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将达成最大规模协议?特朗普:是的,非常大(图)
外媒称,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上,中美同意重返谈判桌令世界鼓舞。有舆论认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业已形成的今天,中美之间早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生关系,双方谁也无法承受只斗不和的后果。
特朗普称对磋商前景乐观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网站6月30日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此次亚洲行访问了日本大阪,出席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并成为第一位踏上朝鲜国土的美国在任总统,在非军事区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会面。特朗普在亚洲行期间接受了该频道记者塔克·卡尔森的专访。
特朗普对卡尔森说,他对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满怀希望。
图文无关/网络
“您在几个小时前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了会晤,”卡尔森说,“在会晤结束后,您认为你们快要达成协议了吗?”
“我认为是这样,”特朗普回答说,“我们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会晤。他希望达成协议。我也想达成协议。可能是非常大的协议,我猜测你会说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协议,而不仅仅是贸易领域的。”
“我们相处融洽,”特朗普还说,“我们相互理解。”
报道称,特朗普在大阪G20峰会上与习近平会晤,并在声称两国“回到正轨”前描述说这是一次“很棒”的会晤。
此前,特朗普刚刚宣布,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可以从美国公司购买设备。
“美国公司可以向华为出售设备,”特朗普在一个记者会上说,“我们谈论的是没有严重国家安全问题的设备。”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7月1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在日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后,认为美国和中国更接近达成贸易协议。
特朗普6月30日在被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记者问及在与习近平会晤后是否认为更接近与北京达成协议时表示:“我认为是这样。”
特朗普表示,他对此满怀希望。
特朗普说,他在日本大阪举行的G20峰会上与习近平的会晤“很棒”,两国现已“回到正轨”。
报道称,尽管特朗普听上去很乐观,但中国人警告说,达成协议的障碍依然存在。
官方的《中国日报》警告说,虽然现在很有可能达成协议,但不能保证。
它在6月29日晚的一篇社论中说,虽然华盛顿同意推迟对中国产品加征额外关税,以给谈判让路,特朗普甚至暗示推迟对华为的决定直到谈判结束,但情况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报道称,在中国代表团返回北京后,中国外交部在关于G20峰会的声明中说,中美元首会晤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和正面信号”。
企业界和市场可能对这一紧张局势的暂时缓解表示欢迎。
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中国区事务副会长彭捷宁表示:“对企业界而言,重启贸易谈判是个好消息,这为两国缓慢恶化的关系带来了一些确定性。”
“从现在开始双方要在两国关系中最困难的问题上寻求共识,但如果最高层作出承诺,就会把双方带到一条解决问题的可持续道路上来。”
美国民众不欢迎贸易战
据法新社7月1日报道,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6月30日说,随着中美两国争取进行贸易谈判,更多美国企业获准向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出售产品的“可能性很大”。
在库德洛发表上述言论前,中美元首6月29日就暂停两国贸易战的问题达成一致。特朗普对华为的立场有所软化,表示美国企业可以出售“不构成重大国家安全问题的”设备。
另据路透社6月30日报道,一名白宫高级顾问6月30日说,特朗普总统决定允许向中国电信巨头华为供应更多美国技术产品,但这只适用于在全球各地都能买到的产品,最敏感的设备仍不能向华为销售。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在《福克斯周日新闻》节目中说,“商务部将颁发一些额外的销售许可,允许(华为)购买一般在市场上能获得的”零件。
他说:“这不是整体上的赦免……国家安全仍是最需要关注的事。”
此外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1日报道,对中国来说,中美元首大阪会晤代表着一次短期成功。特朗普推迟了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新关税的计划。他还表示,将减弱他的政府对华为使用美国技术的限制,但他没有提供具体细节。
报道称,如果特朗普希望在2020年再次当选总统的话,他就需要在生产农产品的州获胜。目前,美国农民已在对华出口上遭受了损失,他们一直在敦促白宫解决贸易战问题。
报道称,对选民总体来说,贸易战不受欢迎。
中方促美“言必信行必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1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7月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元首大阪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言人表示,习近平主席同特朗普总统刚刚在G20大阪峰会期间成功举行会晤。两国元首会晤达成的最重要共识是:同意继续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双方宣布将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
耿爽指出,这些重要共识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美两国及国际社会均引起了积极的反响。这再次说明,发展好中美关系是两国的民心所向,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另据路透社7月1日报道,中美元首会晤决定重启双边经贸磋商,这可以说是双方在G20大阪峰会上能够达成的最好结果。贸易争端再度缓和,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解决双方的分歧还需时间,而且贸易冲突仍有重新激化的可能性,因此也不能太过乐观。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栏目1日发表文章称,“协调、合作、稳定”是中美关系的底色,元首会晤为中美关系止损提供机会,但考虑到一系列复杂因素,仍需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有理性预期。
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在报告中称,是美方自己的经济变化使其承受不了贸易摩擦的继续恶化:首先,美国国内逐渐形成共识,加税的成本主要由美国人承担;其次,和中国互加关税,美国农民伤不起;再次,禁运华为引发了内乱;最后,贸易摩擦导致美国经济下滑。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认为,中美决定重启经贸磋商,应该说是中美双方在大阪峰会上能够达成的最好结果,对短期市场信心的提振无疑是有帮助的,但也不能太过乐观。
他在6月29日的点评报告中称,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崛起,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已发生根本性转变,其核心可以用从“接触”到“遏制”,再到“规锁”来概括。中美双边摩擦注定会长期化、复杂化,打打停停将成为常态。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7月1日的报道注意到,中国官媒没有大书特书中美元首大阪会晤的成果,而是认为接下来关键的是美方“既要说到,更要做到”。
《人民日报》6月30日发表署名“钟声”的评论说,中美作出重启经贸磋商的决定,表明愿意通过对话磋商寻找彼此都能接受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问题是还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新华社同日也发表评论称,如果没有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具体行动,依然反复“变脸”、漫天要价,重启的磋商也不会有结果。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坚守原则底线,只有尊重彼此的核心关切,中美合作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联合早报》的报道认为,包括中国舆论在内的国际舆论持这种态度,既有过去一年多中美经贸谈判屡谈屡挫,双方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历史依据,也有双方在接下来经贸谈判中难以回避和调和的底线冲突。
报道认为,从更大的范围看,中美贸易战以及科技战其实是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角力的一部分。这场角力注定是长期的、复杂的。
《联合早报》的报道指出,但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业已形成的今天,中美之间早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生关系,双方谁也无法承受只斗不和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