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3日 17.9°C-19.4°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那些在美国拼命扎根的人,可能并不会如愿以偿(组图)

2019-10-13 来源: Stoooges三士渡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01

在美国能实现中国梦么?

我与我爸有一个致命的分歧,那就是:他觉得美国哪里都好。


这似乎是那代人的一个习惯性思维:由于这样思考多年,任何外界信息进来,都会被扭曲成自己的想法。

然而对于我,高中在美国交流,本科在美国念文学,毕业后回到中国的人而言,我在美国的时候融入不错,英语也好,也深入地探究了美国文化并出版成书,而选择回到中国却是一个非常明确,甚至是从头就想好的决定。为什么?

因为追寻美国梦,和中国的价值观,是本质上冲突的。

就像是追寻中国梦,以美国的价值观去追求,也是本质上冲突的。

这种价值观和梦想,你只能选择其一。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要在美国实现中国梦,你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你就得放弃中国文化。

然而如果你想要实现美国梦,个人价值,自我实现,追求个人独特独立的幸福,就需要接受做一个普通人,一个不被权力和金钱拖着走的人。

符江秀,第一个竞选国会议员的第一代华人。1972年出生,来自中国海南岛琼中县少数民族穷山沟的女孩,11岁就离开父母求学就业,走南闯北。在大陆以几分之差高考落榜,读了个两年成人中专,独自漂泊广东香港。1998年26岁来美国,2001年开启了十几年的码农生涯,直到2015年夏结束,2010年起全职码工状态下成功经营一个小的地产公司。

那些在美国拼命扎根的人,可能并不会如愿以偿(组图) - 1

她就是一个全盘接受了美国价值观的人。在采访中,她说,她希望瓦解中国过去几千年的传统,让人性自由。

这是中国人的——美国梦?

02

一系列的“后悔吗”视频

最近偶然看到了一个系列视频,是一个60后华侨做的,系列大概做了几十个,题目都是一样的:“移民美国你后悔吗?”

那些在美国拼命扎根的人,可能并不会如愿以偿(组图) - 2

这是一个从17年左右开始做的节目,每一个标题都写了被采访人和他们的祖籍。

“在这里,我的朋友圈很受限制。我要是在中国,朋友圈好大,我当时在沈阳,跟省长都认识。”

“我们从中国来美国那些很牛的医生,觉得在美国,收入高,房子,地位都有,但是没有一种‘我国’的感觉,现在后悔了,也回不去了。”

“然而我要是等到孩子大学毕业了,我回去,中国也不需要我了。”

一个上海大叔说:“在国内很风光,很有成就,而在这里,刚来的时候,只能在餐馆里做工。”

“感觉在国内稍微有点脑筋都有机会,而这里这个十年跟下个十年没区别,只是一天一天变老而已。”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参与社会活动...我在这里,很多年都是浮萍。如果你想一想,所有人都是移民,所有人都是浮萍。” 一个60岁左右,西装革履的安徽移民说。

而他们描述中那些对美国喜欢的地方,大多在中国也能够做到。

“我当年的工资就很高了,90年代,我在西安的工资就是五千块。然而如果不是来美国,我永远也不会开始自己的文艺演出。”一个阿姨说。

“每件事情都在我自己的规划之下完成了。”

最有意思的是,当采访一个78级石油大学的毕业生时,这个叔叔很实诚而天真地说:“如果我在中国,我现在会是个贪官。”

甚至他们的回答让我感觉到与国内生活的脱节——他们对国内生活的想象是怎样的?难道在国内就不能文艺演出?在国内就无法自我规划?

看到后面,会慢慢发现,这些事情是他们在美国所能够感受到最好的事情。

他们对于大陆的理解已经有了很大的偏差,比如认为三十多岁不能再改行,比如认为年龄大了就失去了受教育机会——他们没有看到互联网对于中国的冲击,知识付费的年代获得知识的方式不仅仅是学校,他们,已经跟飞速发展的中国脱节了。

所以即使是觉得后悔,也后悔得有些摸不到头脑。

有趣的是,我去看了一下他们的孩子的去向,有些甚至大学直接让孩子回国上了。

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03

不参政,等于不存在

知乎上的刘翔熙说,

“...在美华人融入派实际分为两种,左派认为美国完全没有种族歧视,华人应该无视自己的短处...他们的多元不过是不同的肤色包含在一个左翼价值观下的幌子。”

“而右派则更加赤裸裸一些,他们认为左翼文化在毁灭美国的同时,坚信美国的建国基础一直是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基础上的白人文化,这也是美国强大的唯一原因。华人和其他种族都应该主动抹杀自己的文化并于白人文化接轨...如果不这样做,就是活该被歧视,谁叫你不像”主流“。

“其实这两种观点的共同论点就是你来了美国还保留中华文化干嘛?”

