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3日 23.9°C-26.5°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2018-10-23 来源: 每日人物 原文链接 评论8条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1


iPhone屏幕上的时间,看不清了。

我一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视力在快速下降,而且我知道,这并不是只有我才遇到的困境。世界上有超过2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其中使用最密集的地方就是中国,高达13亿的手机使用者,位居全球第一。人们平均每天要在手机屏幕上滑动2617次,大部分人眼睛盯留在屏幕上的时间超过每天3个小时,而像我这样连续盯着屏幕工作10小时的人,就最终聚集在医院诊疗室的门口了。

医生说,我的状态是最典型的重度失调病例,这是视疲劳最严重的一种形式,也是他最近几年最常见到的病例,如果疲劳得不到缓解,就会发生病理的变化,眼轴拉长,视力下降。每天门诊患者中,好大一部分人的诉求都跟屏幕有关,在极端的案例里,有人为此出现复视做了手术,还有人出现黄斑区病变,甚至灼伤。

医生给我开了眼药水,还有一串非常奇怪的医嘱——认真地休息,认真地远离手机,认真地去晒太阳。临走的时候他告诉我,听上去很简单,但迄今为止,他还没见过有人能真的做到。

于是,在短暂的休息时间,我开始研究这件事。我想知道,科技在人的身上留下了什么样的烙印。我们早已熟悉技术光明的那部分故事,它让我们实现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生活,然而,故事还有另外一半,科技也吞没了我们,创造了一种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行为习惯、特有的生活方式,永远在线,永远万物相连,永远新鲜事不断。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占据了我们几乎所有的时间,又是怎样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身体?

全体上瘾

我不得不关上手机,这让我意外地发觉,抬起头来看到的世界挺有趣的。我建议正在看这段话的你也试试,只要离开屏幕一下,你就能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多么荒谬——每个人都在紧盯屏幕,无时无地,全体上瘾。

在地铁的车厢里,几乎没有人会跟你目光交汇,全体乘客差不多都在刷手机,坐着看,站着看,车门打开的时候还在看;在书店,我看到人们坐在台阶上读书,可从旁边走过仔细看,一个姑娘的确捧着一本书,而她正在看的是——书中间夹着的手机;在餐厅,只要你有耐心就会发现,不管最初见面寒暄多么亲切,大部分聚餐的最终结局都是所有人低着头刷手机;最惊心的是,从堵车路段一路看过去,连司机都没在专心,连开车的司机都没在专心,他们堵在路上,一边玩着手机,一边慢慢往前挪……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2
如今地铁车厢内最常见的景象,是每个人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图/ nahumkim

就算和人面对面,都无法抗拒屏幕的诱惑。在我的编辑部,选题会开始的标志是,人们坐成一圈,象征性地把屏幕锁上,反扣在桌面上,抬头注视着讲话者,但就像时刻挂念孩子的母亲,从放下手机开始数不到20个数字,就至少有一个人伸手去摸手机,低头刷一刷屏幕,从无例外。

创办了第一份互联网报纸“赫芬顿邮报”的阿里安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仔细研究了这种技术和人的身体之间的关系,并写成了《睡眠革命》。根据全世界睡眠状况调查,人类原本每天花时间最长的事件是睡眠,而这个数字在智能设备到来之后不断受到蚕食,到了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花在电子设备上的时间比睡眠时间还要长,95%的成年人在上床睡觉之前会使用电子设备,一半的人会半夜爬起来检查电子邮件,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接近50%的成年人承认,科技让他失眠。在睡不着觉的晚上,23%的受访者说,他们会抱着手机睡觉,而其中的3%则强调,自己必须要天天握着手机,才能睡得香。

那么,我们究竟每天在屏幕前花掉了多少时间?我很想知道这个答案。我找到了开发者凯文·霍尔什(Kevin Holsh),他开发了一款叫做“Moment”的应用软件,实时记录每次拿起手机、看屏幕的时间。据他介绍,来自全球的数万名用户中,超过66%的用户每天使用超过2个小时,总体平均每天使用时间是3小时,不过他说,这个数字很大程度上被使用屏幕时间非常少的用户给拉低了。

