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深处,独自吃火锅的中国男人:月薪9000元,有同事变痴傻(组图)
生活在远洋航船上的中国人超过150万。他们是丈量并联系全世界的英雄,自己却永远孤独、漂泊。直到视频时代来临,信息壁垒才被打破,与世隔绝的海面上,海员们尝试着拿起手机,记录美好瞬间。等信号眷顾时,便向陆地上的人们共享大洋深处的活法。
在过去,和海员一样被隔绝、被遮蔽、被误解的人群无以计数。当13亿中国人都接入网络,各行各业普通劳动者的鲜活日常才有机会被看到,价值也重新得到定义。
真故联合火山小视频开设“沸腾人生”专栏,记录下一群热爱生活的普通人。理发师、建筑工人、小商贩、网红……不分职业,不论阶层,每一个人都试图从庸常生活中突围,用力表达,挑战自身,为英雄梦想而蓬勃生长。
一
毕业后,张亮四分之三的人生在远洋航船上度过。他习惯将这艘体型硕大的货船称为“铁房子”。货船长218米,宽32米,共分6层。平日里,船员们就住在分布于船上的30多个单人房内,一律带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健身房、娱乐室、阅览室,船上设施应有尽有,甲板上甚至还挖了一个6平方米的游泳池,仿佛置身大城市的一家豪华酒店。
可优裕的待遇无法填补在海上的寂寞。远航的日子里,张亮的生活一分为二:值班时,他负责在驾驶台远眺大海、安排水手们保养船舶;无事可做时,船员们喜欢像喝水一样喝啤酒、烧烤、联机玩DOTA、打滚子、去健身房锻炼。而他酒精过敏,喜静,多靠看电影和练字打发时间。
六年间,他已经看过上千部电影,最喜欢的是《菲利普船长》——一部讲解救被挟持船长的电影,长134分钟,不甚吉利,他却看了不下5遍。带上船的两本字帖临摹完,他开始在水写布上练习毛笔字。
过赤道时,张亮旅程祈福
随船漂泊在茫茫大海中,他与外界的联系变得薄弱。远海区航行没有信号时就只能失联,短则几天,长则数月。他最挂念家人。2016年,张亮和相恋3年的妻子结婚。他把婚礼录像存在电脑里,靠屏幕里的虚拟影像缓解思念。一遍又一遍。
只有靠港装货的空当,海员才能下地,在船上待久了,他们想念脚踩陆地的坚实感。但现实中会发生什么未可知。张亮的一位同事航行归来,下船后才得知父亲因疾病去世。一位学弟出海不久后靠岸,旋即收到分手消息,余下的时光里,学弟变得沉默、酗酒,那次跑船结束,张亮再没在船上见过他。
仅仅中国,常年泛浮海洋的远洋船员便有约150万人。他们每年在船上漂泊平均约10个月。深蓝色洋面没有信号,消息无法在陆地与航船间流通,货船便成了一座会漂流的孤岛。穿梭在这座孤岛之间,孤独成了海员们的精神底色。
在大洋的逻辑里,世界各地靠这些远航的船只串连。海运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我国93%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国际贸易总运量的70%都是通过海洋运输得以流通。人们很难想象海员的日常生活,认为海员高薪、船上待遇好,天天吃海鲜。这并不是张亮生活的真实状况。
张亮试着录制自己的生活片段,并通过火山小视频分享。平日里作风稳重的他,不苟言笑,风趣幽默全放到网上了,在小视频里,他能两脚外八,双手举过头顶,神情娇憨地模仿可达鸭跳舞。视频录制好后,得趁靠港有信号时才能上传。录下的137段视频,主要内容包括普及轮船结构及海员分工的知识,也分享自己的工作过程。
通过小视频,张亮记录过长江江面上的大小渔船,他在这里经历过差点撞船的生死关头。靠港时,船员们在港口钓鱼,那一天他钓了3条小鱼、1只螃蟹。过赤道仪式,师傅曾告诉他,可以抛下一些硬币,祈祷旅程平安吉利。2018年3月,他在印度尼西亚过了29岁生日,船抛锚装货,后厨给他做了一碗长寿面,一个戴着渔夫帽、浑身黢黑的印度尼西亚人为他跳了一支特色舞蹈。
