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新西兰恐袭后,这个年轻的女总理正在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组图)
那一天,本是新西兰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周五,秋风拂面,阳光明媚。
对于贾辛达·阿德恩来说,结束当天的工作,就可以从繁忙的政务中喘口气,与未满周岁的女儿视频通话了。
没有人预料到,就在那一天,一场新西兰现代历史上最严重的大规模谋杀,毫无征兆地袭击了这片安宁的土地。
3月15日,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两座清真寺发生枪击事件,造成50人死亡、50人受伤。凶手丧心病狂地通过网络直播了谋杀的全部过程……
全世界为之震惊。
面对电视镜头,新西兰总理贾辛达·阿德恩沉痛地宣布,这是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或许,你已经选择了我们;但,我们将完全地拒绝并谴责你。”
她眉头紧蹙,瘦削的脸上隐含悲伤,却流露出刀刻般的坚毅,毫无畏惧地宣告了对抗恐怖主义的决心。
这一天,阿德恩用她并不高大的身躯,扛起了整个国家的恐惧和悲伤,也让全世界再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个过于年轻的政府首脑。
2017年10月,年仅37岁的阿德恩当选新西兰第40任总理,成为这个国家150年以来最年轻的领导人,也是历史上第三位女性领导人。
除了这些标签外,阿德恩的身份还包括:
曾经的夜店DJ,如今的“摇滚政客”;推动同性恋合法化的最年轻议员;第一个带着孩子参加联合国大会的国家领导人。
种种身份转换背后,究竟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又是什么让她一再吸引世界的目光?
在“帮派镇”长大,坚强而包容
1980年6月26日,阿德恩出生在新西兰北岛一个名叫Murupara的小镇,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的大部分时光。
在接受《新西兰先驱报》的采访时,据她自己所说,Murupara常被认为是“帮派镇”,时常发生帮派间斗殴的恶性事件。而她的父亲作为当地警官,则经常需要处理这些帮派问题。
或许,正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因而面对犯罪、暴力和恐怖主义,她总是比常人更加冷静,青少年时期的她,甚至还曾经帮助当地警察抓住了一个小偷。
她形容当时的自己是个“受人欢迎的书呆子”,总是试图将辩论变成像橄榄球比赛一样严肃的事。
但这样的她,仍然有着很好的人缘。她在采访中表示:“我很特别,但从未感觉到被排斥。”
这也与她在复杂环境中培养出的待人处事的技巧,以及极强同理心有关。
在这种特质还包括她对各种特殊群体的包容之心。
作为在摩门教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她在2005年选择离开教会,成为“无教派人士”,原因是教义中对同性恋者的抨击和歧视。
阿德恩参加性少数人群(LGBTQ)活动
而在成为新西兰众议院议员后,她开始了为性少数人群(LGBTQ)争取权利的征途。
2013年4月17日,新西兰众议院以77张支持票和44张反对票,通过了同性恋婚姻法,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国家之一。
如今,新西兰也已成为了无数同性伴侣向往的国度,在这里,爱情是自由的,不论性别。
除了LGBTQ群体,贫困者、未婚失足少女、新西兰土著毛利人、难民也是阿德恩特别关注的人群,提出了有关减轻贫困、推动堕胎合法化、毛利人平权等相关提案。
在新西兰“3·15”恐袭发生后的第二天,作为总理的阿德恩来到事发的清真寺,看望仍在惊恐和悲伤中的穆斯林妇女。
并无宗教信仰的她,特意穿上了穆斯林标志性的罩袍,以实际行动反对针对穆斯林的歧视和犯罪。
对于阿德恩来说,或许,这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将成为她成为新西兰领导人后,进一步推动消除社会歧视的又一个契机。
以摇滚明星般的魅力,在政坛迅速崛起
2001年,刚刚从新西兰卡怀特大学传播学专业毕业的阿德恩,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担任时任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的办公室研究员。
此后,她还先后担任过英国时任首相托尼·克莱尔的政策顾问,还当选为国际社会主义青年联盟主席,为她日后的政治生涯积累了经验和人脉。
2008年,她入选众议院议员名单,以28岁的年龄,成为新西兰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议员,从此,开始了她在新西兰政坛迅速崛起的传奇之路。
2017年3月,她被一致推选为工党副主席;5个月后,她又因安德鲁·利特的辞职,当选工党主席。
同样在这一年,总理选举结果公布的前两个月,阿德恩临时接替安德鲁·利特,成为了代表工党的总理候选人,逆转了工党在总理选举中的不利地位。
据英国《卫报》当时的报道,在阿德恩确认作为候选人参选后,在短短一个星期里,工党支持率飙升9个百分点至33.1%,同时,工党还收到了近50万美元的选举筹款,3500名志愿者签名参与阿德恩的选举宣传活动,为6个星期后工党最终的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媒体还将这股支持阿德恩的风潮,取名为“贾辛达狂热”。贾辛达是阿德恩的名。
政治评论员布莱斯·爱德华兹对此表示,“贾辛达效应”源于民众对工党的兴趣以及支持,但同时,更是源于阿德恩的个人魅力,这是他从来没见过的现象。