在另一份第三方的数据中,全球平均每个人使用屏幕的时间是5个小时。手机占据了我们超过三分之一醒着的时间。苹果公司在更新的系统中也推出了记录屏幕时间的系统工具,细分每一项类别去统计人们的屏幕使用情况。苹果公司CEO库克先生是世界上第一批试用这个功能的人,然后,他也成为了第一批被自己吓到的人。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自己感到羞愧,在接受CNN采访的时候,库克拒绝公开他具体的屏幕时间,但他一个劲儿强调,自己的屏幕时间多到“匪夷所思”。“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沮丧地说,“事实证明,我错了。”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3
在书店、图书馆,人们对屏幕的热情也往往高过了对纸质书本的兴趣。 图/ nahumkim

霍尔什说,在屏幕时间这件事上,大部分人都把自己想错了。他喜欢邀请别人猜测自己每天的使用情况,一大半的人会大大低估这个数字。我自己也尝试了一下,我也以为我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我不打游戏,不沉迷朋友圈,也刻意避免自己用手机看视频,但就算这样,在强制自己休息的日子里,我的屏幕时间也竟然不知不觉超过了3个小时。

我注意到,这个庞大的数字很大程度上来自毫无意义的碎片时间。Moment会将每一个“拿起手机”记录下来,在一天的线性图上打一个点,而我一天当中拿起手机次数接近100次,在统计时间轴上,这是一条长长的打点记录,也就是说,我总是忍不住拿起手机,解锁,毫无目的地盯着它几秒到几分钟,然后关上。

事实证明,不止我一个人有这样的习惯。微软的报告称,77%的18岁到24岁年轻人会在做任何事之前先伸手去找自己的手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亚当·奥尔特(Adam Alter)研究了这种技术上瘾的现象,在他的调查里,超过59%的人承认,他们依赖社交媒体,如果半小时没有上网查看,他们就会感觉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在另一次调研中,46%的人还表示,他们无法忍受没有智能手机的生活,有人甚至宁愿自己受点伤,也不愿意手机受伤。显然,我们被眼前的这个屏幕迷住了,逐渐上瘾。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4
宁愿受伤,也不能被抢走手机的现代人。图/ nahumkim 

对抗人类的设计

屏幕为什么会如此吞没我们的生活,抢走了这么多的时间?在采访了开发者、查阅了数据报告后,我终于开始明白,我们每个人身边究竟在发生着什么——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幅度是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本,就是用户的注意力。APP设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吸引用户注意,保持人们活跃在线。所以,一个成功的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保证用户不会流失,不会退出下线,在8秒内不断向页面释放一个又一个新的刺激点,锁住新的注意力。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5
现代人不断被电子设备屏幕中有趣的内容吸引。 图/ nahumkim

这一切细微设计,从医学角度看来,简直就是悲剧现场。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到20下,也就是说,每隔3秒钟左右,眼睛原则上应该有一次不自主的眨眼,这个过程被称为“瞬目过程”。每一次完全瞬目过程,上下眼睑完全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持它们的湿润,并且让眼球得到至少0.2秒的休息。

但是,电子屏幕自体发光,并有刷新频率,不断闪烁,这种设计本身就对眼睛是一种刺激,导致它无法实现完全地眨眼,每分钟眨眼次数减少一半,甚至减少至三分之一。更要命的是,页面上还在源源不断跳出新的刺激点,眼球就会不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从一个刺激点接连不断地转移到另一处,在这个移动过程中,眼睛持续保持紧张状态,完全瞬目次数明显减少。

这么一来,眼睛天生的自我保护功能,就被我们的技术设计强行破坏了。这种矛盾就解释了,为什么干眼症从一个在中国原本普通的不常见病,迅速成为患病率飙升的眼科最常见病。屏幕上的这些设计,导致眼睛内膜泪液分布不再均匀,增加了泪液的蒸发。最新的研究发现,屏幕使用最终会影响泪腺分泌,因为泪腺受到的刺激少了,总体分泌量就会受损。我们的眼睛会更容易疲劳,也更容易患上干眼症,进而诱发更多眼部疾病。

世界范围内的眼科医生都注意到了这种技术带来的眼睛变化。在医学上,这种症状被定义为“视觉终端综合征”(Visual Display Terminal Syndrome, 简称VDT Syndrome)。它会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不同程度的视疲劳,以及干眼症的普遍发作。这种看似并不严重的状态积年累月会影响人类视力,特别是代际视力变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预估,到了2050年,全球会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人近视,而东亚地区会更高。

即便是像库克那样自律的精英,也无法在iPhone面前保持理智。按照“设计伦理学家”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的说法, 这并不是说人类缺乏意志力,只是在iPhone面前保持自律,这怎么可能呢?屏幕对面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的工作目标,可就是跟人类的理性和自律做斗争,破坏这种自律,留住在线的你。

