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遍布中国的药丸广告,竟是日本人的阴谋(组图)
在民国初期,“仁丹”就已经在中国声名鹊起,广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仁丹”的广告画报对于生活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成都人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印象。尤其是它的注册商标,一个穿着大礼服的翘胡子将军像,因其胡子有着浓浓的日本风味,让人印象深刻。
据了解,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占领了我国台湾,为了避暑,当地人会用月桃种子砂仁制造清凉解暑药。
一个叫森下博的日本军人,从当地居民那儿学到了这种制作方法,回到日本以后,求教药剂师及汉学家,制成了“仁丹”。森下博回到日本后,经请教医生与汉学家,最终用甘草、阿仙药、桂皮、茴香、生姜、益智、缩砂、木香、薄荷脑、芳香性精油等配制出了一款新药,仁丹。仁字,取儒家道德最高标准;丹,则是汉语药丸之意。
森下博制造出仁丹,以一个西方外交官的头像作为品牌标志。因头像上的胡须也是普鲁士胡须,久而久之,因为仁丹越来越出名,也就变成仁丹胡子了。这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很流行的,不止日本人留,中国留日人士,后来成为将军的很多人,照样也是这胡须。
日本战犯藤田茂,1956年被判18年徒刑。他的胡子,就叫做仁丹胡。
仁丹在东京凌云阁也就是浅草十二楼打的广告
仁丹制造出来后,因其清香解暑,去恶心头晕,防舟车晕浪等功效而一炮打响。生产一再扩大。
左边是其第二制造厂,右边是车间内部。
在天津的广告。
赚到钱之后,森下博很舍得成本打广告。日本全国,到处都有它的广告。非但如此,他还把目光瞄准世界市场。直接用了起死回生四字,胆儿很肥啊!虚假广告有没有?到1908年,全中国已有两千多家邮政所可以投递他们的广告纸及药品。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各地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大量的仁丹广告。看似普通的广告,实际上是日本特务机关为日军侵华做的路标暗记。日军按照“仁丹”指引,能够很快找到被攻击的对象。
日本很早以前就为侵华做准备,派遣了大量间谍到中国收集情报。这些间谍以销售仁丹为名,在重要的设施、桥梁、道路等处用“仁丹”广告标记下来。
全国其它地区常见的“仁丹”广告,是长着“仁丹胡”的洋老头形象,通过胡子的画法表示前面的路是不是通畅等信息。
秘密在胡子的画法上
■两角上翘:畅通无阻
■左角下垂:左路不通
■右角下垂,右路不通
■两角下垂:此路不通
而西顺城北街8号院西山墙上的广告,只有“仁丹”两个字。看似普通的两个字却暗含玄机。
经过破解,问题就出在仁丹的“仁”字上:“仁”字上面一横起笔左角下弯。从8号院外沿西顺城街北行,依次是皂君庙街和三清观街;当年延庆城墙没拆时,左侧是城墙根死胡同。因此,这个“仁”字上一横弯头,暗示前面左拐是死胡同,往右拐向皂君庙街道路畅通。西顺城北街本是延庆城偏西边的一条偏僻街道,并不是商业街,要不是出于军事目的,根本就没必要在这里做广告。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政府后来也逐渐觉察出“仁丹”广告的异样,中国当局以反日爱国、抵制日货为名,三令五申地要求日本“仁丹”在中国停止销售,驱逐日本“仁丹”。
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明令中国各地大肆涂抹“仁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