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3日 30.6°C-32.9°C
澳元 : 人民币=4.5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南海外交政策未曾模糊 北京是美国秩序挑战者吗(图)

2018-12-27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导语:在2003年到2006年间,中国学术界及高层领导举办的一系列专题讲座和学习会议,讨论涉及历史上大国的兴衰:崛起的方式;频繁交战的原因;现代大国能否和如何不与国际秩序主导国家发生军事冲突而实现崛起。中国领导人试图向世界去说明,中国正在采取了“超越大国崛起传统道路的战略”,中国“不走‘一战’时的德国和‘二战’时的德国、日本依靠暴力掠夺资源、争夺霸权的老路。中国也不走冷战中大国争夺主导权的道路”。学者们说,这可能是大国政治历史上独具哲理的时刻:“其他大国和有抱负的国家很少有这样自省的论述。” 

中美领导人会谈确立了贸易战休兵90天,双方也将加紧谈判,希望能在2019年3月前敲定贸易协议。 

世界最强大两个国家之间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何时能够结束仍然需要打上问号。但是如果你在北京或者华盛顿的街头随便询问一个人,他们都会清楚的告诉你,中美之间的这场贸易战,从来不是“贸易”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特朗普对于中国崛起的重重担忧。 

如果将时间回溯,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政府第一份《战略报告》,将中俄描述为战略竞争对手,称中俄挑战了美国的实力、影响力和利益,并扣了大帽子,说中国是意图侵蚀美国的“修正主义大国”。当时“修正主义”一词从特朗普口中一出,立刻挑动舆论神经,勾起中国人对于毛泽东时代中国人批判苏联为修正主义国家的记忆。但是熟悉国际政治的人都清楚,特朗普所谓的“修正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修正主义”不同,美国人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今天是要“修正现行的国际秩序”,即挑战美国的国际话语权。 

中国的崛起毋庸置疑,但是中国真的是要挑战二战之后美国建立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吗?为什么在中国政府的表态中,时而强调和平崛起,时而强调不称霸;时而说起中美是“夫妻”,“太平洋容得下两个大国”,时而又在强调要改变全球治理体系?在西方人的眼中,这些“时而”背后是中国政府内部,对于中国崛起后,是否该全方位参与到国际秩序调整中的矛盾态度。在中美争锋相对已然一年之时,似乎有必要就此对“中南海如何认知中国正在修正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这个观点进行解读。 

从邓到习的外交信号——从未模糊

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一方面,中国强调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正在建立一批不以美国为中心的经贸、金融、政治、安全领域的多边组织,提出了自身对国际秩序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强调不会挑战美国的地位,无论发展到什么地步绝不称霸,以及维护现今存在的国际秩序声音。 

中南海外交政策未曾模糊 北京是美国秩序挑战者吗(图) - 1

“太平洋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这是习近平时代明确的外交政策(图源:Reuters) 

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表态背后,实际上是中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当今的国际秩序,但是中国的发展阶段逐渐让一些秩序显得不再适用的事实。 

北京——这个古老王朝的首都,作为中国权力的中心,从来不缺乏基于自身实力的清醒认知。无论是中国人自身,还是西方,都认为中国能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这种连续和传承具体体现在从邓小平之后,中国政府一再强调自己“不称霸”,不会挑战美国,不会挑战现行的国际秩序。 即使不谈及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邓小平与江泽民时代。在胡锦涛执政中国的时期,尤其在2003年到2006年间,中国学术界及高层领导举办的一系列专题讲座和学习会议,讨论涉及历史上大国的兴衰:崛起的方式;频繁交战的原因;现代大国能否和如何不与国际秩序主导国家发生军事冲突而实现崛起。这些讲座后来被编入12集电视片《大国崛起》。中国领导人试图向世界去说明,中国正在采取了“超越大国崛起传统道路的战略”,中国“不走‘一战’时的德国和‘二战’时的德国、日本依靠暴力掠夺资源、争夺霸权的老路。中国也不走冷战中大国争夺主导权的道路”。 

