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评巴黎圣母院火灾:走出欧洲中心主义(组图)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大教堂圣母院发生火灾,整座建筑损毁严重,也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争议,港媒发表文章评价此事,认为巴黎圣母院蒙难后出现的一些“另类声音”,本质上是有相近之处的,更需要从后殖民主义角度来思考。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9日,港媒《明报》发表《走出欧洲中心主义 看待人类文明之殇》社评文章,文章称,在西方世界以外,并非人人都会跟法国人一起哭,这未必是因为他们缺乏同情心,而是西方殖民主义侵略历史,留下太多纠结。
有资深观察人士指出,这篇文章是“在香港从未见过的好文章”,它少有地提升了香港媒体的高度,没有迷茫于西方中心主义之中,而且有了适当的高度,“希望香港的媒体都能找到在价值观上的立足点”。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18时50分左右,法国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着火位置位于圣母院顶部塔楼,大火迅速将圣母院塔楼的尖顶吞噬,尖顶如被拦腰折断一般倒下。
4月15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教堂前广场发表讲话称,“尽管这场战斗还没有完全获得胜利,但是最坏的情况已经得以避免。”马克龙表示,“我们将重建巴黎圣母院”。
当巴黎圣母院起火的消息传到中国后,有些中国人不是可惜文物被焚毁,而是幸灾乐祸。因为,在中国,不少人联想到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
对此,中国官媒予以痛批。
文章称,巴黎圣母院起火与圆明园没有可比性。圆明园毁于战乱和野蛮,是历史的伤痕;而巴黎圣母院此次火灾事故是和平时期由消防安全造成的遗憾。
文章还称,那些拿因果报应来说事的人,其实不过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作怪。
《明报》也指出,巴黎圣母院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文明瑰宝。任何幸灾乐祸、向别人伤口洒盐的凉薄言行,都应严厉谴责。
不过,《明报》也称,对于圣母院火灾后的一些“另类声音”,应将情感与言行区别看待。
文章中还提及,2001年巴米扬大佛被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摧毁,2003年伊拉克战争巴格达博物馆被破坏和2018年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等。 以上这些都是人类文化遗产,都是全人类共同的损失。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远没有巴黎圣母院火灾一样受到关注,正如《明报》所说,仿佛某些文明遗产,比起其他文明更为珍贵。当中所隐含的“欧洲(西方)中心主义”逻辑,值得反思。
文章批驳“人类的野蛮、暴力和无知”,因为这些“毁坏了很多珍贵文化遗产”,同样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和西方殖民主义的“劫掠破坏”,都不应遗忘。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中,很多媒体指出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是美国的中东政策。也同样和巴黎圣母院此次着火一样,被“幸灾乐祸”。
《明报》则用“为何憎恨我们”谈及法国巴黎圣母院和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
文章指出,若不走出欧洲中心主义框框、多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审视,很难深入反思。
最后,《明报》强调,重提旧恶,不是为了鼓吹仇恨,而是正视历史,突出平等对话化解仇怨的重要。
多维新闻也曾提到,那些表面义正言辞的发言,自以为站上了道德与国族政治的高地,却忘了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