这个琐碎却高频发生的细节,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最大象征,也改变了我们自己。一个眼科医生告诉我,北京城里最稀罕的人物,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他想了想,自我纠正,其实这么说并不科学,因为现在儿童玩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也在加长,找到这样的孩子也不像过去那么容易了。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6
在电子屏幕前玩游戏的孩童。 图/ nahumkim

人们这一行为习惯的变化,甚至改变了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基本设计。广告主都知道,人们视力所及的地方都是值钱的广告位。知乎在投放广告前做过实验,如果想让路过的乘客注意到墙上的广告,最少需要5秒钟,但是手机软件的命根就是人的注意力,它要随时占据着人的眼睛,完全不会让出这5秒钟。

所以,在北京地铁,广告最贵的地方不是人最多的车厢,而是你不得不放下手机的地方。地铁1号线一列内包车广告的刊例价只有每4周人民币28万元。相比之下,在换乘通道,电梯和步道相交的那部分,是全北京最昂贵的一面墙。地铁1号线与10号线的国贸换乘通道,一侧的广告墙刊例价就达到每4周人民币139万元——因为只有在那个地方,你的眼睛会短暂地离开屏幕,看着地面迈步走上电梯。

晒太阳

那么,医生能够给我们带来帮助吗?

答案是,很难。一位从事眼科临床、科研超过30年的医生告诉我,视疲劳是眼科的一个硬伤,虽然它困扰着绝大多数人,可既没有能缓解症状的药,也没法做量化分析,很多研究也会主动避开这个方向。医学上最标准的对策是工作执行20-20-20原则,每看电子屏幕20分钟,就停下来望向20英尺(约6米)外的地方,看至少20秒。但这样的医嘱很少人能真的执行,她也觉得很无力,只能开一些听上去不那么有效的处方——多闭闭眼啊,用蒸汽熏熏眼睛啊……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7

即便想尽量少地使用手机,各种社交平台也会不断冒出信息,“绑架”使用者。 图/ nahumkim 

文静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眼科医生,主攻小儿眼科和视光学。屏幕时间成为她感兴趣的新课题,目前她已经遇到了6例典型病例,都是由于屏幕时间过于集中导致眼睛的病理性变化。见到她的那天,我们先在外面晒着太阳转了转。北京刚刚迎来秋天,一出门就是湛蓝的天,明媚的太阳。她告诉我,每天能见到太阳的时间就那么十几个小时,要特别珍惜有阳光的时间。

我不由得回想起医生给我的那份奇怪的医嘱,休息和远离手机我都懂,为什么要多晒太阳?难道太阳是治眼睛的药吗?

“阳光对视觉发育的影响,是小儿眼科和视光学领域最热的课题之一。”文静说,大量研究数据证明,太阳光照充足的环境,能够造成周边离焦,减缓眼轴伸长,还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光谱均匀的日照对眼睛也有保护性作用。

对照太阳和屏幕的光谱,就能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异——太阳的光谱,是一种连续的全光谱,它拥有不同波段的光,这种光源经过长距离的传递,均匀弥散在我们的眼睛里,温和而均匀地刺激视网膜细胞发育,在过去的数千年里,养护了人类的眼睛。

但电子屏幕释放出的主要是高频蓝光,这也是为什么它会影响我们的睡眠,因为在晚间睡觉前刷手机,屏幕上的高频蓝光向大脑神经释放了错误的信号,“现在是白天,不能睡着啊”,这有可能会严重影响人类的昼夜调节。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8
当代青年睡前必备动作:刷手机。 图/ 视觉中国

关于光照对视力的保护性作用,医学界有一个著名的对照实验。研究者对照了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悉尼的华裔儿童近视患病率,两个研究组中都是华裔儿童,所以从遗传学角度看,他们身上的近视遗传特质应该会表现出相似性。可是,对照两组儿童的视力状况,生活在悉尼的儿童近视患病率仅为3.3%,而生活在新加坡的儿童近视率高达29.1%。研究者进而仔细分析了儿童的生活方式,新加坡儿童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为3.05小时,而悉尼儿童每周户外时间13.75小时。

基于此,新加坡的研究者详细分析了户外活动与近视的关系,共有1249名青少年参与了此项研究,这些孩子的平均户外时间都达到每天3小时以上,但近视组的孩子活动时间为3.1小时,而非近视组为每天3.6小时。研究发现,在排除了年龄、性别、种族、阅读时长、家族遗传等因素后,仅仅是30分钟的户外时间差距,多了这30分钟的小组近视患病率就下降了10%。研究人员同时发现,运动量也与近视降低密切相关,户外运动的相关性远高于室内运动,也就是说,只有在户外运动才能真正有效预防近视。