学者们说,这可能是大国政治历史上独具哲理的时刻:“其他大国和有抱负的国家很少有这样自省的论述。” 

“国强不霸”

尽管现在外界对于2012年之后的中国外交政策有很多观点截然不同的分析,但是习近平和他的执政团队,在“国强不霸”的表述上,从来是清晰的。2013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作为习近平特使在美国参加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时,把双方关系比成“夫妻”而不能“离婚”,双方可吵架,有分歧,但必须增加了解,增强互信,“培育共同的生活基础。”“我们两家不能走离婚的路。” 

2014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参加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的联合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演讲致辞中,希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希望中南海和白宫可以有决心“打破大国冲破对抗的传统规律,开创大国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政治担当。” 

讲话中,习近平还用了十分中国式的比喻——“我始终认为,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2018年,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主题为“机遇还是挑战,伙伴还是对手?”的演讲,十分清晰的指出今天美国对于中国的“敌意”——“症结说到底还是要从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中去寻找。一些美国朋友从西方传统现实主义理论出发,根据几百年来其它大国兴衰起落的规律,认定国强必霸,因此认为中国今后也会称霸,甚至会挑战和取代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我首先要清晰地告诉各位朋友,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误判,是对美国利益和美国未来极为有害的错误预期……中国既不会成为美国,也不会挑战美国,更不会取代美国。” 

信号明确,近20年的历史中,中国的领导者一直试图告诉美国和世界,中国不是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中国不是美国的挑战者。 

内部民族情绪的传导与中国领导者的冷静

当然,近年来包括南中国海的摩擦,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2025计划,中日钓鱼岛争端,都被视为中国正在调整现有国际秩序。即使在中国国内,如同历史上所有崛起的大国一样,民族情绪高昂,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应摆脱自我怀疑和被动应对,强调必胜主义,放弃渐进主义,通过“大目标”来重拾历史使命感。毕竟,中国终于实现了过去两个世纪改革者和革命者共同怀有的梦想——一个掌握现代军事实力、保持独特价值观的繁荣的中国。 

激进的中国民族主义者认为,中国应该放弃现在保守的外交政策,全面出击,挑战美国权力。有理由相信,这种情绪,或多或少的有传导到中南海内部。更何况,相比40年前,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即使中国强调自己没有“野心”,国际秩序的丛林中,没有多少国家愿意相信。 

当然,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自身也希望对现有国际秩序进行调整和改革,例如亚投行,例如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出于这种目的,但是这种调整和改革绝非如特朗普所言,是颠覆与修正。 

因此,在“是否挑战美国霸权,修正国际秩序”的这个命题上,相信北京内部一定有讨论,甚至在近几年,有采取过一些相比之前更强势的政策。但这是与中国国力的增长,以及中国国内民意需求成正比的。 

习近平和他的团队十分清楚,中国希望自身的崛起和保持和平现状之间保持对立统一的关系,探索一种在维持国际关系的某种平衡下改变国际秩序的方式。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其《论中国》一书中所说,——和平发展既不是中国“韬光养晦”的阴谋诡计(一些外国人这么猜想),也不是浪费中国优势的天真幻想(一些中国人这么指责)。这是中国真诚而长久的政策,因为这最符合中国的利益,最符合国际战略形势。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嘟弋嘟
嘟弋嘟 2018-12-27 回复
美国的强权时代该结束了
咖喱liujia
咖喱liujia 2018-12-27 回复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挚爱moon
挚爱moon 2018-12-27 回复
其实很明确,就是一直举着白旗,对方终究会接受我们降书的。
兔宝宝小黑胖墩
兔宝宝小黑胖墩 2018-12-27 回复
中美是夫婦的言論簡直是錯得一塌胡塗!
Curry灰灰灰
Curry灰灰灰 2018-12-27 回复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言之有理。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