“这种效应是长期以来的积累,”他说,“阿德恩是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政治家,过去几年,她一直以强大的个人魅力赢得人心。”
事实上,自阿德恩成为众议院议员以来,经常在新西兰女性杂志中,以可爱亲善的形象示人,而工党也将她与被认为过于冷漠的前主席利特进行对比,来展示她与生俱来的魅力与温暖。
参选总理后,阿德恩还曾公开表示,如果自己当选,将要请新西兰著名摇滚乐队Fat Freddy's Drop在众议院大厅表演。
正是这些真实、有趣又令人倍感亲切的举动,令民众们陷入“贾辛达狂热”中,有媒体称她有着像摇滚明星一样的魅力,并将她与奥巴马、布莱尔等知名“摇滚派政治家”相提并论。
好笑的是,阿德恩被称为“摇滚派明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常常在自己闲暇之时作为DJ在俱乐部演出。
在一组流传甚广的照片中,阿德恩穿着无袖衫,披散着烫卷了的头发,十分专业地在调音台上“打碟”。
这是与大部分人印象中的政客截然不同的形象,却让人觉得她就像是自己身边的普通人,喜欢音乐,爱玩爱闹,从而更加愿意信任她,而这份信任就是阿德恩最大的政治资本,让她在政治道路上,势如破竹,急速崛起。
史无前例的女性政治家:“婴儿外交”和第一个休产假的政府首脑
据统计,目前,全球近200个国家中,仅有11个国家的领导人是女性。这从侧面反映了女性作为国家领导人所面临的困难。
在部分人看来,女性生理上更加柔弱,且要承担生养儿女的责任,不适合从事需要长时间体力和精力投入的职业,更不用说“国家领导人”这样特殊的“职业”。
而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女性,则多数放弃了生儿育女的机会,英国现任女首相特蕾莎·梅和韩国前女总统朴槿惠均无子女。
但情况到了阿德恩这里则有了些变化,她不仅很好地承担了领导国家的责任,而且成为了全世界第二个在位期间怀孕生子的国家领导人,还因为带着孩子参加联合国会议而被热议。
在成为新西兰总理的第二年,阿德恩和丈夫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
据媒体报道,阵痛在当天深夜到来,当时,阿德恩仍在自己的办公室处理政事,好在她被及时送至医院,生产过程非常顺利,成功产下一个健康的“小公主”。
阿德恩和她的丈夫、女儿
而在副总理代理其职仅仅六周后,阿德恩即结束了自己的产假,重新投入工作中去,她的丈夫则成为了全职“主夫”。
但作为坚持母乳喂养的母亲,阿德恩有时仍然不得不亲自照顾女儿,即使她需要作为政府首脑参加国际会议。
2018年9月24日,阿德恩带着自己的三个月大的女儿参加联合国大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着孩子参加国际会议的国家领导人。
英国《卫报》报道称,当天晚上,阿德恩抱着女儿出现在了联合国会议大厅中,和平峰会上,她还被媒体拍到与女儿一起玩耍,轮到自己发言时,她就将女儿放在丈夫的膝盖上。
在接受CNN采访时,她表示,希望自己的这一举动,能够“为其他的女性开辟一条道路”——如今,在工作场合为女性员工提供哺乳及育儿的场所,已成为了女权主义者争取男女平权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很多身居高位的女性不同,阿德恩从未回避过自己作为女性领导人的特殊性,休产假、哺乳期带着孩子上班,和普通职业女性没有两样。
而在工作中,她则将自己作为女性特质中的细腻和关怀发挥到了极致。
“3·15”事件发生后,她不仅在发言中给予民众安抚和勇气,穿上穆斯林黑袍慰问受害的穆斯林妇女,而且敏感地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恐怖主义传播的特性,坚持不提抢手的名字,呼吁媒体将目光投至受害者而非加害人,并在事件发生后的十天内,果断而迅速下达枪支禁令。
刚柔并济、全面细致,面对恶性突发事件,阿德恩的应对手段让人不得不叹服,也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赞誉。
怀孕中的阿德恩与默克尔共同参加会议
而她不回避自身性别带来的限制、反而发扬性别优势的态度,或许能够给更多的职业女性,带来一些启发。
2018年,阿德恩入选福布斯全球权势女性榜,位列第29名,同时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的100人名单。
本周末访华,对华策略自有主见
据《纽约时报》上周报道,新西兰总理阿德恩将于3月31日,即本周末,开启访华行程,她表示:
“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地区和全球参与者,我们必须与之合作,以应对国际社会所面临的、和那些对我们地区的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的挑战。”
阿德恩与中国总理李克强
阿德恩自去年起就曾多次表示,将对中国进行访问。上个月18日的例行发布会上,阿德恩曾花了整整6分钟的时间,驳斥了有关中新关系“降温”的说法,还澄清了有关新西兰5G建设将华为排除在外的消息,称“华为从未被排除”。
同样是“亲华派”的新西兰政客还包括前国家党政府贸易部长伯顿,他认为,虽然新西兰与中国在某些问题上看法不同,但不能像美国一样将中国“妖魔化“。
而在中国发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新西兰态度积极,是最早一批加入“一带一路”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目前在新西兰,仍然存在一些“反华”势力,但阿德恩作为决定国家发展方向的政府首脑,对于中国的态度是开放且合作的。
而在“3·15”恐怖袭击事件后,阿德恩此次的中国之行,又会与中国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