事实上是:如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是想要利益的话,怎么算都算不清楚。最后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还会患得患失。

如同那一系列视频中的一句感叹:“在这里,虽然挣的是前5%,然而不是得心应手。你的价值观,思维跟主流社会不一样。不知道该不该放弃自己的。”

观察赴美华人的生活状况,过的不甚满足的那些,总结原因,我倒不觉得是一个大方向让大家放弃,而是每天的小事让大家放弃。在美国生活的时候,每天的小事对于一个亚裔而言都是政治,你会发现,你要是在小事上不肯为自己的族裔站出来讲话,在大事(升值,管理,带孩)上都会火。

而其实很多中国人只是为了去美国追求个人价值,并不想要追求群体价值(甚至有些是为了脱离群体价值而去的),然而去了才发现,没有群体的提升,也没有个人的提升。

那些在美国拼命扎根的人,可能并不会如愿以偿(组图) - 3
(2020年美国总统候选人Andrew Yang谈论年少时候在学校因为亚裔身份而被欺负)

2009年维州(Virginia)州议员共和党籍候选人龚小夏曾说:“有很多人不到场、不投票并非不关心政治。许多受过非常好的教育的华人,喜欢私下里夸夸其谈,但是难得见他们出席主流社会的公众活动,也看不到他们出面去为自己支持的候选人拉票。

因为大部分华人心目中,那些都是很辛苦而且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殊不知,在这个民主社会中,不出席、不投票在很大程度上便等于不存在。”

04

在美国,要有“闹”精神

Facebook的浙大38岁员工跳楼以后,当地的华人开始抗议。

我采访了一个当时去抗议的中国程序员。他有些激动地跟我说,其实抗议根本没去多少人,而且无组织无纪律。

“我们这些国内一层层嘉奖和筛选上来的人,真的只能关注自己的签证和一亩三分地,凝聚不成一股力量。”

“我们不能打,”他叹息,“我们的成长经历就是:努力,努力,然后得到回报和正向反馈,已经有了路径依赖地擅长线性KPI。”

在美国的第一代华人,恰恰缺乏这种“能打”精神,而习惯了“忍”。

“闹”是个中国人不得已为之的事情,不是一个大家希望每天都做的事情。没有人在长大的时候想要过将来以闹的形式得到权利,大家希望安安稳稳,遵循轨迹,然后,权力把权利递给你。

然而去争取、将个人的痛苦暴露在群体之下的事情,在美国,时不时都要去做一做。

如果不争取,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你,也不见得会轻易得到自动的福利和权利。

在公开讨论Qin自杀的TechLead频道之中,曾供职于facebook的日裔主播做过一个叫做“H1B签证奴隶制”的视频。

在其中,他说,如今的硅谷大公司对待世界各地来的中国与印度员工是一种现代奴隶制度,他们拿着H1B工作签证做诱饵,你只要要这个签证就得不断迎合他们,做他们想要你做的事情。大家看到的在硅谷大牛公司做事情所有的免费食物和福利只是一种表面诱惑。

那些在美国拼命扎根的人,可能并不会如愿以偿(组图) - 4
(曾供职于facebook的日裔主播TechLead)

他总结,只能被剥削,别人给你什么就拿什么,而且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是双输情况,“他说,”技术公司创造了一些面试技巧,来刷掉美国员工,带进来为了H1B留在这里的外国人才,而这些外国人才的才能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还被像垃圾一样对待。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硅谷没有女性和黑人,事实上是他们不愿意雇佣这些美国人因为他们不能像控制外国人一样控制他们。“

如果要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那些在美国拼命扎根的人,会后悔吗?”,我会觉得,越来越没有答案。

在事业上,你可能要尽力适应美国,而不是美国来适应你。如果想在美国达到中国意义上的成功,每一件事情都可能要以有悖于自己价值观的方式去做。

就像是你追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家里很有钱,她不会为你改变,她的家庭也不会。你跟她结婚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你要跟她结婚,你这一辈子的每一天都要以她的利益为思考,以她的方式来做事,如果你不愿意,你就会被替代。

然而肯定的是,在美国,你的个人发展与你的群体发展更加息息相关。

美国的华人社群发展,最终还是要给最对这个国家有归属感的人来做。这种归属感,却被大多中国移民高估了。

关键词: 华人移民美国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舌尖上的程序员
舌尖上的程序员 2019-10-13 回复
喜欢的留 不喜欢的就走 。心安即吾乡
frozen_crystal
frozen_crystal 2019-10-13 回复
唉,怎么说呢?得不到的永远在追求,然后一直得不到
_AND_
_AND_ 2019-10-13 回复
“其实很多中国人只是为了去美国追求个人价值,并不想要追求群体价值(甚至有些是为了脱离群体价值而去的),然而去了才发现,没有群体的提升,也没有个人的提升。”
xyz大头哲在此
xyz大头哲在此 2019-10-13 回复
去适应你喜欢的生活,叫奋斗;去适应你讨厌的生活,叫煎熬。
Kyussi
Kyussi 2019-10-13 回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尊重理解是 文明的进步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