战部的共识。
宗教中国化的两面:转化激进思想但不冒犯宗教禁忌
纽时称,新疆转化中心的学员要听讲座,学唱赞美中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自我检查,反对(单一的)维吾尔族民族认同,反对伊斯兰激进主义以及与共产党相对抗的思维”,这实际是要求少数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反对极端思想以及不得“反党”的教育。这对中国内地普通公民来说,都是已获广泛理解的常识。
与此同时,中共对于伊斯兰教信众禁忌的照顾,也是无处不在。中国内地网民对伊斯兰教少数民族信众稍有埋怨,就会被指控触犯“破坏民族团结”的罪名。农历新年期间,中国官媒会对涉猪的民谣进行修改,以防止2,000万穆斯林国民受到冒犯;政府会在学校、党校乃至监狱等设施中设立“清真食堂”,连入狱囚犯的宗教禁忌都会顾忌。尽管这些措施让中国网民深感不解,但民族宗教部门仍在努力执行。
分析认为,中共在新疆的政策消除了安全隐患。新疆相关部门在官方文件“宗教极端的75种表现”中提出,青年男性留大胡子、在清真寺以外公共场所礼拜、突然戒酒戒烟都应禁止。这与欧洲国家禁止蒙面罩袍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考量的尺度不同而已。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研判宗教元素是否“极端”,应该考虑中国公众的接受程度,而不应靠西方,尤其是其“左翼”媒体的判断。
伊斯兰教中国化宁夏、甘肃等地也在进行
中国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新疆并非孤例。在宁夏街头,伊斯兰化的装饰和阿拉伯标语都已清除。除了非宗教建筑,中国政府同时禁止建设“阿拉伯风格”的清真寺,并计划以中国寺庙为标准,将现存宗教建筑进行改造。在甘肃临夏,16岁以下青少年被禁止参与宗教活动,清真寺要悬挂中国国旗。
在一定意义上,回族信仰的伊斯兰教已经中国化。其为亡故亲属举行纪念活动并非是伊斯兰教初创时期的传统,而是后来逐渐形成的礼俗。他们会从亡故者去世开始,每逢7日举行一次纪念活动,这是借鉴了中国道教、佛教中有关“头七”“回魂夜”等习俗。回族对汉文化的接受程度、在伊斯兰教中国化进程中所表现来的儒化程度比其他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高得多。回族的风尚习俗、服饰特点都透射出汉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的结合,在中秋节食用清真月饼,元宵节食用清真元宵等,也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体现。
中共应防止矫枉过正
不过,中共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也应提高透明度,防止“矫枉过正”。
一个稳定的社会,民族、宗教色彩应具多元化的特征,让原教旨主义失去空间。新疆问题的本质,是“恐怖主义”,而不是“宗教问题”。中国官方力推“伊斯兰教中国化”,目的即推动当地一元化倾向的宗教变得丰富,帮助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产生交集,以此遏制“恐怖主义”活动。在此过程中,应避免矫枉过正、让外界以为其中隐含消灭宗教信仰的取向。
此外,8月13日,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就此举行聆讯,中国代表团团长俞建华否认有任意拘留维吾尔族人的情况,但承认新疆打击暴恐活动,被定罪的罪犯会在“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中心”学习技能融入社会。面对世界各国媒体、人权团体的舆论攻势,中共应让一些掌握技能、重新上岗的出狱者现身说法,显出一定的透明度才可平息汹汹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