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网友:冰冰,你欠中国人一个“谢罪”!4天的片酬是石原里美2年的收入(图)
消失了122天的范冰冰,今天终于有了动静。首先,是央视新闻于今早公布了关于范冰冰偷税漏税的调查结果。
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范冰冰需要缴纳包括税金、滞纳金、罚金总计8.8亿元。
8.8亿元是个什么概念呢?有网友举例说明了一下:
随后,范冰冰的微博在销声匿迹了四个月后,终于更新了一封致歉信:
两方的回应也算是终结了这段时间的各种传言,对于吃瓜群众来说,终于等来了一个结果;对于范冰冰的粉丝来说,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从被揭露存在“阴阳合同”开始,范冰冰就几乎消息全无,作为一位在国际上也非常有知名度的中国明星,这次事件不少外媒也报道了。
日本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更新了关于范冰冰的新闻。8.8亿元人民币折合成日元的话,约为146亿日元。
与此同时,也报道了范冰冰在微博上更新的致歉信。
日本网友也算是很关心范冰冰的新闻了,毕竟日本人知道的中国明星屈指可数,而范冰冰在日本确实很有名,连山下智久知道并且想合作的中国明星也是提到范冰冰。
但是对于这样的结果,日本网友似乎也不是很满意,尤其是在确定了偷税漏税的情况下,日本网友觉得似乎不是一封致歉信就能解决的。
女明星偷税漏税素颜出来谢罪是惯例吧,那会不会谢罪呢,感觉她的资产足够用钱解决这个问题。
按照惯例应该要求其素颜谢罪吧,不过素颜也是美人。
当然,素颜谢罪什么的都是后话了,之后范冰冰是否会站在公众面前道歉也不好说。不过,这个新闻一登上日网,最让网友跌破下巴的就是金额,这个金额听起来就像天文数字。
能支付140亿的话也是够厉害的了,日本艺能界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中国有6200万粉丝关注,虽说处罚金额很惊人,不过也不能比拟,日本的演员是赚不到这个金额的。
罚金、滞纳金也是很惊人的数额了,能付得起也是吓人。
在日本,赚的钱能够支付起140亿罚金的演员是没有的,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很厉害了。
付得起本身就够厉害的了。
日本网友说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艺人收入悬殊。对比中国艺人的收入来看,日本艺人的收入简直少得可怜。
上面这张表格基本囊括了日本当红女艺人,颜值派、演技派都在榜单上,位列女艺人收入第一位的是绫濑遥。其中电视出演单集200万日元,广告出演一支7000万日元,估算的年收入为6亿5500万日元(约RMB3953万元)。
而在中国非常有人气的石原里美和新垣结衣,在榜单上也只分列第四位和第五位。其中,石原里美的年收入估算为4亿3800万日元(约RMB2643万元),新垣结衣的年收入估算为4亿3500万日元(约RMB2625万元)。
榜单上的这些女艺人在日本演艺圈基本都算一线了,而她们的年收入对比中国艺人的收入来看真的是少的可怜了。
日本节目也曾曝光过一张中国女艺人出演电视剧的片酬,其中范冰冰的片酬为5亿2000万日元(约RMB3136万元),范冰冰一部电视剧的片酬比石原里美一年的收入还要多。
中国艺人收入高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很出名了,比收入高更惊人的是钱来得太快太容易。之前崔永元在曝光“阴阳合同”的同时,提到4天6000万片酬。
网友推测4天6000万片酬的主人公就是范冰冰。6000万元折合日元约为9亿9440万,相当于石原里美2年的收入还要多。
虽然,范冰冰工作室随后对4天6000万片酬予以否认,现在来看,和8.8亿的税金罚款相比,4天6000万连零头都不够。
关于偷税漏税的处罚,中国网友也有自己的看法。而日本这边,对于偷税漏税的处罚力度算是比较大的,1981年税制改革后又将偷税罪的最高刑期从3年提升至5年,也就是说偷税漏税在日本是要面临牢狱之灾的。
当然,重罚之下依然有人偷税漏税。原棒球选手,后成为艺人的坂东英二,曾获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却在2012年的时候被查出偷税漏税7500万日元后,所有演艺活动终止,公开出来谢罪道歉。
怎样处罚自有法律依据,比起处罚本身,更让人们愤愤不平的是整个中国娱乐圈艺人天价片酬的神奇“合理性”。
人都说当你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的时候,家里可能已经爬满了成千上万的蟑螂了。
娱乐圈偷税漏税肯定不只范冰冰一人,心里有把尺的艺人这段时间可能也是胆战心惊的吧。
而在范冰冰偷税漏税坐实之前,又有多少艺人对自己拿的片酬心里是有数的呢?中国老百姓对艺人真的算是很宽容了,拿高片酬可以,但至少对得起作为演员的职业水准吧,而不少流量艺人别提职业水准了,根本是在践踏老百姓的容忍底线。最可怕的是,拿着天价片酬还理直气壮,当老百姓都是瞎。
另一面,对比一些真正值得高收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科研家们,他们的年收入可能连明星一集的片酬都没有。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明星离婚、分手,甚至芝麻绿豆大的花边新闻都能轮番上热搜,满屏充斥的是一个浮躁的娱乐圈和同样浮躁的社会。
比起科研新发现、科技新技术,人们更爱看娱乐八卦、速食新闻,把明星高高捧在天上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而这几天关于诺贝尔奖的新闻登上热搜,一时点醒了一些人,人们开始关注一些默默奉献的科研家。
可是,这波醒悟就跟热搜一样,不用几个小时就掉出了人们的视线,今天在热搜上再也寻不到丝毫痕迹。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最大途径就是网络,而我们摊开来能给孩子们看的就只是这些纸醉金迷和家长里短,书本上教的价值观与现实中看到的大相径庭,父辈们谈“偶像”时说的可能还是某位科学家,而如今孩子们嘴里的“偶像”可能只是个网红。
这浮躁背后真正凄凉的,可能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