粉丝在留言区一句“多听多学些知识”“感谢”“辛苦”就能缓解他的苦闷。没有人不渴望被看见和理解。和钢铁巨兽奋力前行的时刻,张亮总会希望世界留意到大洋深处远行的扁舟。在偏远的港口,像张亮这样的海员需要购买昂贵的流量卡——对他来说却是必须的支出。有了信号,自己和同事在深海搏击的时刻,才有机会像那些直播APP上聚集的各行各业的人们一样,被传达出去,不至于无声地沉入大洋。
像张亮一样,越来越多远洋海员选择用短视频将孤岛上的自己同陆地世界联通一体。一位ID为“海上漂”的网友,在火山小视频上传了航行中拍下的火山、船头破开俄罗斯瓦尼诺冰面的隆隆声、鲸鱼追逐小拖船的画面,海员的真实生活通过卫星信号和直播媒介巨细无遗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一名自称曾走过五十多个国家、上百个港口的老海员在留言区追忆说:“我干了一辈子远洋海员,没留下几个视频。条件不行。现在好了,用手机就可以留下美好的瞬间。”
有一天,张亮在驾驶台值班,听见甲板上的水手们开始叫喊:“有海豚!有海豚!”他透过窗户望去,几头海豚在船舷两侧跟船游动。他赶紧掏出手机拍摄。上岸后,他将这则视频上传到火山,收获了3533个红心。张亮一一回复着人们对海上生活的疑问,这是他第一次同数百人交谈。
航行中遇到海豚
二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一方屏幕了解远方,但看到全球各地的大海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太奢侈了。散落各处的海员,他们丈量世界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海洋之美。
山东人陈明在一艘台湾远洋渔船上做了十多年的瞭望手。大多数时候,他驾驶着一辆明黄色的小型直升机,在高空俯视南太平洋广阔湛蓝的海面,凭借导航定位探测鱼群位置。这艘船一年可以捕捞金枪鱼约一万吨。
遥望了十年的大海依旧令他兴奋,在他的火山小视频主页,拍的多是海员的琐屑生活和海上风景,夕阳下玫瑰色的大海、漂浮在海上的浮木。留言区有人惋惜:“这样的美景为什么没火呢?”他回复道:“火不火不重要,主要就是分享。”
无垠的大海上,21岁的海员新新是一名闯入者。他出生在遥远的西部山区,从老家去西安,先要转两趟汽车车到紫阳县城,接着还有五个小时的火车。西安距离大海还有千里之遥。新新第一次看见海,还是他10岁的时候,在科教频道的纪录片。
或许是向往大海的一望无际,性格内向的新新选择成为了一名海员。新新所在的甲板部共有三名水手轮班工作。属于他的值班时间或在中午12点到16点,或在凌晨0点到4点,前者是甲板上日光最强烈的时候,而后者,深夜的大海面目可怖,安静地张开大口,随时可能吞没些什么。
新新现在是货船上最小的水手,年轻的他尚未经过海洋狠狠捶打。年纪小,皮肤白皙、圆脸、大眼睛、嘴唇厚重,清秀的外貌使得他同其他粗犷、黝黑的水手们相比略微违和。尽管很受年长船员们照顾,驶向深海的船上,还是习惯将自我封闭起来,时常独自在甲板上清洗甲板和舱盖,清理铁锈。
在安静、孤独的工作中,他发现阳光下的大海并不都是深浅不一的蓝色,有时是不断变化的彩色,那是空气温度和介质不断变化的结果。夜晚轮班时,甲板上只有他一人,大海呈漆黑色,一些海员认为这时的大海最为可怕。新新并不恐惧,夜里独自面对大海,他有时会幻想自己是“海上之王”。
新新看到的晚霞