在台湾,视力研究者得到了更令人振奋的实验结果。2013年,他们在台湾南部选取了571名9岁左右的小学生参与实验,要求研究组学校的孩子们每天花80分钟在户外活动,不准留在室内。一年之后,仅有8.41%的孩子被诊断出近视。与之鲜明反差的是,对照组的临校的儿童近视率为17.65%。

另一些研究者整合分析了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大陆和台湾的6个项目组的研究结果,发现比对照组每周增加8.9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发病率50%,如果是每天增加1小时,可以降低45%。

晒太阳很重要,这已成为视力研究者的共识,光照对于眼睛有保护性作用。尽管人无法治愈近视,但充足的光照能够避免情况更加糟糕。研究者的建议是,儿童需要每天在至少一万勒克斯的光照下待3个小时,能有效避免近视。唯一的问题是,它很难推行。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9

《纽约时报》发布专栏文章,讲述太阳对眼睛健康的积极影响。 图/ The New York Times

来就诊的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告诉文静,每天户外时间3小时,这怎么可能呢?大家早已过上离不开屏幕的生活了。来找她看病的人,要么是连续打了10个小时游戏的大玩家,要么是同在医院里天天对着屏幕看病例的大夫,还有每次假期之后,那些没空照顾孩子的家长,因为孩子坐不住,只能给他玩iPad,一个假期结束,眼睛就看不清了。

文静说,在许多眼科医生的日常门诊工作里,屏幕时间是一个很明显的主诉,但是这个诱因是很少被人重视的。

最大的问题在于代际传递。相比于父母双方均无近视的人来说,父母单方近视,对孩子的遗传增加概率是三倍;但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提高概率接近六倍,而且这些都是后天发生的近视。所以屏幕给眼睛带来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虽然出生的时候眼轴长度不至于有太大区别,但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他们有更高概率出现问题。

每年到了夏天,很多小升初的孩子会来看近视,他们在诊室里崩溃大哭,无法接受自己一生要与衰落的视力共存。家长告诉文静,小学毕业的时候,班上已经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近视了。而在此之后,他们还将继续面临一个更严酷的世界,永远在线,永远看着屏幕工作。在漫长的代际传递后,或许有一天,人类会像退化了尾巴一样,对眼睛的功能需求也发生变化。

只不过,活在此刻,还是要再争取一下的。为了对抗飙升的屏幕时间,我非常认真地设计了一套战略——我给自己买了一块巨大的白板,在上面用大字一行行写着“保护眼睛”、“不能熬夜”、“视力一去不复返”,加了很多感叹号。还买了一个倒数计时器,我打算践行伟大的20-20-20理论,每过20分钟闹钟就会响,提醒我休息20秒。

事实证明,我可能又输了。当新的工作到来,永不下线的生活重新开始,闹钟根本没有用。考核、绩效、KPI,即便不把它们写在白板上,也在每天的生活里清晰可见,反倒是白板上那几行字,我逐渐又看不清了。医生的嘱咐再次失效,以我的工作性质,休息和远离屏幕都不太可行了,我只能寄希望于写完这些字以后,能走出房间,逃离工作,出去晒晒太阳。

北京城里最稀罕的物种,是眼睛里没有红血丝的成年人(组图) - 10
图/ nahumki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8)
_大衛衛
_大衛衛 2018-10-24 回复
把手机颜色翻转,设置成黑白的时候,能有效减少看手机的频率和时长
JKB88
JKB88 2018-10-24 回复
曾经每天用手机五个小时...我也不知道我都用手机做了什么...自从iphone出了屏幕使用时间统计以后每天都会刻意限制自己刷手机的时间和次数。虽然没办法立竿见影很快改掉刷手机的毛病,但是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总有一天我的日均使用时间会下降到1h的
Li锋-lovejbaby
Li锋-lovejbaby 2018-10-23 回复
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近视了,一直都在越来越深的路上,假如自己当初知道点护眼知识,假如自己知道什么叫近视,会不会就不一样了,可是那都是不可能的。
sunny笨小灰
sunny笨小灰 2018-10-23 回复
唉,又可怜又可笑,道理我都懂,可是没办法
lucky9491
lucky9491 2018-10-23 回复
人生最后悔的事情(没有之一):没好好保护眼睛,近视七百多度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