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即将达成的汇率协议 会是新《广场协议》吗(图)
10月10日至11日,中美贸易高级别谈判在经历了几个月的僵局之后重启。
谈判的结果超过了外界的预期,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以及谈判牵头人刘鹤见面,并且随即决定暂停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升高税率至30%,这是原定于10月15日生效的关税措施。
根据中国官方披露的信息,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金融服务、扩大贸易合作、技术转让、争端解决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而特朗普则表示,中美达成了“相当实质性的第一阶段协议”,并表示可能下个月在智利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签署最终文件。
10月11日,刘鹤在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了会晤。(VCG)
新进展之中 汇率协议被聚焦
此次谈判达成“实质性进展”的内容之中,汇率和金融服务是首次被提及。美国财政部长努钦(Steve Mnuchin)在会后表示,谈判“几乎已经完成”,并且称一旦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完成,他将取消美国对中国的汇率操纵国标签。
显然,汇率是中美此次谈判的一大主题,很可能在这份第一阶段协议中有所体现。虽然具体的内容现在并未透露,但是努钦一直要求提高中国央行干预人民币的市场透明度,并维持人民币对美元的稳定。美方在贸易协议中加入汇率的目的,想必是希望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从而促进美国出口,削减贸易逆差。
今年8月,美国对中国采取的加征关税措施再度升级,8月底人民币汇率首次“破7”,特朗普大怒称中国“操纵汇率”,美国财政部随即把中国正式列为汇率操纵国,这是25年来的首次。
贸易战始于特朗普对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满,特朗普也曾多次表示美元太过强势,抨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此次即将达成的汇率协议,对未来人民币和美元将会有怎样的影响?
《广场协议》不可能发生
说起汇率协议,外界的参照物首先就是美日在上世纪80年代签署的《广场协议》。协议签署之后,包括美国、英国、法国、西德的5个发达国家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导致美元持续贬值,而日本经济从此开始了“失落的三十年”。
中美即将达成汇率协议,让外界联想到美日贸易战中的《广场协议》。(Reuters)
从中美贸易战开打以来,美日贸易战一直是外界最常使用类比。现在的美方谈判牵头人、白宫贸易代表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也的确是当初和日本谈判的领导者。然而,中美签署汇率协议,则不可能是第二个《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签署几年之后,日元兑美元在上世纪80年代末曾经升值幅度高达260%,急剧升值让日本的金融资产泡沫疯狂累积,股市、房市极度繁荣,日本人一度豪言“把东京卖掉就能买下整个美国”,但是经济也就是这样由实转虚,最终崩溃。
在这个过程中,日元升值失控是受美国的压力,同时日本政府存在开启货币宽松政策的失误,加之美日贸易战挫伤了日本企业的竞争力,酿成了衰退。当时,日本经济对出口,特别是对美国出口的依赖性极高,同时日本的产业结构也相对单一。日本受自身实力所限,在签署《广场协议》上并没有和美国讨价还价的余地。
回过头来看今日的中国,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经济结构,都并不是30年前的日本。中国不仅有相对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并且经济靠内需拉动,市场巨大,且国际收支稳定。中美汇率协议,很可能让人民币有所升值,但不可能如当年的日本一样出现失控。
北京乐见人民币的适度升值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人民币在中美汇率协议后适度升值,或许会有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而这正是北京在货币上的战略方向。
当人民币汇率“破7”,外界立即出现中国资本外流加剧的担忧。如果人民币在现在的基础上有所升值,会进一步提高其作为外汇的吸引力。经历了2015年的汇改,近期又经历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人民币正在分步骤地进入市场化和国际化。
目前,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储备中的比重不足2%,小幅升值可能刺激和加速这一比例的增长。这意味着让更多经济体相信人民币具有保值的能力,从而增加人民币在货币储备中的份额。这份协议如果最终让人民币适度升值,是北京乐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