早在轮船公司培训时,新新便注册了视频账号,出海后,新新时常在甲板上盯着海面,找准位置,拍下视频,待有信号时上传。2019年春节,远在非洲的他录制了一则拜年视频。台词提前记忆,他录制了好几个视频,最后敲定效果最好的。最终上传的视频中,他说起普通话时还带有口音。终于说完后,由于紧张,他习惯性地舔了一下嘴唇。
面对着大海,心胸开阔。新新逐渐变得自信了些。在粉丝催促之下,新新在手机自拍中挑选好看的照片,最终选择了穿白衬衫、戴墨镜的几张,剪成视频上传。有人夸他帅气,也有热心的阿姨问他年纪,想撮合他与自己当护士的女儿。
差不多一年前,新新首次登船,那是他第一次看到海。而现在,习惯躲在人群暗处的他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选择了向人们敞开心胸。
靠港后在当地
三
在茫茫大海上漂流,叠加上重复的劳作,时常让船员们质疑生活的意义。一些海员努力在狭小的生存场域中找寻到更多乐趣,来对抗内心涌动的虚无。
海员大路是山东菏泽人,原先在陆地上打短工为生,安装过广告牌、卖过电瓶车、在婚纱影楼做后期处理,收入和开销基本持平。
大路想趁年轻时锻炼自己,攒一笔钱做生意。听说做海员工资高、花销少,便应聘到散货船上成为一名机工。
一年300多天,大路都在船上度过。在船上每天工作8个小时,主要在一间40平米的集控室进行。他需要和一名同事时刻盯着主机上的各种数字,油温、水温、八个发动机的缸温……都靠仪表上的数值告知。每隔半小时,大路要进入气温35摄氏度的机舱中巡视一次,夏天机舱温度甚至超过50摄氏度,值班4小时内,他喝下了2公升淡水。
对这项枯燥熬人的工作,船主回报以高收入,月薪最高时可达9000元。收入上去了,要花钱的事情在船上变得很少,每天固定的餐食费,荤素搭配,一餐不到6块钱。开源节流,是大路再称心不过的工作。
每天目之所及只有茫茫的大海,大路在重复的工作中逐渐麻木,丧失了与人交流的欲望。
即使和同事同坐在配电室,两人也甚少说话,机舱噪音大,说话需要在对方耳边嘶吼才能被听见,后来眼神交换和手势比划替代了张口交流。“如果一辈子都在海上重复生活,人生也太没有意义了”,这念头从脑子里冒出来时,大路自己也吃了一惊。
这种心境在海员中属于常态,在海上呆久了,船员们愈发沉默迟钝。虽然一些轮船公司配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嘱咐海员觉察到自己心情抑郁时,可以打电话远程求助,但大路仍见过不少表现痴傻的海员。他至今记得一名同事独坐许久、自言自语、不住傻笑的模样,时时感到害怕。
不想陷入呆滞生活的大路,穷尽心思寻找着生活的乐趣。在某种程度上,一些自救行为反而让他显得另类。在他火山主页的视频上,他试过在房间对着一本《顺口溜大全》大念顺口溜,也曾经戴上印着骷髅头的海盗帽,假装自己是《加勒比海盗》中的“杰克船长”。午休时,他会趁着集控室四下无人,对着麦克风唱歌,他不在乎音调、音准、音高,听到自己的歌声,似乎孤独有人回应。
某天的工作结束后,大路想喝冰镇啤酒。他没将买的雪花啤酒放在冷库冷冻,起了个好玩的念头,用尼龙绳在啤酒瓶上缠了好几道,顺着围栏抛下海——下面是深为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小小的啤酒瓶孤零零地迎着风浪奋力击水。大路将这些拍了下来,几天后发到网上,配文颇有自勉的意味:“这就是勇闯天涯。”
海水冰镇啤酒
这条视频冲上火山小视频的热门。这名黑黄脸庞的29岁海员对镜头夸张笑着,露出缺了一颗的下门牙。他长相喜感,粉丝说他像爱情公寓里的瘦版“吕小布”。网友颇为心疼,私信里涌入上千条留言,嘱咐他航海不易,注意安全。还有人不厌其烦地每天早晚问候他“早(晚)上好”。陆地上有这么多牵挂自己的人,大路心里很感动。
