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马踏飞燕”为何从不拍正面图?看到正面照,笑了(组图)
悠久的历史遗留下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从青铜器到各种瓷器铁器无一不是见证着古代先民的智慧,甚至有不少的国宝还登上了课本,其中有着这么一件:
“马踏飞燕”。
这匹脚踏“龙雀”的“铜奔马”可谓是大名鼎鼎,它是我国的旅游标志,也曾成功入驻小学《语文》课本。但是你有没有发现?即使是搜网络上、博物馆官网的照片也很难发现这匹马的正面照。
这是为啥呢?
在揭晓正确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铜奔马”的小档案。
姓名:“马踏飞燕”(但文物部门及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将其称为“铜奔马”)
出土日期:1969年
出土地点: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今武威市)一座东汉晚期墓
体重:7.15公斤
履历:1986年 ,“铜奔马”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 “铜奔马”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 展览文物目录》。后来“马踏飞燕”成功入驻小学《语文》课本,从此,何为“铜奔马”,连小学生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说了这么多
现在我们就来揭晓一下
“铜奔马”的“正颜杀”
“马踏飞燕”虽是件青铜器,但也是雕塑界难得一见的瑰宝,其在塑造的过程中被赋予了非常独特的形态,意在让它给人一种很传神的感觉,突出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这也体现了古代匠人们的一种心态,非常的人性化。
“马踏飞燕”的具体造型是一匹奔驰的骏马在草原上疾驰着,这匹马四肢修长,三足凌空,一只蹄子踏在正在飞翔的燕子身上,马儿昂首嘶鸣。这样的造型既显现出骏马的神采,又表现出马儿奔驰之快,就连飞翔的燕子都比不过。
我们经常看到的马踏飞燕总是侧面照,为啥很少见正面照呢?其实不是不放它的正面照片,是怕放了之后,怕你一时接受不了。
因为它的“颜值”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侧面照威风霸气,正面照就像是来搞笑的一样,一点都不严肃。
我们看了照片就知道了,这匹马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其诞生的年代,更是因为其绝妙的平衡原理才驰名中外。
其实,这样做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呈现该国宝的绝妙姿态,侧面的铜马才能真正显示出自己的魅力,正面的“马踏飞燕”在视觉上的冲击力并不如侧面的强。
所以,对于这匹马来说,珍贵的一面应当被人珍惜地看到,而正面照,因为少有人能欣赏,并且不能表现出自己的珍贵之处,也就没有展示的必要了。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马踏飞燕”的照片以侧面居多,正面很少。