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凯的贸易战困惑:美国对华要求为何一变再变(组图)
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微妙的时期:美国防长马蒂斯10月15日在前往越南的飞机上表示美国不想遏制中国。稍早前(10月8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访华也提到“美国不反对中国发展,无意围堵中国,也没有全面遏制中国的政策”。
蓬佩奥(左)第二次访华,中美双方只是交换了立场(图源:Reuters)
与马蒂斯(James Mattis)和蓬佩奥(Mike Pompeo)比较友善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等美国高层。特朗普10月14日接受采访时称威胁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美国副总统彭斯则在10月4日发表演讲全面指责中国。
美国政府释放出了混乱的信号,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10月14日也无奈称,不知道特朗普在贸易问题上到底听谁的,难以理解美方在中美经贸冲突中的意图。
的确,从3月贸易战爆发至今,美国在贸易问题上反复令人眼花缭乱,对中国的要求也是一变再变。
据查询,3月22日,特朗普在签署针对中国经济侵略备忘录时发表讲话,谈到了两个问题:一是贸易赤字,要求中国将中美贸易赤字减少1,000亿美元;二是知识产权。
中美的贸易谈判提上日程,5月3日至4日,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访华磋商贸易问题,相比于3月美国的要求比较笼统,5月美国提出的要求非常具体。根据路透社、《华尔街日报》透露的消息,美国提出了八大要求:
从6月份开始的12个月内,中国必须削减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中国必须再削减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中国必须停止对“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的所有补贴。美国可能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标行业的产品出口到美国设限。中国必须采取“立即的、可验证的”步骤,停止对美国商业网络实施网络间谍行动。中国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美国将限制中国在美国投资敏感技术,中国不能报复。中国必须将关税的平均水平从目前的10%削减到跟美国同一水平(3.5%)。中国必须向美国企业充分开放服务和农业领域。美国还要求双方每个季度会晤,以检查进展。
在这些要求提出后,中国先是与美国达成了不打贸易战的共识,结果,不到一个月,5月29日,白宫发表了《特朗普正在应对中国不公平贸易政策》的声明,再次提出了要求,称美国会继续保护国内科技和知识产权,停止工业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非经济转让,加大对中国的市场准入。同时,美国会要求中国取消其贸易壁垒,包括非金融领域的贸易壁垒。美国要求中美之间的关税需要互惠。美国会继续与北京讨论解决两国的结构性问题,并通过减少中国严格的进口限制来扩大美国的出口。
就在外界都以为中美此次会偃旗息鼓时,特朗普政府还是撕毁了贸易共识,决定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同时,6月2日至3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访华,《金融时报》称中美讨论一系列商品清单合同,包括原油、液化天燃气、牛肉、禽肉及大豆等。美方也在要求中方取消配额及修改监管法规,包括针对禽肉的进口管制。当时中美发表的声明提到中国会购买天然气等缩减中美贸易逆差,但仍没有阻拦美国7月威胁对中国价值2,000亿美元的产品征税。
8月22日至23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访美,《华尔街日报》透露出美方的要求:中国降低关税;停止强制美国公司转让技术;放宽外企的市场准入以削减美中贸易逆差;中方将人民币汇率推升至贸易战之前的水平。此次谈判再次不欢而散,之后,9月中方官员访美的行程也随之泡汤。
中美在贸易问题上迟迟不能达成最终共识,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国政府的不稳定,多维新闻在《侃世界:对中国最狠的不是特朗普》一文中就提到了特朗普是从中国手里要钱,而他的幕僚则是要中国的命。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内部的拉锯也必然导致外交对策上的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