他琢磨出更多的创意。比如在海上吃海鲜火锅,以太平洋为锅底。他从后厨搬出液化气罐、一箱唐山啤酒,几袋方便面和一些鸡蛋,将翻滚着的深蓝色海水想象成开锅的滚水,一顿想象中的海鲜盛宴,使得这艘钢铁巨兽纹丝不动的枯燥与虚无,终于有了些许松动。
无意中在火山上走红,也让大路获得一点离开海洋的底气。几家海鲜店主找到他,希望他能帮自己宣传店铺。大路和对方约定,等他回家时,可以帮助他们一起经营。不管结果如何,他看到新的希望和可能。
现在,大路准备重新申请成为圈主,类似视频博主的召集人,让更多人看到海景,也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女儿已经四岁半了,总不能一直缺席她的成长。成为圈主是第一步,“最起码在陆地上,还有事可做。”
四
孤独的海上漂泊客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生活并获得关注。在远离陆地的遥远海域,通过卫星信号,他们握住了连接陆地的缆绳。而海上的生活也填补了都市人群对大海与远方的想象。
新新之前的微信好友只有一百来人,现在已经跃升到一千多,多来自火山小视频。他建了一个微信群,群里有漂泊在外的海员,一生未见过大海的家庭主妇,还有渴望成为海员的年轻人。
夏夏是粉丝群里最活跃的一个。来自内陆新疆的他去年刚刚毕业,在父母看好的国企吃“铁饭碗”。他从小迷恋大海,曾跟母亲说起想要做海员,结果被威胁“要是敢去把你腿打断”,只能作罢。没想到新新发的视频,让他瞥见了一直向往的生活。
新新起初觉得夏夏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但夏夏不以为意,一直相信有一天能过上远洋船员的生活。他庆幸自己还年轻,“因为船上爱要年轻人”。
夏夏的一席话让新新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后来,一个名为杨远的年轻人来向新新咨询时,新新耐心告诉他,成为海员需要考取海员证、培训等,但说得更多的,是置身于茫茫海洋中的辛苦,让他自己选择。不久后,对方告诉他,自己已经在船舶公司工作,两人便兴奋地交流起自己出海、在各个陌生国家的见闻。在粉丝对海洋之美和海员工作惊叹的时刻,海员自己也重获初上大海时的新鲜与自豪的体验。
张亮的头像,是他和妻子一起穿海员制服拍的合影。边框处加上粉红色爱心,难说是出于妻子还是他的手笔。婚后疏于陪伴,妻子不止一次埋怨张亮不如婚前浪漫。张亮将这些嗔怪放在了心上。
一次,他看到网上有人发起海上举牌活动,将祝福语写在纸板上,让纸板随风扬向大海。他醍醐灌顶,决心给妻子惊喜。
航船经过赤道时,海员常会举行简洁的过赤道仪式,求吉利保平安。再一次途经赤道,他便在纸牌上写下对妻子的告白:“给颖:我爱你,你的名字就是我的故事”,随后爱意交由大海投递。在大海上,扔可溶性的纸张是被允许的。
张亮向妻子告白
有了信号后,他将视频上传至网络,又给妻子发微信:我在火山上为你做了一件事,你去看看。
后来,一些粉丝看到举牌活动,也希望能在海面上留下自己的祝福。张亮欣然答应。就像在海洋运输各地人们的生活所需一样,他在火山小视频上,替远方的人们投递过不少祝福,帮一位期待恋爱的女孩写“祝我早日脱单”,也帮新手父母给新生婴儿祝福“周岁生日快乐”。他相信这些祝福会永远飘荡在大海上,被祝福的对象会获得幸福。
身陷孤岛的海员们,通过小视频的方式分享和表达自己,这种表达本身,即意味着对生活的渴望与热爱。在视频中,他们前所未有地被瞩目、被需要,自我与工作的价值获得印证,足以支撑他们更努力地投身茫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