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触及中国政府敏感神经 张艺谋新片紧急撤档(图)
以《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享誉海内外的中国国师级导演张艺谋的最新电影《一秒钟》退出角逐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于2月7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拉开帷幕,一直到2月17日,将有来自全球的大约400部影片轮番亮相。《一秒钟》原定于2月15日在柏林举行全球首映。
据张艺谋新片《一秒钟》的官方微博称:“《一秒钟》因技术原因,无法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放映,特此致歉。”
张艺谋新电影涉及文革内容,疑似因此退出69届柏林影展(图源:VCG)
然而网传许多观察人士的观点认为,这不过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官员因为影片中所含有的文革内容而没有给影片放行。事件慢慢发酵,于是在社交媒体的讨论中,大众开始质疑,《一秒钟》的退出,是否受到了中国审查部门的压力?
有声音称,《一秒钟》退出柏林影展,可能是受到一些官方的压力。中国有规定必须拿到所谓“龙标”的电影才能参加国际电影节,就是中国国家广电局审查通过的电影,相当于广电局给一个公开放映的许可证。后来据传张艺谋的“龙标”被取消了,因为涉及到文革的题材。
《一秒钟》讲述的故事是,“文革”时期一位劳改营的囚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从农场逃出,就是为了看一场电影。虽然张艺谋早前曾剧透,该片讲述的是“文革”往事,但并不直接触及“文革”,只是意在表现在物质与精神皆匮乏的年代,人们对电影世界产生的好奇与热情。
但“剧情涉及文革被封杀”的说法令人疑惑的地方在于,张艺谋早已不是首次触碰“文革”题材,他曾经说:“一直以来,我最喜欢拍的其实还是文革题材的电影。当年《活着》《我的父亲母亲》《归来》,故事便涉及文革背景,《山楂树之恋》也是依托文革时代。”
诚然,张艺谋是迷恋这个题材,因为文革发生在他16岁到26岁之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长时代,文革对张艺谋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给他的记忆和烙印也很多。
更何况,中国大陆近年上映的电影中,冯小刚的《芳华》、李芳芳的《无问西东》等多部电影都在剧情中涉及文革。
虽然张艺谋的电影一再触及敏感的社会和历史话题,但这位68岁的导演早已不再是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电影人。他是在国际上最知名、最成功的中国导演之一,也是与柏林电影节有数十年渊源的明星。他的成名之作《红高粱》1988年在柏林夺得金熊奖;史诗片《英雄》2003年在柏林参赛;由好莱坞男星贝尔(Christian Bale)主演的南京大屠杀题材的《金陵十三钗》2012年在柏林展映。
张艺谋在很多采访中都多次强调自己对政治不感兴趣,对财富也不看重;他最大的目标是让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保留,与好莱坞一争高下。
但很多人相信,《一秒钟》临时退出柏林电影节,可能并不仅仅是“技术原因”那么简单。在中国,文革议题虽然已经不再是绝对禁区,但在公开领域被讨论的频率仍然偏低。更何况中国电影人面临的“禁忌”并不只有文革一条。曾有影视从业者在接受多维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文化艺术领域,通过官方的审查就像“在水里游泳”,因为“水无常形”,即没有确定的标准,所以只能凭感觉去把握其中的“势”。这也导致创作者一旦犯禁,随时会让自己卷入漩涡。
《一秒钟》的遗憾退出所带来的公众的惋惜或许恰好可以说明,公众所希望的或许是自由空间进一步扩大,这包括艺术领域、互联网、甚至官方媒体里的现实表现都能走向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